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期 布衣圣人墨子】|布衣圣人墨子,胸怀百姓兼济天下

2023-10-20 20:29:5308:55 2877
声音简介

墨子名翟,战国初年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之交与儒家并列而被成为儒墨显学,影响甚大。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的观点,并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推动了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墨子一生宣讲的足迹遍布华夏大地,他不看重世间物质财富,而是注重真理的传播,倡导节俭和平,反对战争暴政,为广大穷苦百姓着想,引导世人追寻光明与爱。

出身平民,勇于质疑

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但到了他这一辈已与平民无异,自称是“北方之鄙人”,坦然接受自己的出身环境。少年时代的墨子曾做过木工,有着高超的手工技艺,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与鲁班不相上下。他还曾花费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成为我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正是因为从小就与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使得他更能体会底层农工小生产者的不易,为后期追求平等互助的侠义思想埋下了伏笔。

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墨子对文化教育也有所追求。早先他师从儒者,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随着研习的深入,聪颖过人的墨子对这些观点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面对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种种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的倡导,大胆提出了质疑。墨子认为君子不“听治”,庶人不“从事”,国家没办法富强发展,居丧数年而无所作为,耽于礼乐而纵情享乐,是不能解决百姓“三患”的。在发现了种种思想差异后,他毅然与儒家分道扬镳,另立新说,开始在各地聚众讲学,宣扬观点。

在宣讲过程中,墨子的思想体系也逐渐完善了起来,他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各诸侯国的暴政,得到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的支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他一面广收弟子,积极宣传学说,一面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以“非攻”作为具体的行动纲领,认为只有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那些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才能得到遏制。

兼爱非攻,呼唤和平

公元前440年前后,风头无两的楚国准备出兵攻打宋国,实现吞并,请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当时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自己则亲自前往楚国,面对楚王,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楚王理屈辞穷,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墨子便提出要与鲁班演习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多次进攻,结果均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面对性命威胁,他坦言“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这便是墨翟陈辞,止楚攻宋的典故。

墨子及其弟子以勇敢和智慧,成功制止了大国进犯小国,是墨家学派和平思想主张的具体实践,彰显了墨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在墨子看来,战争本就没有正义非正义之分,只是一场场血腥的杀戮,这与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战争观不谋而合。墨子为了解救苍生于水火,揭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将个人安危弃之不顾,抵上性命,凭借智慧与楚王周旋,追寻和平主义的伟大理想。

扶危济困,侠义胸怀

墨家最早规范了侠义精神,中国古代歌颂侠义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倡导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精神,其兼爱非攻的思想蕴含着兼济天下、博爱他人的侠士胸怀,以义为贵的精神宗旨,标榜着贵义重义、坚守正义的侠士信念,重义轻死的行事风格,流露着献身自我、奉献他人的侠义精神。墨子对自己评价道“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

墨子所处的时代时局动荡不安,秩序崩坏,出身低微的他亲身经历过这些磨难,因而更能体会到百姓的艰辛。墨子及其弟子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纪律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平日里积极参加生产劳作,勤于进行实验,作战勇敢,为人们做好事,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因而《淮南子》中有言,“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汤蹈火,死不还踵。”

墨子的弟子公尚过向越王介绍墨子,越王对公尚过说:“先生如能请墨子到越国教导我,我愿意分出过去吴国的土地五百里封给墨子。”公尚过回去告诉了墨子。墨子问:“你认为越王能听我们的道理吗?”公尚过说:“恐怕不一定。”墨子说:“如果越王能实施我们的主张,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跟其他大臣一样的待遇就行。但是如果越王不听我们的话,而只是要我接受分封,这不是让我出卖义吗?”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越国的分封。在普通人吃饱穿暖都成问题的年代,墨子和弟子们依然坚持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始终如一。

名盛一时或许不难,但跨越千年,育人无数,仍闪耀着思想的光晕者,屈指可数。最后 LEAD立德人物君想说,墨子虽然出身平民,却积极探索,勇于提出质疑,他胸怀天下,不慕身外物的精神鼓励着我们,不断学习,用硬本领武装自我,通过学习五环法学会分享,引领方向,给予他人关心与爱。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以及部分文字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68493iipe

很好的文史素材

1868493iipe

很好的文史素材

猜你喜欢
布衣神相

相人、相面、相人心;断情、断爱、断乾坤

by:疯语人声

布衣神相

相人,七分头,三分面。相尸,三分头,七分面。我生来克星入命宫,克在世亲人,父死母疯,爷瘸奶瞎。命格又夭贱,身体孱弱多病,命不保夕,村里人都骂我是讨命...

by:赵拔天

布衣官道

人生能有几回搏?官路茫茫,身为草根如何才能弄潮头?张青云背景清白,却能在官场上踏浪而行,纵横驰骋。且看他是如何创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传奇!

by:好茗_娜娜

布衣拳师

曾经的母校,终生难忘,本书讲的是老校长的家史。从康熙年间的一个泥泞的路上开始,一直到现在······本书故事跌岩起伏,既有侠之大者的武林江湖,又有家长里短的琐碎...

by:寒风十二刀

布衣总统

《布衣总统孙中山》曾荣获200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畅销书”。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四万万中国人都在沉睡,惟他独醒。他崇民主尚共和,倡导“三民主义”...

by:喜马AI酱

布衣中国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

by:山东博物馆

布衣锦华

【内容简介】现代女心理师,36岁的大龄剩女杜菲菲,一朝穿越成为燕国倔强小萝莉。一间小草房,嗷嗷待哺的幼弟,穷的家没有四壁。杜菲菲叹口气,既来之则安之。还好前世一...

by:豆包有声文化传媒

布衣皇帝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出生在贫苦农家的布衣。他在年轻时曾经历过许多困苦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他成为了一名领袖并率领农民反抗...

by:大猫猫爱配音

布衣官道

《布衣官道》是寂寞读南华所写的官场沉浮类小说,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现已完结。人生能有几回搏?官路茫茫,身为草根,如何才能弄潮头?张青云背景“清白”,却能在官场上踏...

by:新人小青

历史上的圣人|了解圣人,成为圣人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大街都是圣人。圣人,是完美之人,是中国古人的最高追求,是所有人的榜样,也该是所有人努力成为的人。跟着我们的课程,了解中国历史...

by:地瓜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