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90期:胡可犯的错误,我们还要延续多久?

2023-09-21 12:00:2209:56 2681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大的让小的,应该是孩子心甘情愿的主动选择,而不应该是大人的强制要求。




昨天,看了最新一期的《少年说》,心里堵得很。


六年三班的崔兢对着镜头讲起了自己的苦恼:

 

她有一个妹妹,特别霸道,时不时地欺负她,但爸爸却十分不公平,每次都不管真相如何,就只相信妹妹的话,训斥她一个人,让她懂事,不要欺负妹妹。

 

在天台上,崔兢压下心底的委屈,哽咽着提出对爸爸的请求:


爸爸,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相信自己所想的,能不能试着,相信我一次?


她等了许久,才等来爸爸的回答:


“你妹妹这个事情,你上学时也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让小,你又比她大,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




女孩不解,哭着问爸爸:“但是为什么每次是她做错了,却要我道歉?”


爸爸说:“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女孩试图和爸爸讲道理:


“可是我每次让着她,让着让着就成了习惯,所以她怎么欺负我,都知道你不会说她。


可是,她永远会比我小六岁,难道我要一辈子让着她吗?”

 

本以为爸爸听了女儿的话,会反思,但没有,他仍是坚持道:


“还是刚才那句话,爸爸再重复一遍,毕竟她小,不懂事。”

 

女孩听了爸爸的话,崩溃大哭。

 

沟通到此,陷入死胡同。

 

即使努力争取,女孩也得不到公平对待。


因为她年龄比妹妹大,所以受委屈的是她、背黑锅的是她,被妹妹欺负的是她、被爸爸无视的,也是她。

 

更让人心酸的是,台下有个小姑娘,在女孩发言的时候,一直在偷偷抹眼泪。

 

站在她周围的同学们都说:“她家也是这样,她弟弟仗着自己小,经常打她,她都不敢反抗,因为爸妈也不管的。”

 

都说童年是纯粹的快乐,但在这被弟、妹压住的大孩子身上,我却生生看到了沉重。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不止一个家庭。曾看过一期综艺节目,胡可谈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她也像是很多家长一样,有了二胎后,因为哥哥年龄比较大,担心他没轻没重,会伤到弟弟。

 

于是,她经常教育哥哥:


“你是老大,要多让着弟弟,要保护弟弟,不能欺负弟弟。”




两个孩子抢玩具,她会让哥哥让着弟弟;


两个孩子起矛盾,她会教育哥哥要懂事。

 

但渐渐的,她开始发现事情有些不对了。

 

有一天,她发现哥哥狠狠掐了弟弟,在她批评完哥哥以后,哥哥绕到弟弟餐椅后面说了一句让人愕然的话。

 

哥哥说:“我现在这么惨,都是被你害的。”


孩子心底真实的想法,让胡可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在她怀孕的时候,哥哥天天期盼着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每天起来,还要亲妈妈肚子一下。

 

但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她又开始苦口婆心地劝告哥哥: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保护弟弟,不能欺负弟弟。

 

在传统思想里,老大就应该让着老二,老大就应该保护老二,难道不是吗?

 

但是,这一次说完这句话后,胡可看着哥哥抗拒、愤怒的眼神,她后悔了。

 

她自以为很公平地对待两个孩子,实际上却忽略了老大的感受,她以为自己是个称职的妈妈,实际上她不是。

 

明白了这些以后,她尽可能用对事不对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对哥哥要求:“你是大的,应该让着弟弟。”

 

慢慢的,她发现,两个孩子都变了。

 

有一次,大的抢了小的玩具,小的立马开始大哭,但当他发现自己哭了以后,没人理会,就拿起另一个玩具玩了起来。


在弟弟找其他玩具的时候,哥哥一直看着,然后他把自己抢的玩具,还给了弟弟。




看到这一幕,胡可觉得暖心极了。


渐渐的,哥哥对弟弟不再那么抗拒,甚至还会主动照顾弟弟。

 

也是这一天,胡可明白:大人越干涉,孩子的关系越激烈。

 

父母不能用“大的必须要让着小的”这些简单粗暴的办法行事,而是应该在孩子没受到原则性伤害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寻找关系的平衡点。



 

很多爸妈,经常会将这一句话挂在嘴边:

 

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

 

大人们的本意是消除争端,让孩子们更好的相处,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但这种不分情况的强制要求,不仅会伤了大的,也会害了小的。

 

简书上,有位网友,讲过自己的经历。

 

她说,在她小时候,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发生矛盾后,不管是自己对,还是错,大人看见了,都会训斥哥哥姐姐们。

 

最开始,她很得意,觉得自己有人撑腰。

 

于是,她仗着大人宠爱,为所欲为。

 

姐姐的发夹很漂亮,她想要就拿来,因为她知道,大人会叫姐姐让给她;

 

哥哥不理她,无聊的她在哥哥课本上倒墨水,以此报复,哥哥生气她也不怕,因为她明白,她还小大人不会责怪她。

 

但渐渐的,她发现,哥哥姐姐们都不愿意跟她玩了,不仅不愿意跟她玩,还会刻意躲着她。

 

不管她怎么讨好哥哥姐姐们,他们都不再理她。

 

无聊的她,捡起石头,朝楼下的住户房顶扔着玩。

 

一次两次,楼下的人忍了,第三次的时候,那个30多岁的男人终是气不过,将她倒提起来,狠狠揍了一顿。

 

她大哭大闹,但屁股还是被揍红了。

 

她奶奶气不过,和男人理论“孩子小,不懂事。”

 

男人反驳说,小孩儿不管,永远都不懂事。下一次你孙女再往我房顶上扔石头,见一次我打一次。

 

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仗着自己年龄小干混事了,因为她忽然开始明白:

 

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为你年龄小让着你。

 

所以,你看,当家长自己非常粗暴地去人为干涉,孩子反而会遭遇很多挫折,多走很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从小到大,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育我们,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被孔融让梨给误导了?

 

正如陈铭说的:

 

孔融让梨的前提是,梨先递到孔融的手里。


如果一开始这个梨,都没有递到孔融手里,直接说你的梨大,直接给到别人),那孔融也不一定开心。




所以,大的让小的,应该是孩子心甘情愿的主动选择,而不应该是大人的强制要求。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讲究兄友弟恭,爱护幼小,但是这种谦让,应该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不是被迫。

 

我们缺的不是道德,而是规则。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最好的爱与公正对待。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后期

后期小白的华丽变身大家好,我是晚风觅星河是个后期小白,正在慢慢成长

by:晚风觅星河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

期待

《期待》是原海政文工团编剧、著名词作家王磊与原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大队政委、著名词作家言己联合作词,原海军北海舰队老水兵,大连新征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作...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