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70期:这才是一个男人最终极的魅力

2019-01-05 08:00:0113:55 4050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胡歌在《琅琊榜》中饰演的梅长苏,聪慧果敢,却为什么被称赞是“麒麟才子”呢?


《礼记·礼运第九》中记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用麒麟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然而你肯定不知道,世界上真的存在“麒麟”!


公元1414年9月20日,这天,明朝的首都南京城里,万人空巷。


百姓们争先恐后跑出家门,赶赴奉天门,去围观异兽“麒麟”,就连永乐帝朱棣,也隆重地率领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只见这“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头生肉角,不鸣不叫,身披红云紫雾,卓尔不凡、神气万千,须仰视才见。


一时间君臣百姓无不交头接耳、啧啧称奇,认定了这是天佑大明的祥瑞之兆!


最兴奋的人还是朱棣,在各种典籍中,只有圣王治世,麒麟才会偶露峥嵘。


这瑞兽现在活生生地矗立在眼前,已经为他的帝位,披上了神圣的光环!




这个“麒麟”有点眼熟


“麒麟”真的是从天而降吗?


肯定不是,这 “瑞兽”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长颈鹿,它是郑和航海出使西洋,从非洲大草原上带回来的。




小宦官跃迁大将军


出海这年,郑和34岁,高大的身躯仪表堂堂,深邃的眼窝,显得格外睿智。


1382年,朱元璋收复云南,11岁的郑和被抓走,入宫当了小太监,被分在了燕王朱棣的身边。


命运虽然多舛,可是郑和并没有消沉下去,他跟随朱棣远征漠北,出生入死。


20岁时,曾经的小宦官,已经蜕变成了能带兵打仗的大将军。


1403年,朱棣发动政变,自立为帝,郑和有勇有谋,屡立奇功,逐渐成为了永乐帝的心腹。


逆风上位的朱棣,决心要派人出使南洋,宣扬新君主之国威。


郑和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懂得朱棣的心意,又精通阿拉伯语,沿途沟通没有障碍。


郑和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



沿途展露大国气象


长颈鹿只是郑和出使西洋,收获的冰山一角。


郑和的船队有两百多艘船舰,两万多名水手,走到哪里,都和当地人进行贸易,互通文化。


据《瀛涯胜览》记载,船队在斯里兰卡采购了大量的红、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


从东南亚带回了香料:胡椒、檀香、乳香、沉香,和名贵的龙涎香。


燕窝也因为郑和的举荐,第一次走上了皇家御宴。


郑和下西洋从伊拉克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料,用在青花瓷上后,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


还有非洲的动物,都是一船一船地往回运,狮子、鸵鸟、各种猴子,永乐帝完全有实力开个番邦动物园。


在科钦港,到处可以看到高高矗立几百年的“中国渔网”。


郑和的船队,把很多当时世界一流的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郑和开辟了很多新航道,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和沿途各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至今,东南亚一带还有多个以“郑和”为名的港口,众多以“三宝”为名的寺庙。




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


明朝的造船技术已经登峰造极,遥遥领先于世界。


郑和的宝船有150米长,是半个“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大小。


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他的船只有24.5米,在郑和的宝船面前,只能是个救生艇。


我们的航海技术也非常精湛,在没有动力系统的中世纪,船队巧妙地利用季风和潮汐,“牵星”定位过洋。


即便是这样,面对着浩瀚无际、“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大海,谁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1405年,郑和第一次远航,命运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船队行驶到印度尼西亚的时候,当地两股力量正在内战,东王战败了,西王的军队占领了东王的属地。


郑和的船员登岸贸易时,被西王误以为是来援助东王的,他们向毫无防范的明朝船员发起攻击,瞬间,170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得知消息以后,郑和的将领们急了,纷纷要求宣战!


郑和也很痛心,权衡了很久:


舰队携带的黑火药大炮,荡平这个蛮夷之地,那就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事。


可是一旦大开杀戒,沿路各国就会对明朝产生恐惧,就会对明朝船队的目的产生怀疑。


这不是郑和想看到的结果。


他揪着心接受了六万两黄金的赔款道歉,西王感激不已,不禁臣服于明朝的大国风范,从此年年朝贡叩首。


除了面对海上的惊涛骇浪,神出鬼没的海盗,也是航海的一大危害。


陈祖义是永乐时期盘踞在马六甲海峡的大海盗头子,他有战船百艘,无恶不作,劫掠过往船只高达万余。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郑和决心剿灭陈祖义,陈祖义也惦记郑和船上,满载而归的异域珍宝,便耍了个心眼玩诈降。


郑和是谁,一位常年行走在大风大浪里的战将,怎会看不破这点小伎俩。


他的舰队荡平了海盗的老巢,剿灭海盗5000余人,惊慌失措的陈祖义被郑和活捉,押解回南京。


永乐帝朱棣当着南洋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他们的心腹大患,从此“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


后来,明朝在马六甲海峡的旧港,设置了宣慰司,对于肃清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要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壮志未酬 英雄白首


暴雨停了,太阳的光柱剌破云层,天水相连处金光灿烂,显示出无法抗拒的神秘诱惑。


“起航!”郑和大声发令。


这是刘慈欣小说《西洋》里的片段。故事里,郑和从好望角北上,到达了欧洲,改写了人类历史,也改变了中国。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如何的呢?


郑和28年间七次出海,穿越了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航到印度,波斯湾,红海,以及非洲东海岸。


现在肯尼亚,索马里等非洲沿岸,都发现了中国村寨的遗址和古钱币。


还有新的观点称,好望角和美洲大陆也是郑和船队发现的。


在威尼斯有一张1459年,意大利人绘制的古地图,上面清楚地写着:


有一艘中国帆船1420年绕过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这可比1497年达·伽马的记录早了70多年。


郑和穿越过海洋的疾风骤雨,征途和探索让他心潮澎湃,无所畏惧。


但是来自背后的暗算,航海事业的被否定,却让他痛心疾首。


航海烧钱,反对的声音一直都有。


《广志绎》记载:


朱棣刚登基的时候,国库充盈,有白银七百多万两。


后来,记录就变成了“费十载,尚剩百余万归”。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还没回来,朱棣就驾崩了。


他的儿子仁宗登基,第一道圣旨,就是停止一切航海活动。

郑和曾慷慨进谏:


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奈何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心已定,郑和如何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后来有一位兵部官员,担心皇帝再次惦记出海,就把郑和留下的宝贵航海资料焚烧殆尽。


中国的航海史就此划上了句号,郑和和他辉煌的船队,也消失在了历史的浪花里。



此后的中国,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虚度”华年。


曾经的东方海事强国,就这样将广阔的大洋拒之门外,它默默转身,只留下一个孤独封闭的背影。


前尘尽废,令人扼腕叹息!


郑和出海后的100年,世界大航海时代开始了,殖民主义走上历史舞台,发现即为占有,掠夺与侵略,成为了航海的代名词。


这和《三体》里的暗黑丛林法则,同出一辙,再也不是郑和时代的和平友好、尊重互利。




面朝大海 才能春暖花开


哲学家西塞罗说: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因为控制了航道,就等于控制了世界贸易,进而控制了世界财富。


今天,中国对于海权,因为国力强盛,再次有了话语权。


我们参与的维和、亚丁湾护航、稳准撤侨,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和态度。


甚至有一种声音:中国海军越强大,世界越安全。


中国的航海事业再次拉开了新的篇章,我们的船舰仿佛与郑和的宝船穿越时空、遥相呼应。


它们承载的,是中国人勇于承担的开拓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服输的民族脊梁。


当五星红旗飘扬在浩瀚的大海上,那是在向郑和致敬,也是在向全世界致敬。


只有我们勇敢地面对大海,余生才会春暖花开。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韩宏雷

大航海时代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

后期

法医,或者,刑侦支队,赶赴现场,现场有无关人员。被害人女性,前一天夜晚未归,家人寻找,不料~被害。警方办案现场

by:CV文浩_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