南怀瑾|易经系传-195.如何全始全终

2024-02-25 21:29:1604:14 2.3万
声音简介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孔子说:“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字的意思是做事、交朋友要能全始全终,这很难。要一辈子都是朋友很难,很难!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说,慎终不如慎始。好的结果是一开始就要注意的,是由慎始来的,这是交友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如何全始全终?那是十分的难。人的一生,不管你当皇帝也好,做宰相也好,或者是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也好,都很难做到全始全终。大家看历史或现实社会,有几个人能全始全终的?所以“全始全终”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之难。要有好的全,先要有好的始,之后才能谈全终。从理论上讲,与其求结果好,还不如求开始好更好。所以佛家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名言。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名称。正确的翻译,菩提就是“觉者”、“觉悟”;萨埵就是“有情”,有情也可以翻译为入世。所以菩萨是大乘道,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就等于中国的圣人,得道者,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注意到“”,也就是开始就是好的因,好的结果自然就在好的开始里了。所以说“菩萨畏因”,也就是说动机是起心动念之因。“”一种下去就可怕啦!凡夫是普通人,为什么说凡夫畏果?因为凡夫“不威不惩”,犯了法不到枪毙、不到临死不会反悔,这就是果来了才害怕。所以与其等到果报来了才后悔,何不于种因的时候加以检查呢?智者畏因,一开始就怕,就重视、注意,后果就不会有问题了。一般人是到了结果时才怕,所以说全始全终是非常困难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25986vxfm似衡

人性本恶,所以开始要生善念

静境Joanne 回复 @1325986vxfm似衡

佛家说人性本善,基督说人性本恶。无论如何,善念善行总没错,都是因果之根嘛

1325986vxfm似衡 回复 @1325986vxfm似衡

恶为贪念,善为嗔念,不贪不嗔多了个不贪不嗔的念,觉情,觉悟了情,不可,思议,言语到断,又不着道了,一却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猜你喜欢
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

《易经》是中国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学人必读的教科书。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又称“系辞上下传”),则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说易经

破译宇宙的密码,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智慧穿透历史思想跨越时空

by:慕容小云F

南懷瑾先生《易經係傳》林風

(好学深思身体力行)诸位仁者!可以搜索复青书院于正原。于正原先生对南师的开示点出(重点)(要点)及诸明朗见解。复青书院于正原先生开示:《孔子家语》《礼记》《华严...

by:李鼎诚

南怀瑾 |易经系传别讲丨听南怀瑾先生讲国学智慧

《易经系传别讲》讲的是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经系辞传》上下篇,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历来为世所重。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

by:南怀瑾大学堂

南怀瑾|易经杂说

【图书】易经杂说【作者】南怀瑾著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图书定价】33元【ISBN】978-7-309-13888-7/B.670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易经系辞上下传讲解附文

本书内容包含了政治艺术,身心修养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易经》是很平易的一种学问,是人人都需要一种学问。最重要的...

by:菩提雅舍

南怀瑾先生讲《易经》

南怀瑾先生对《易经》的精辟讲述,也是南怀瑾先生对孔孟思想、儒家学说的探源。从自然的道理,说到人文的精神,人生的道理,修行的道理。无论入世出世,均为不可亟得的摩尼...

by:善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