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

2018-12-25 17:39:2606:41 63
所属专辑:凤池夜读
声音简介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1)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2)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3)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4)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5),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顾禄(6)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径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7)(8)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自从十二三岁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

扫墓的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作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瀹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们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们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图文源于网络)

词语注释

⑴斯: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样”。

⑵遂成:成就,完成。

⑶浙东:古以钱塘江为界,分为“浙西”、“浙东”,今杭嘉湖地区古为“浙西”,而宁(甬)绍、台温、金丽衢地区均属“浙东”地区。

⑷荠菜:(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护生草、地菜、小鸡草、地米菜、菱闸菜、花紫菜等,地方上叫香荠,北方也叫白花菜、黑心菜,瑶家叫“禾杆菜″,河南、湖北等地区叫地菜,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

⑸马兰头:别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属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⑹顾禄: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字谨中,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以太学生除太常典簿,后为蜀府教授。少有才名,嗜酒善诗,才情浪漫,有“西京诗博士,一代酒神仙”之美誉。精于隶书、行草。书法宗汉隶,结体工整,笔法圆转灵动,厚重古雅的风度。著有《桐桥倚棹录》。

⑺簪:古代汉族发饰,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⑻髻:古代汉族女子将头发挽结于头顶的发式。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故乡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

by:一个蚊子划过了天空

故乡

【忧伤的游子,难言的乡愁】热烈直爽、粗犷豪放,这几乎已是全世界对蒙古人的某种“刻板印象”,而事实上,蒙古人的心灵深处是忧伤的,那份忧伤来自对故国的追忆,来自对草...

by:华语音乐

喊故乡

《喊故乡》作者:悠然一次次,总想按住那些喊疼的字眼我们知道,哪怕只是一个字只喊一声白山黑水翻涌的冰排也会断裂只喊一声我们的内心一样也会涌起春天的澎湃喊吧!千山万...

by:西北汉_9M

味里故乡

进入明星频道,收听更多明星、爱豆私人电台,解锁海量粉丝福利!4.15日起每周一独家音频放送,更多精彩节目内容,敬请关注《味里故乡》!

by:超级制作

故乡的故事

在坦途时,切记谦虚谨慎;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豁达。内心的年轻与活力,与财富多少无关。不怕变化,无惧岁月,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生活的本真。适合谁听:有故事所有人

by:乐观是我的常态

故乡—鲁迅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无法割舍的地方,对鲁迅也如此。时隔二十年后再回故乡,感慨万千。

by:怡情益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