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武黎嵩 | 王昭君们:购买和平的代价

2023-06-23 00:16:5720:35 2万
声音简介

大变局粉丝群 

凡是已购本节目的朋友,添加小助手微信(jpgxsfxzs),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历史大变局微信群,有机会获得一系列福利。同时,欢迎大家关注“姜鹏历史沙龙”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谈古论今,遨游上下五千年。



你好,我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


今天我们来讲“王昭君们——购买和平的代价”。秦汉时代的大一统帝国,除了自身的构建之外,它还有另外一方面重要的特征,它遇到了和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复杂的国际关系、现实的政治考量,最终催化出了“和亲”这样妥协的办法,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成语,叫“昭君出塞”。


王昭君的故事,作为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因为她个人的不幸,被历史上的诗人们、文人们反复吟咏。我们知道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咏怀古迹五首》当中这样描绘王昭君,他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胡语、怨恨,就成了王昭君所承载的和亲公主的形象。


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碰撞,农耕文明天生的军事弱势,催生了和亲,催生了购买回来的和平,催生了通婚,催生了妥协。而这一切到底合理还是不合理?是古人的政治智慧,还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和期待?我们今天来看这样一个问题:秦汉时代的和亲公主们。


“和亲”这个政策是被一场灾难逼出来的。我们知道,就在楚汉战争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壮大起来,这个族群被称为叫匈奴。说正当汉兵和项羽相踞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冒顿单于,他拥有了控弦之士30余万。也就是说正当楚汉相争的时候,北方的匈奴人聚集起来30万的骑兵。正当刘邦已经取得天下、汉朝建立的时候,一场军事灾难让汉帝国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汉朝刚刚建国的时候,把六国的一个旧贵族韩王信,这位韩王信不是韩信,是韩国的旧贵族韩王,把他封于代地,他的首都在马邑。就在这个时候,匈奴人大举进攻代地围攻马邑,韩王信就投降了匈奴。匈奴人乘势向南进攻太原郡,兵至晋阳城下。


正好这时是天寒地冻的冬天,汉兵士卒有的都冻得手指断掉了。刘邦在晋阳城下和匈奴人发生了对峙,匈奴人装作逃跑,一路向北走。刘邦就率着少部分骑兵,从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一路向北追。


我们知道匈奴人多骑兵,汉人都是步兵,匈奴人向北跑,刘邦就带着少量骑兵向北追,而步兵跟在后面跟不上。正当匈奴人逃到平城[①],刘邦追到平城的时候,突然大家发现匈奴人调转马头,将刘邦率先到达平城之下的这些骑兵团团围住,把刘邦围在了白登山上,而冒顿单于纵40万骑兵围困刘邦之时,32万步兵还在从晋阳陆陆续续奔向平城的路上。就这样刘邦的军队被围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受尽了苦头。按照当时老百姓唱的歌谣,说“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得弯弓弩”[②],在平城之下,士兵们七天七夜没得饭吃,拉不开弓,射不了剑。


就在这种危急关头,陈平出了一个奇计,那就是离间单于和阏氏(也就是匈奴皇后)的关系,通过贿赂匈奴的皇后,解了刘邦的白登之围。


刘邦派刘敬奉宗室的女孩为公主,嫁到匈奴为单于阏氏,而且同时送去了大量的布帛、酒米、食物等等作为陪嫁。他们相约汉朝和匈奴为昆弟关系,以和亲的方式停止战争。所谓的昆弟关系,就是一种远房兄弟的这种关系,也就是说汉朝和匈奴谁也不比谁大,谁也不是谁的敌人,两方以势均力敌的这种兄弟间的关系,现在通过双方联姻,通过结亲停止战争,实现和平。这就是所谓的“和亲”,这也是“和亲”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当中。


然而这种短暂的和亲并没有换来匈奴人对汉朝的尊敬。刘邦死后,吕太后执政,冒顿单于用挑衅和试探的方式向汉朝发来了书信。冒顿单于对吕太后说,说我这个人生在草莽之中,长在牛马成群的地方,数次到了中国的边境,非常喜欢中国,我想到中国来转转,来游玩一下。我听说您丈夫死了,一个人独自生活,我们两个一样,我的妻子也死了。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没有,要不我们交换一下,取个乐。


同学们,这是匈奴人对汉朝太后的侮辱、挑衅,也可以说是一种军事上的试探。而经过理性思考之后,我们发现,一贯刚毅的吕太后竟然使出了柔软的身段来对付匈奴人。吕太后说,我已经老了,头发也掉了,牙也缺了,走路都不稳了,单于你就不要想我的心思了,我也没什么好送给你的。送给你两辆漂亮的车,几匹马,能够让你过上快乐的生活。同时,吕太后又赠上了金银、美女,来贿赂单于,实现第二次和亲。


可以说汉朝初年,经过刘邦和吕后两次和亲政策,构建起用金银、货币、财宝和中原的女子,向匈奴换回短暂和平的这样的一个方式。然而高祖刘邦和高后吕雉定下来的和亲的规矩,并没有换来匈奴人对于汉朝的尊敬,所谓的和亲,和亲,亲是结了,可是和平却没有到来。所以我们说和亲,是亲而不和。


冒顿单于的统治时代,在汉文帝时候,曾经匈奴右贤王入寇河南地,等到冒顿单于死,老上单于继位,在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又率领14万人突入北地,一直烧了汉朝的回中宫!这个匈奴人的这个骑兵前锋进犯的位置,已经距离汉代的离宫——甘泉宫很近很近,于是汉文帝吓得赶快发车千乘10万骑,屯守在长安周边,以防匈奴人突入关中地区。


到了老上单于的后期,匈奴人日益骄横,他们每一年都要突破汉朝的边塞,在边境上烧杀强掠,掠人民甚重,尤其是云中、辽东一带最甚,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直到辽宁南部这一带。每个郡都有上万人遭受匈奴人的抢掠,有的人口就直接被掠进匈奴。匈奴这种常规化的南下抢掠,已经成为汉朝边境上的重要祸患。


老上单于之后,匈奴人立了军臣单于作为自己的领袖,军臣单于继位一年多之后就又和汉朝撕破了脸,绝和亲,他们分别派3万骑兵突入上郡、云中郡,烧杀抢掠,老百姓受害甚多。


汉文帝忍无可忍,数次准备动兵跟匈奴决战,但是始终没有下决心。史书记载,汉文帝晚年经常在上林苑里演习骑兵,演习征战,他时刻做好跟匈奴人对抗的准备。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和亲这样的政策并没有给汉朝带来和平。和亲只是纵容了匈奴,和亲只是纵容了敌人。


除了跟匈奴的和亲,汉朝还把公主嫁给匈奴的敌人,通过拉拢敌人的敌人,共同实现对抗匈奴。


在西域,曾经有一个小国叫乌孙国,这个小国本来居住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后来由于匈奴人的驱赶,他们将国家迁到了今天新疆的所谓的赤谷城这个地方。赤谷城在今天的新疆境内,靠近伊犁这个地方。乌孙国距离长安8900里,它有12万户,60多万人,它有强兵18万8千多人。汉朝为了对付匈奴,就派出公主去和乌孙联合。


汉朝第一次派出的公主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这个江都王是一个荒淫无耻的王,犯了罪,所以江都王的女儿派出去和亲带有一种赎罪的心理。公主到了乌孙国,自己居住在一间房里,因为当时乌孙的国王叫昆莫[③],年龄已经很大了,又和细君公主言语不通,公主非常难过、忧愁,做了一首歌。细君公主这首歌这样唱,她说“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④]


细君公主这份哀歌传到了汉朝,汉武帝只是派使者多送去了汉朝的土特产,而没有让她回来。乌孙国和西域诸国往往实行所谓的收继婚制,这种婚俗和大汉不一样。所谓的“收继婚”,就是继位的国王或者是继位的单于,要继承前一个国王和前一个单于所遗留下来的所有女人。那么细君公主就要下嫁给下一代新国王。细君公主听到这样的消息,向汉武帝汇报,说我不能做出这样有悖伦常的事情。而汉武帝为了保持和乌孙的关系,向细君公主这样回信:你就遵从当地的风俗吧,我们汉朝要和乌孙联合,要共同消灭匈奴。就这样,细君公主在乌孙国先后嫁了一老一少两代昆莫,自己却抑郁而终。


细君公主死后,汉朝又派了一位公主,这一位是另一位诸侯王——七国之乱当中被杀的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解忧公主到了西域,同样发挥着联合乌孙对抗匈奴的作用。解忧公主前后在乌孙50余年,她嫁了三代乌孙王,为乌孙生下了三个男孩,两个女孩。直到她70多岁的时候,汉朝对匈奴的作战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乌孙公主向汉宣帝上书说,我在塞外已经50余年了,我想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我要葬回汉地。此时汉朝的皇帝已经从汉武帝、汉昭帝转为汉宣帝。汉宣帝看到解忧公主的上书,专门派使者出玉门关,迎解忧公主回国。甘露三年,70余岁的解忧公主,在和亲50余年、嫁了三代丈夫之后,终于回到了长安。汉宣帝以公主的规格赐给他奴婢、田宅,让解忧公主在长安安享晚年。


我以前,每跟同学讲到解忧公主的时候,我都非常感慨。我们可以说作为一个和亲的使者,她是伟大的;然而作为一个女性,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最后我们要讲我们这个主题——王昭君,王昭君的和亲和前面两位公主,以及再之前的公主们都不一样。


王昭君出嫁的背景是北匈奴已经破亡,北匈奴的领袖郅支单于被杀,南匈奴领袖呼韩邪单于叩关款塞,所谓的款塞,款是拍打,塞是边塞。呼韩邪单于在九原郡向汉朝边关上投书,要求向汉朝投降。所以在汉宣帝末年,南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就正式向汉朝投降,请求成为汉朝的附庸。这个过程中,汉朝为了交好南匈奴,就安排王昭君出塞和亲。


就这样,王昭君被送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她跟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男孩,可是呼韩邪死后,王昭君依据匈奴的收继婚制,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在匈奴,王昭君先后嫁了两任丈夫,生了三个孩子。直到王莽时代,因为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和王昭君都是汉元帝的宫人,所以王莽千方百计把王昭君的女儿赎回来,送到汉朝的宫廷。


同样我们也说,作为个性的王昭君,她的生命是不幸的;然而作为当时的时势来讲,王昭君确实起到了建立南匈奴和汉朝两国之间、两个民族之间沟通纽带的这样一个作用。就在杜甫写下“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时候,似乎王昭君的命运就像民间传说的,毛延寿收了贿赂,把别人画的好看,而王昭君没有给贿赂,把王昭君画得很丑,才使得王昭君被迫出塞这样的传说一样,带有戏剧性的效果。


杜甫之后又过了数百年,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替王昭君翻案。王安石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⑤]汉元帝不识王昭君,不喜欢王昭君,王昭君在塞外可以找到自己的知心人。然而王昭君真的在塞外找到了自己的知心人了吗?我们无从推测王昭君跟呼韩邪、跟复株累两位单于的关系和感情如何。


青冢的荒草已经埋没了所有的历史尘埃,我们只想感慨的是,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太多的小人物,太多的弱女子承受住了这种千钧重担,她们用一己的生命,用一生的幸福去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在后人看来,这是被歌颂、被吟咏的;而在她们本人来讲,这无疑是人生巨大的悲剧。


好,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在我国或世界历史上,除了和亲,还产生过哪些换取和平的方式?

 

欢迎大家积极回答问题,或者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助手们会挑选问题,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统一作答。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


[①]即今山西省大同市。

[②]出自荀悦《前汉记》。

[③]昆莫:是少数民族乌孙对其国君的称呼。

[④]即细君公主所作《悲秋歌》。

[⑤]出自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吃瓜群众读历史

这一课讲的太浅了,花钱的人肯定是历史爱好者,估计不希望只听这些

倾清讲妙语

老师把我讲哭了

倾清讲妙语

当时公主的命运 身不由己

路茫大叔

个人严重怀疑所谓陈平妙计解白登之围!经不住推敲的。

n8k8mwyv0c5aogp0spcc

当实力不允许时,用亲情购买的和平,和平也不是长久之计!后面发展的历史也给予了很好的证明!!

猜你喜欢
武黎嵩说诸子百家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世界历史上出现了所谓的“轴心时代”,在中国表现为百花齐放而又殊途同归的先秦诸子时代,这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

by:武黎嵩

黎敦武曲唱

小河、难留你心、相依相爱

by:黎敦武

猫武士二部曲(3)黎明重现

五只猫终于带着令他们心痛的信息回到了森林老家。当他们告诉族群,必须离开森林寻找新的家园,否则族群将会灭绝时,四大猫族产生了不同的反应:雷族和风族愿意离开森林,寻...

by:氿氿氿氿氿_

嵩山剑侠|武侠小说|评书

【内容简介】少林弟子李少春,替父报仇与安平二义,师叔,师伯智斗白圣教,天山派,江南三怪,辽东派高手决斗,伸张正义,除暴安良。【主播简介】邵荣军,笔名邵军荣,河北...

by:北方文艺出版社

猫武士第二部曲3~黎明重现

猫武士第二部曲二这本书已经给大家录完了!接下来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猫武士第二部曲3黎明重现,这个故事,喜欢猫的人们,和爱读猫武士这本书的小朋友们,都可以来听...

by:一只小白喵噢

黎血黎的生活分享

这是一档以生活分享为主题的个人声音专辑,旨在通过声音,传递正能量,陪伴听众共同成长。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这张专辑成为大家心中的美好回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

by:黎血黎

李黎

我叫李黎,我的妹妹叫李涵。我们家住在怡水花园。7楼2单元我喜欢跳舞蹈。谢谢!

by:听友41465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