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樊锦诗:敦煌

2016-05-05 16:46:3763:17 6.8万
声音简介
1998年,60岁的樊锦诗接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1963年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她在敦煌工作了半个世纪,撰写考古报告、保护石窟壁画、构建数字敦煌……季羡林用“功德无量”评价她的贡献。“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一席现场,樊锦诗与敦煌的半个世纪。


“明朝政府修了嘉峪关城楼以后把这儿一封,这一千年修窟的人走了,停了。留下来一共735个洞,4万5千平米壁画,两千多身彩塑,一个藏经洞。”
“我还是讲讲敦煌,我自己的故事,你们去网上查查就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90689657

听了很多关于敦煌的声音,这个最入我心

依木圣

这是真的老一辈的学者!!!!

依木圣

这个老师的意思是讲不全,你们自己体会。她好像出了书,可以好好看看。

臧萍_e0

了不起的樊先生! 祝您健康长寿 !

听友217210053

敦煌娃路过

猜你喜欢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丨胡歌包场支持《敦煌女儿》的沪剧原型人物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赠与北大考古女孩的自传樊锦诗先生得知北大女孩儿“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后,为其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

by:译林之声

常书鸿自传|樊锦诗作序 考古必读|传记豆瓣8.6分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改编自同名图书,该书曾入选“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社科类)”,首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亲笔自传,讲述了“敦煌守护神”常书...

by:知書plus文史

敦煌的诗

生活在神迹犹存的地方,有何感受?叶舟老师以诗作答,徐晋林老师以画为应。他们生活的地方,神迹依然大面积存在,有些被归属为自然:云朵、星辰、鹰隼、山冈、大地、河流、...

by:耿万崇

一席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席成立于2012年,是现场演讲和网络视频结合的传播平台,分享知识、信息和观点,鼓励分享见解、体验和对未来的想象,做有价值的传播。每...

by:周成义

敦煌系列*敦煌

敦煌纪录片文本演绎,系统介绍敦煌莫高窟前世今生,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૧(●´৺`●)૭૧(●´৺`●)૭૧(●´৺`●)૭૧(●´৺`●)૭૧(●´৺`●)...

by:赤脚骑车429

一席谈

慢慢我读懂了,前面这些,都是人生变化的必经之路。就如同一席台上的哪些人:不管是踏着风的足迹寻梦的黛青塔娜,还是捧着一个破摄像机看世界的张赞波,不管是在绝境处获得...

by:冷光阳

钓坛一席

钓鱼界的一席之地,明星也来钓鱼圈,混的还不错

by:听友69900851

一席夜读

愿城市晚安,愿相爱的人都有未来,愿等待的人都听见回答。这里是《一席夜读》,很高兴遇见你。

by:听友81261484

一席·万象

今年起我们会推出新节目「一席·万象」。万象会邀请人文、科技不同领域的老师,深入地讲一个问题,每人讲6-10集,每集30分钟左右。

by: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