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92期:华为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

2019-01-27 08:00:0111:56 3017
所属专辑:有书·每日美文
声音简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厌恶焦虑”形成了一种风气,许多人也跟着打起“拒绝贩卖焦虑”的旗帜,披起了“佛系”的外衣,自欺欺人地丧着。


前两天一个“唐僧要走出‘苏轼圈’”的梗刷爆了朋友圈,一众网友笑哭的同时,“是否走出舒适圈”的话题又引起了大众对焦虑的热议。




不仅是微博,就连知乎、微信等各大平台上,“克服焦虑”的话题久居高榜。


焦虑这种看似简单的情绪,的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特有的病症。


但是,焦虑真的毫不可取吗?


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巨子墨翟说:


“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这句话意思是:


焦虑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也是对潜在威胁的恐惧。


这种直觉就像斜着眼睛看待事物一样,因为看不清而警惕。


但突破焦虑就能过渡命运的转折,迎来新生。




焦虑,是对未来有憧憬


前一段时间,在《我家那闺女》这档节目里,“吴昕的焦虑”这一话头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作为一个面临事业转型瓶颈、过了适婚年龄的80后知名女主持人,她和大多数人一样,熬最深的夜,吃最贵的保健品。




对于事业带来的压力,一边流泪委屈,一边抹泪努力。每天化着妆泡养生脚,在这个不上不下的阶段,无比的焦虑着。


其实,焦虑的何止一个吴昕。


近几年来,“焦虑”一词越来越多地在公共场合被提起。


去年《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时代抛弃你,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等文章,被人们打上了“贩卖焦虑”的标签。


这种因为“被焦虑”的恐慌,直到今年“ofo小黄车宣布破产”也没能消除。


这引起了一阵”全员反焦虑”的风潮,甚至“焦虑”本身也被人称为“制造恐慌”。


在这种非此即彼的风潮下,只有极少人冷静下来,去思考焦虑本身的意义。


是的,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年龄也越来越大,每个人都生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似乎没有人,能够逃离这个大时代所给的焦虑。


但《墨经》有言:


“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


意思是:


焦虑,是知道自己对未来有所求。


我们期待更好的未来,却又已经意识到自己离真正想要的,还有一段距离。


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造成了我们的焦虑。


相比大多数人,吴昕其实已经很优秀了,她焦虑是因为想要得到更多的认可。


这个时代的速度很快,但我们所有人也都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焦虑也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想要向那些优秀的人看齐。


焦虑,是对未来有憧憬。因为有理想,才会有焦虑。所以,不必为了焦虑本身,而感到焦虑。




有焦虑,就有动力


对于焦虑,墨子说:


“不必得之,若睨”。


意思是:


就像感受痛苦能让动物警惕伤害一样,焦虑能够警醒我们,去正视内心的渴望。


但是有了焦虑,也要有努力。


因为避免痛苦的最好办法是免受伤害,而打败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做好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2018年到2019年期间,相信很多人都被5G技术刷屏,而作为5G技术的国内领头羊,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谈及5G时,却说:




“5G被媒体炒作过热,暂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既然不能马上获利,那为什么华为还倾尽全力打造5G?


因为焦虑——数十年来,中国在通讯这一块只能为欧美国家作配件生产,并未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


其实,每个焦虑的人都和华为一样:


其根本原因,是想要变得更好:


单身的焦虑未来的婚恋嫁娶;


结了婚的夫妻焦虑家庭幸福;


全职妇女焦虑青春不在的自己;


中年人士焦虑中年危机。


但也正因为有了焦虑,也才有了向上生长的动力!


因为一直存着“受人掣肘”的焦虑,华为才赌上全部身家,拼死一搏,最终打破欧美设置的圈子;


因为焦虑物质消磨爱情,所以我们努力地工作,让自己有资格,索要不会因为面包而变质的爱情;


因为焦虑夫妻关系,所以我们在繁琐的家务里面抽空学习,让自己能够和伴侣势均力敌;


因为有着“前浪被拍在沙滩上”的焦虑,所以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硬实力,让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焦虑,就好比温水煮青蛙中的一捧冰水,浇醒庸碌赴死的我们,在安定生活中给予我们的前进动力。




要保持焦虑,也要有效努力


适量的焦虑是生活的动力,但是无用的焦虑并不可取。


我们很容易在无用焦虑中变成这样的人:


做一些事情,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者深思熟虑的结果,而只是想让自己忙碌起来,可以让自己看起来不被别人落下太多。


但却又跨不过去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最后在间歇性放弃,持续性混吃等死的软烂状态中,一步都没迈出去。


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大家看似都在忙着努力,实则只是忙着焦虑。


那么,如何才能不浪费力气,做到有效努力?


想必有人听说过“嗑瓜子效应”——


虽然瓜子并没有特别美味,但嗑瓜子却似乎有种魔力,让人停不下来。哪怕嗑到口干唇燥舌尖起泡,还是不由自主地吃了一把又一把。


除了嗑瓜子之外,还有一些通关小游戏,比如从去年就火爆朋友圈的“微信小程序跳一跳”,邀请好友PK、刷分和升级。


一旦上手,根本停不下来。


为什么这些看似无聊的活动,能够拥有这么大的魅力?


其实,嗑瓜子这个活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嗑一粒瓜子的小活动,小活动相对于大活动更便于实施,小目标相对于大目标更容易实现。


有心理学家指出,只有当自己预期的行为结果不断得到证实时,人们才会继续努力。


否则,在失控感的影响下,人们要么病急乱投医,化身别人的韭菜被割一茬又一茬,要么在恶性循环中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


所以,正视焦虑,并把渴求目标的焦虑细分,然后朝着方向坚定不移地前进,才能把焦虑化成动力。




焦虑期,命运的转折点


谁的人生都没有定论,谁都拥有无限可能。


感到焦虑是好事,它提醒我们潜在的威胁,让我们有掌握主动权的先机。


墨子出生落魄贵族,刚开始学做木工,但很快他对自己“木工不能救民”感到焦虑,于是慕名到儒家学习。


可是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了儒家文化中的缺失,焦虑现在自己所学“浮夸”不够实干,于是开始自创学派。


就这样,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里,他在一次次突破焦虑后,将墨家发展为与儒家并称“显学”的学派。


《哈佛情商课》中说情商的五要素,首先要有“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当下的焦虑,以及他们产生的缘由。


通过焦虑,我们可以发现人生的局限性:


一旦消灭了焦虑,无异于宣称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胁,也就毁掉了成长的机会。


然后“自我调控”。


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带来的不良情绪。


承认自己暂时的不完美,使拯救的手段得到发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管成长到哪一层次,你一定会发现新的局限性,这时焦虑就势必会发生。


最后“自我激励”。


勇敢面对焦虑和内心渴望,并坚持信念,勇往直前,让焦虑,推动自己的人生不断升级。


《焦虑的意义》里面说:


“摈弃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抵制焦虑的信念,因为这一种信念无异于宣称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胁。


但如果我们承认受到了威胁,就能使拯救的手段得到发展。”


只有正视已有的危险,正视焦虑本身,才有可能得到无限的发展。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暑期读书2018

今年的夏天好热,没有比静下心来读书更美好的事情了。让我们和那些书中的美好一起融合,一起分享他(她)们的快乐和哀伤。思考来源于读书,来源于生活本色,来源于人生的脚...

by:丽达Lucy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后期

后期小白的华丽变身大家好,我是晚风觅星河是个后期小白,正在慢慢成长

by:晚风觅星河

后期

法医,或者,刑侦支队,赶赴现场,现场有无关人员。被害人女性,前一天夜晚未归,家人寻找,不料~被害。警方办案现场

by:CV文浩_Lz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