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石、柬之洞、舞女松

2022-11-24 19:20:1502:31 3526
声音简介
天柱峰东,三块巨石硕大浑圆,交错叠撑,民间传为女娲补天三块遗石,故称三元石。而其中最大一块名“天元石”,独立入云,势压群峰。李柬[jiǎn]之洞旧名石门洞,又名仙人洞,因乌以风与其他六位文友曾捐资整修此洞,故又名“七人洞”。此洞由三元石架迭而成,洞分上下二层,有如楼阁,洞里还有石桌、石凳、石床、石灶,可眠可炊。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游天柱曾宿此洞,并在洞前石壁上题书“大宋李柬之宿?[sù”六字石刻。站立洞前,凭眺群峰,千嶂万壑,吐雾吞云。唐白居易赋诗赞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仙人洞旁,一松兀立,枝桠婆娑,如同一苗条女子翩翩起舞,故名“舞女松”。卜居亭后,两松并立,枝桠交叠,结为连理,故名“连理松”。“舞女松”与“连理松”各具情态,相映成趣。过连理松,忽见道左一巨大崖石脊[jǐ]岗[gǎng],狭长险陡,似青龙卧伏,俗称青龙背,亦称鲫[jì]鱼背。因其远观如巨人坦腹仰空而卧,故又称“坦腹石”。站在“青龙背”上观赏,正南方,远有天狮、覆盆两峰,峙立于前,莲花峰似一青莲耸于其中,脚下炼丹湖似一面明镜,静静地躺在莲花与回狮峰的峡谷间;西边,飞来峰隐约可见;背后天柱峰似一擎天巨柱耸立于众山之上,巍峨异常。放眼远望,远处群山,似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层层相叠立于天边,潜水、皖河,一左一右,似两条飘动的银带,围在山脚下,向东浩浩荡荡,没入天际,溶于青冥之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乍晴乍雨的伊豆山道上,来自东京的少年偶遇一群巡回艺人,被其中天真未凿、...

by:深夜读书de怪蜀黍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

by:安可Anchor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中短篇小说集,特别收录名篇《伊豆的舞女》,以及《篝火》《温泉旅馆》《母亲的初恋》等精致短篇。来自东京的少年与天真质朴的小舞女陷入爱河,...

by:联合读创书院

伊豆的舞女

大概这就是初恋的感觉,一场关于生命中的错过。

by:不是赫本Mew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影片表现了少...

by:醉呢喃_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创作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

by:夏至_夏至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描写的是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对那里的小舞娘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伊豆...

by:5287淡定

三元堂

三元堂之缘起,世间斗转星移,事物发展规律不离道。道自始元,无二无别。既空何有,又哪来万有。故一切事物皆可方便认为属于元之衍生。佛家有因果定律。道家有一生二,二生...

by:悟博遇见众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