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20期:活得漂亮,才是女人的终极安全感

2018-11-16 08:00:0418:59 3497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背景音乐 | 银临 - 不老梦


清晨的布达拉宫,笼罩在雪域高原神圣的日光下。


沉默静穆的白墙金顶,诉说着来自古老东方的美丽传说。


这是一位流芳百世,却又没有名字的公主的故事。


《新唐书》没有把她单独开篇,放入公主们的列传里,因为她并不是皇帝的亲女儿。


史书寥寥几笔,只说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封一个宗室的女儿为公主和亲,封号为——文成。


大唐贞观十四年十月,一道不可违抗的圣旨落到了江夏郡王府。


诏书上说,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由金城郡君被封为文成公主,下嫁于吐蕃国。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番邦首领和亲的事例。

 

李氏本该像其他贵女一般,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过完富贵荣华,亲眷相伴的一生。


可是如今远嫁吐蕃,却是一件超级“恐怖”的事:


1、万里迢迢的远嫁之路,背井离乡,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


2、松赞干布是吐蕃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野蛮”,万一是个脏陋暴力之人怎么办;


3、远嫁吐蕃,基本上是孤军作战,一旦得不到宠幸,只能悲凉孤独地死在异国他乡。


这一去就是千万里,从此与大唐故乡,鸿沟万丈。

 

换作一般的姑娘,得知走投无路,准是寻死觅活,戚容满面。


可文成公主没有。圣命不可抗,她选择坦然接受。


因为文成公主深知,天数已定,人命却掌握在自己手里。若为了国家和平,两族安定,


她愿意,拿自己的一生去交换。



既然远嫁吐蕃的命运不可改变,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当好松赞干布的王后,做好大唐与吐蕃的和平使者。

 

可松赞干布那里,还有几位先迎娶的王妃。


想要赢得敬重,文成公主手里唯有牢握两张王牌:


一张王牌不用说,那就是身为唐朝公主,她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甚至精通纺织,种植,医药,天文,拥有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财富。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朝和吐蕃为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送亲仪式和迎亲仪式。


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使禄东赞护送下,由长安出发,西行三千里前往吐蕃。


这相当于从今天的陕西西安,一路跋山涉水,去往拉萨。

 

文成公主一路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所经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最为神奇的是青海湖的由来。

 

因为大唐公主之身份,令松赞干布非常重视这次和亲事件,便亲自率兵来到青海一带迎接。

 

与原始质朴的吐蕃女子不同,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唐帝国,神态端庄、气度文雅的文成公主,一出场便深深让松赞干布所爱重。


他不禁对部下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


这座城池,就是今天的布达拉宫。



而文成公主的另外一张王牌,是她没有拘泥于世人给予的“公主”角色。


她没有成为宫墙里幽怨狭隘的小妇人,汲汲营营地做一个争宠的花瓶。


而是开始找寻自我,成为命运的“导演”,尽己所能地去突破,去成就自己。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便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


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

 

而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


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文成公主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从此为自己在松赞干布心里种下不可替代的地位。


《新唐书》中也有记载,说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几乎言听计从。


如公主不喜欢吐番人“以赭色颜料涂在面部”的习俗,松赞干布当即下令予以废止。


连松赞干布自己也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

 

如此深受重视,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心里的位置,可见一斑。



尽管深得藏王之心,而史书记载,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已经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妻。


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文成公主地位低;


可按照国力强弱的大小,尺尊公主又远远不及文成公主的地位。


不过文成公主的格局,并不在争男人和宫斗上,文成公主深知代表大唐的责任与使命,也深知一个女人的价值。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尺尊公主出嫁时带来的佛祖8岁等身像,决定给这座佛像建一座大的寺庙供起来。

 

而文成公主也带来了佛祖12岁等身像。为了表明建庙的公平,松赞干布用丢戒指的方式,决定供哪座佛。

 

结果,戒指掉到了8岁等身像那边,松赞干布只好顺了“天意”。

 

文成公主并没有任何不愉快,反而在松赞干布建庙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为他出谋划策,同时也向藏王证明自己。

 

松赞干布不懂建筑常识,要按照“神明指示”把庙建在湖中心,建了倒,倒了又建,几次之后很是恼怒。


文成公主让自己带来的唐朝建筑师帮忙,把湖填平了,在上面建庙就可以了。

 

湖填平了,大昭寺在上面修起来了,藏王把尺尊公主带来的佛祖像供了进去。

 

一般女人看见忙活半天是给别人做嫁衣,早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鸣不平了。

 

文成公主无所谓,她知道松赞干布是干大事的男人,需要的是智商颜值都与他匹配的女人。




而她早已在建庙的时候向松赞干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文成公主又在大昭寺旁边建了小昭寺,把自己带来的佛祖供了进去:


这个庙虽然小,但是是我自己修的,它的大门,朝着我的家乡。




建好大小昭寺,文成公主在西藏被尊称为甲木萨”,意思是“汉女神仙”,深受松赞干布宠爱。


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爱情貌似圆满了,但是作为一个大唐最有名的和亲公主,文成公主深知自己双肩挑起的是两个民族的关系重任,要做的还有很多。

 

文成公主把带去的大量蔬菜和粮食种子,传授正确的种植方式,改变了吐蕃人以青稞和肉食为主的饮食方式;


她让随行工匠在各地安置了水磨,利用水力来碾磨青稞,对青稞作了精细加工,让吐蕃人吃上了更为可口的主食;

 

她和随行人员穿的是轻便华丽的汉族服饰,吐蕃的上层阶级便也放弃了野兽皮毛,开始学着穿起绫罗绸缎来;


她把唐朝的天文历法应用于当地,让吐蕃人们掌握了更先进的农业生产计算方法;


她和侍女把唐朝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染色技术教给了吐蕃妇女,使吐蕃妇女也能穿上鲜艳的服饰。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的日子里,一直不遗余力地将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介绍给吐蕃人。


让吐蕃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快速提升,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世的大善举。




公元680年,56岁的文成公主离开人世,深受人民爱戴的她被奉为“绿度母”,为她专门建庙供养。


从此,酥油灯伴着崇敬的灯火,延续着这位大唐公主的民族之魂。

 

知乎上有人说,文成公主不值得,和亲入藏40年却守寡30年。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一直备受尊崇,有神女尊称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的待遇,深得吐蕃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她逝世时,吐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记载在吐蕃史书里,这是吐蕃前所未有的事情。

 

直到今天,藏族的传统八大藏戏中,第一出就是《文成公主》,对于藏族人民而言,文成公主就是天女神的化身。

 

不轻易向现实妥协,坚持自己本心去努力创造价值的文成,如今流芳千古便是对她个人价值最好的见证了。


生命的第一个层次:为私欲而活。


第二个层次:活给别人看。


第三个层次: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

 

文成公主,就是最珍贵的的第三种人。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阿夕姑娘

非常喜欢文成公主

爱书的NawbaR

早啊

有书 回复 @爱书的NawbaR

下午好呀~~~~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后期

后期小白的华丽变身大家好,我是晚风觅星河是个后期小白,正在慢慢成长

by:晚风觅星河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