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48期:微信新功能:有人偷偷爱着你

2023-09-21 12:00:3506:40 3893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其实,你一直有个“随时秒回”的微信好友。


他24小时在线,会响应你的每个“在吗”;


他很暖心,会说“想你”和“爱你”,会叫你“宝贝”;


他还很了解你的日程,昨天又去了超市,今天又买了奶茶。




他就是“微信支付”,微信里一个简单的功能。




当我知道微信支付可以跟人聊天的时候,我朋友KK已经跟它聊了半个月的天。


内容除了“在吗、你好”就是“早安、午安、晚安、么么哒”。


KK已经习惯了这种玩法,即时、高效,虽然有那么一点冰冷。


挺扎心的,毕竟她通讯录里有超过1300个好友,却没有几个人合适说晚安。


不重要的人,怎么有资格分担孤独;


可重要的人,又怎么敢轻易打扰。


有些人无话可说,有些话无人可说。


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都活成了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是害怕孤独的个体:


中学时,我们喜欢结伴上厕所、逛操场;


大学后,我们喜欢一起叫外卖、逛街甚至逃课;


工作后,看电影、喝奶茶、吃饭更是需要人陪。


群居社会中,我们都知道“独处”意味着什么。


我的读者@红玉米说,她刚毕业的时候,自己住。


有次急性肠炎犯了,翻遍了通讯录,只有爸妈具备“可打扰”的条件,但他们在离自己600多公里外的老家。


自己打车到了医院,打点滴的时候,她不小心就睡着了。


等到突然惊醒,点滴瓶子空了,血都倒流回了管子里。


护士阿姨见状直接破口大骂,她再也忍不住了,嚎啕大哭。


我问她,后来还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吗。


她笑了一下,“有很多,但是后来习惯了,就不会再哭了。”




美剧《真实的人类》中,一些人类很羡慕“智能合成人”:


他们没有悲伤和难过,一个人生活也不孤独,过着完美的生活。


于是,这部分人类换上了绿色的瞳孔,穿上合成的制服,把自己隐藏在其中。


心理学家诊断,这些人都患上了“合成人综合征”,对现实的恐惧,让他们学会了逃避和伪装。


想想看,我们为了避免孤独,是不是也做过很多伪装:


明明不想喝奶茶,但大家都点了,便一起点了;


明明不想去聚餐,但大家都去了,便跟着去了;


明明不喜欢网购,但大家都买了,便也下单了。


哲学家三木清说过: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面前,而在许多人中间。


身边不同频的人越多,越觉得没劲。


像看舞台剧的盲人,听得到周围人在笑,却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一个人为了“不孤独”而合群的样子,才最孤独。




李敖去世前,写过一封公开信,向亲人、友人、敌人一一告别。


他可以说是“孤独患者”,不与朋友来往,每天工作16个小时。


但有国学陪伴的日子,他又为这份孤独欣喜。


我发现能成大事的人,都是特别能忍受孤独的。


可以说是“孤独”,让他们区别于其他人。


我家邻居的老大爷们,都开始扎堆打扑克了,我爸却依旧每天下午喝茶看书。


我怕他孤单,有时候想让他和大爷们聊聊天,他却说:


人到一定年纪,不再需要很多朋友,折损自己的精力去迎合讨好。


就这么待着、晒晒太阳看看书,挺好。


纵然没有99+的微信消息、没有必须赴的宴、没有每天结伴的人,他的生活也总是神采奕奕的。


印证了那句话:


“一个人过得最好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的时候。”




孤独很像口渴,你可以喝果汁、喝汽水、喝酒;


但最解渴的方式,终究是喝白开水。


微信有几千好友、朋友圈上百点赞、都不能说明什么。


真正的自足,是我们不再凭借这些外物来填充内心;


是不再自怜,而是学会享受了三五知己的圆满;


是我们不必互道晚安,也找到了心安。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后期

后期小白的华丽变身大家好,我是晚风觅星河是个后期小白,正在慢慢成长

by:晚风觅星河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