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 食家笔记~梁妹

2023-12-25 21:35:5808:01 4.6万
声音简介

新加坡朋友何振亚颇有一点财富,待人热诚,我在新加坡旅行时住在他家。他最让人羡慕的不是他的有钱,而是他有个好厨子。


何振亚的厨子是马来西亚籍的粤人,是个单身女郎。她身材高挑,眉清目秀,年约三十余岁,等闲看不出她有什么好手艺,但她是那种天生会做菜的人。


这梁妹不像一般仆人要做很多事,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做三餐。我住在何家,第一天早上起床,早餐是西式的,两个荷包蛋,两根香肠,一杯咖啡,一杯牛奶、果汁。奇的是她的做法是中式的,蛋煎两面,两面皆为蛋白包住,却透明如看见蛋黄—这才是中国式的“荷包蛋”,不是西式的一面蛋—而那德国香肠是梁妹自灌的,有中西合璧的美味。


正吃早餐的时候,何振亚说:“你不要小看了这鸡蛋,你看这鸡蛋接近完全的圆形,火候恰到好处,这不是技术问题。梁妹是个律己极严的厨师,她煎蛋的时候只要蛋有一点歪,就自己吃掉,不肯端上桌,一定要煎到正圆形,毫无瑕疵才肯拿出来。我起初不能适应她的方式,现在久了反而欣赏她的态度,她简直不是厨子,是个艺术家嘛。”


梁妹犹不仅此也,她家常做一道糖醋高丽菜,假如没有上好的镇江醋,她是拒绝做的,而且一粒高丽菜,叶子大部分切去丢掉,只留下靠菜梗部分又厚实又坚硬的部分,切成正方形(每一个方形一样大,两寸见方),炒出来的高丽菜透明有如白玉,嚼在口中清脆作响,真是从寻常菜肴中见出功夫,那么可想而知做大菜时她的用心。有一回何振亚请酒席,梁妹整整忙了一天,每道菜都好到让人嚼到舌头。


其中一道叉烧,最令我记忆深刻,端上来时热腾腾的,外皮甚脆,嚼之作声,而内部却是细嫩无比。梁妹说:“你要测验广东馆子的师傅行不行,不必吃别的菜;叫一客叉烧来吃马上可以打分数,对广东人来说,叉烧是最基本的功夫。”


梁妹来自马来西亚乡下,未受过什么教育,我和她聊天时忍不住问起她烹饪的事,她说是自己有兴趣于做菜,觉得煎一粒好蛋也是令人快乐的事。


“怎么样做到这样好?”


“我想是这样的,一道做过的菜不要去重复它,第二次重新做同一道菜,我就想,怎么样改变一些佐料,或者改变一点方法,能使它吃起来不同于第一次,而且企图做得更好一点,到最后不就做得很好了吗?”


我在何家住了一个星期,只觉得有个好厨子是人生一快,后来新加坡的事多已淡忘,唯独梁妹的菜印象至为深刻。我不禁想起以前的法国大臣Talleyrand奉派到维也纳开会,路易十八问他最需要什么,他说:“祈皇上赐臣一御厨。”因为对法国人来说没有好的厨子,外交就免谈了。


以前袁子才家的厨子王小余说:“作厨如作医,以吾一心诊百物之宜。”又说,“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者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则黄雀鮓三温无益也。”真是精论,一个好厨子做的芹菜绝对胜过坏厨子做的熊掌。


做一个好厨子的条件是怎样的呢?


美国玄学大师华特(Alan Watts)说:“杀一只鸡而没有能力将之烹好,那只鸡是白死了。”


法国人爱调戏人,他们常问的话是:“你会写文章,会画图作雕刻,你好像什么都有一手,且慢,你会烧菜吗?”呀哈!如果你只会写文章,不会烧菜,只能算是“作家”,不能算是“艺术家”。骄傲的法国人眼中,如果你不会烧菜,最少也要具有好舌头,否则真是不足论了。


得过最高荣誉勋章的法国大厨波古氏(Bocuse)说过,“发现一款新菜,比发现一颗新星,对人类的幸福有更大的贡献。”诚不谬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31508ssri

一路美好

法隽

好难过,知音难觅...愿先生走好,脱离生死苦海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lly_le

先生乘着鸟儿的翅膀飞走了,他已然化做了天边的白云!当我们向他仰望时,他一定会微笑告诉你想听的话语!此时我的耳畔已经响起:走在无常的边上,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17741173ofc

林先生一路走好,听了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林清玄-名家散文

林清玄是中国台湾当代散文家,三十岁之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奖项,是中国当代八大散文家之一,其作品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by:淡水镇的阿发

林清玄专辑

林清玄以有情的眼光看世界,透过自身深刻的人生体会,结合修行观照、时事观察和生活观想,将美融入生活,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以智慧之言启迪生命。。。生命是无法停止变...

by:汤琪儿

林清玄自传

他是高雄人,曾任台湾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连续7次获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

by:向如茶

林清玄散文

此专辑想让和我一样的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

by:27号时空者

林清玄散文

【专辑简介】林清玄,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曾出版《温一壶月光下酒》、《紫色菩提》、《红尘菩提》、《平常茶非常道》、《清欢玄想》、《心有欢喜过生活》等多部散文...

by:紫丁云

林清玄散文

般若即是智慧,林先生的文章会带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到幸福的彼岸。

by:般若之音

品读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宗教体会和文学相融合,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语言谈论佛教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佛教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

by:月曈

林清玄《林泉》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清欢》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