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傅之香】人面桃花,古代女神的妆粉之美

2023-05-26 23:58:1937:11 2.8万
声音简介


《人间烟火香自来》纸质书发售中,边听边读思路更清晰!

全书共计11大章85小节及8篇番外篇,73万字海量内容构建中国香学知识体系数,千年的中国香史、“沉檀龙麝”四大名香、浩如烟海的传世香方、世界香史、一尊尊精美的香炉、古人的焚香方式、道家文化与历史上的道家名香、精妙绝伦的香气养生……众多精彩纷纭的内容,大量彩色插图,为读者呈现古典雅致的香文化传承。


【涂傅之香】人面桃花,古代女神的妆粉之美:

古人的涂傅之香主要分为两大分类,胭脂和妆粉,今天诸如此类的化妆品都是在工厂批量生产的,那么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国古人又是如何来手制这些化妆品的呢?

按照《香乘》上涂傅之香的记载顺序,我们先来讲讲妆粉的制作。通常认为妆粉就是擦在脸上的,用于美白或者遮瑕,但在古代妆粉也可以用于身体。比如《香乘》上的第一则记载就名为“傅身香粉”,材料是“英粉、青木香、麻黄根、附子、甘松、藿香、零陵香各等分”,一共用到了七种材料,而除了英粉之外,其余六种都是香料。

英粉是基础材料,“基础”这个词在涂覆之香的领域里很重要,比如基础粉、基础油,意为最基本的介质,其他材料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来增色添香以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粉实际上就是米粉,也叫粉英。在《齐民要术》里就详细记载了古代英粉的制作方法。首先是选材,虽为米粉,但并非普通大米制成。“梁米第一,粟米第二,勿使有杂”,第一句话就限定了米的选择,首推梁米,其次粟米,而这两种米,都不是我们今天吃的大米,属于小米类。比如梁米,原产于蜀汉,即四川、陕西一带,今天的汉中古称梁州,就是因为那里盛产梁米。

第二步,“于木槽中下水,脚踏十遍,净淘,水清乃止。大瓮中多着冷水以浸米。”在木槽里倒上水,放进小米,用脚不断踩踏,相当于淘米的过程,一直到水清而止。重新注入清水,且一定要是冷水,来浸泡小米。要泡多久呢?“春秋则一月,夏则二十日,冬则六十日。唯多日佳。不须易水,臭烂乃佳。日若浅者,粉不滑美。”浸泡的时间非常长,冬天要泡两个月,春秋天要泡一个月,夏天因气温高则短一些,也要二十天。这期间不用换水,一直泡到小米臭烂为止,如果时日不足,则最终的粉就不够细滑。“臭烂”,显然是发酵了,臭的东西怎么能往身体上用呢?别着急,接下来古人就开始处理臭烂之气了。


(浸泡小米)

第三步,“日满,更汲新水,就瓮中沃之,以酒杷搅,淘去醋气,多与遍数,气尽乃止。”泡够了日子,可以换上清水了,用酒杷子不停地搅动开始第二轮的淘洗,目的就是淘去小米发酵的酸臭气味。气味尽除,接下来就要开始研磨了。

第四步,“稍稍出着一沙盆中熟研,以水沃,搅之。接取白汁,绢袋滤着别瓮中。粗沉者更研,水沃,接取如初。”把米粉捞出来放进一个粗糙的器皿开始研磨,研细之后加水搅拌为米汤。再用绢袋进行过滤,剩下的粗粉则重新研磨再滤。如此这般反复数次,便得到了很细、很干净,且没有酸臭味的米粉了。然而工序进行到这里,真正的体力活才刚刚开始。

第五步,“研尽,以杷子酒瓮中良久痛抨,然后澄之。接去清水,贮出淳汁,着大盆中,以杖一向搅(勿左右回转)三百余匝,停置,盖瓮,勿令尘污。”先用酒耙子在容器里不停拍打,所谓“痛抨”就是使劲打的意思,“良久”则说明持续的时间很长。

这个击打的过程实际上在很多传统工艺里都有用到,比如故宫大殿里的金砖,在烧制之前,精选的泥都要经过无数头黄牛的不停踩踏,目的就是除去泥中的气泡,让材料变得更加粘稠致密。又比如制香的过程中,要在石臼中不停捶打香泥,谓之“杵千百下”,皆是一个道理。“澄之”,即通过静置的方法让水和米粉自然分离,这也是一项传统技法,比如砚台中鼎鼎大名的澄泥砚,就是通过不断“澄”的过程来获得最为细密的泥料。澄清之后把上层的清水用勺子去掉,只剩底层的米粉,再用棍子朝一个方向搅动至少三百圈。最后盖好盖子,别让米粉沾了灰尘。


(多次澄清后的米粉细腻而光滑)

第六步,“良久,清澄,以勺徐徐接去清,以三重布帖粉上,以粟糠着布上,糠上安灰;灰湿,更以干者易之,灰不复湿乃止。”再次澄清之后,用三层布覆盖到粉上,在布表面撒上粟糠。糠就是用粮食外壳打的碎末,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紧缺,就用糠掺着粮食吃,才有了“糠窝头”之类的食品,但十分粗糙,难以下咽,仅为充饥保命所用,如今多用来喂鸡喂鸭,但糠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吸潮能力,故而被古人采用。糠上面再撒一层草木灰,如果灰湿了就换一层,如果灰一直保持干燥就说明布下面的米粉已经没有潮气了,这个过程等于加速了米粉的阴干速度。

第七步,“削去四畔粗白无光润者,别收之,以供粗用。粗粉,米皮所成,故无光润。其中心圆如钵形,酷似鸭子白光润者,名曰‘粉英’。粉英,米心所成,是以光润也。无风尘好日时,舒布于床上,刀削粉英如梳,曝之,乃至粉干。”凝固的米粉变成了一块粉饼,但周边粗白、不光润的部分不能用,只有中心部位最洁白、最细密的一小块才是真正的英粉。找一个晴朗没有风尘的日子,把英粉用刀削成小块,晒干之后用手使劲搓或是装在布袋里揉。至此,英粉终于制成了。


(半干的米饼已褪去黄色变得洁白,图为阴干步骤)

区区一些粉末,古人就用了如此复杂的步骤,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在今天看来,英粉的制作成本仅是在人力上就十分高昂了。但古人就是如此执着,越是精致的美物,就越会一丝不苟,无论是英粉还是金砖、澄泥砚,又或是古法合香,皆是如此。

为什么我要大费周章来介绍英粉的制法呢,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大部分化妆品的制作过程,想必是大桶大桶的化工原料、轰鸣的机器、流水线的灌装,整个厂区少有人影却能每日出产成千上万的产品。这就是纯手工与工业化的区别,前者天然纯粹、匠心独具,但却成本高昂、产量极低,根本无法成为普世的产品,只能当做一种情怀或是高端定制;而后者流水作业、化工合成,却能批量产出,让人人都能享用。这两者其实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是希望爱好传统手工、喜欢质朴国风的朋友们,在闲暇时间里也能亲手按照古人的方法给自己做一盒天然妆粉,这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对于中国香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百转千回,英粉总算是制成了,理论上已经可以使用了,但它依然不够完美,因为还缺少了香气的加持。

香方中首先登场的一味香料,叫做青木香。青木香值得一提,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很多古方中,包括今天的各种香水成分中,我们会看到三种类似的名称,分别是木香、青木香和广木香。

木香是一个统称,又被分为了青木香和广木香,它们虽然都是植物的根部,但却来自于不同的物种。《香乘》上对于木香的考证如此说, “木香草本也,与前木香不同,本名蜜香,因其香气如蜜也。缘沉香类有蜜香,遂讹此为木香耳。昔人谓之青木香,后人因呼马兜铃根为青木香,乃呼此为南木香、广木香以分别之。”

这段记载不太容易理解,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木香本名蜜香,但由于蜜香与沉香中的“蜜香”重名,于是改为木香。一开始,人们习惯称木香为“青木香”,但渐渐地却出现了一种马兜铃的根部也被称为“青木香”,为了避免混淆,木香再次改了名,称为“南木香”或“广木香”。

以上是古人的理解,我们再结合今天的科学研究来看一下所谓的青木香与广木香究竟有何区别?先说结论,今人所谓的青木香指马兜铃的根部,而广木香则指一种菊科植物的根部。

马兜铃听起来都点像马铃薯,但完全不是,马兜铃是一种攀爬性的藤本植物,在中医领域是一味古老的药材,有平肝止痛、解毒消肿等诸多功效。但马兜铃在今天却颇受争议,因为很多研究认为,马兜铃所含的“马兜铃酸”是一类致癌物质,尤其对肾脏的损伤比较大,因此在很多国家马兜铃是被禁用的药物。但从制香角度来说,由于香材并不涉及食用,所以马兜铃根,也就是青木香依然是常用的一味香材,在香气上它并没有任何毒害。

广木香就另外一种材料了,今天能够在药材店买到的大部分木香实际上都是广木香。广木香的香气清苦,带有一丝凉爽的气息,这种香气特质使得它在合香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一些。而根据《香乘》的记载,显然在很早以前,当马兜铃根没有被发现和使用之前,广木香就被称为青木香。再结合这则香粉的配方,用米粉作为妆粉的时代一定是比较早期的,所以我个人的理解,香方中的青木香是指今天的广木香。

第二味材料是麻黄根。麻黄是学中医的朋友最为熟悉的药材,因为入门中医最早接触的就是它,麻黄对于皮肤的作用就是疏肌解表、发汗解热的功效。但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麻黄是取干燥的茎秆入药,而麻黄根却特指麻黄的根部,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药效,麻黄可以发汗,麻黄根却用于止汗。所以在这则香方中,一字之差谬之千里,麻黄根的用意就在于减少出汗,让皮肤保持干爽的作用。

接下来的几味材料,“香附子、甘松、藿香、零陵香”,就是制香中常用的香材了。香附子的清香可以理气解郁,同时它本身也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这样一来香粉就多了一重对于皮肤的保护。甘松、藿香、零陵香,这三味草本都具有同样的香气特征,那就是清凉舒爽。

所以这款香粉中的材料,除了英粉作为基础,麻黄作为药用,其他材料都在打造一种微凉、微苦的效果,为什么要如此呢?就是因为这款“傅身香粉”并不是用于脸上的妆容,而是一款爽身粉。

制法的下半句是,除英粉外,同捣罗为末,以生绢袋盛之,浴罢傅身。”意思是把香粉装在绢袋里,洗浴之后扑在身上,既达到了润滑肌肤、美白肌肤的效果,也让身体感到十分清爽,在嗅觉上也会呈现出十分自然的草本香气。因此“傅身香粉”的“傅”字,在古代就专门被用于粉状的化妆品,即均匀地附着在皮肤上的意思。故而香脂用“涂”,香粉用“傅”,合在一起就是“涂傅之香”。想象一下,如果你穿越回古代,遇到一位刚刚出浴的美人,她轻衫飘逸地从你面前走过,你会闻见怎样的香气呢?就应该是这种“傅身香粉”的味道。

继续看下一则香方,名为“和粉香”,这款香粉的出现时间要比“傅身香粉”晚很多了。

“官粉十两,蜜陀僧一两,白檀香一两,黄连五钱,脑麝各少许,蛤粉五两,轻粉二钱,朱砂二钱,金箔五个,鹰条一钱。”

官粉,已不再是指米粉了,而是指铅粉。前文曾提到,炼丹的方士们意外发现了白铅,让这种重金属成为了新的妆粉材料,而当铅粉被加以“官”字,就与官盐、官茶一样,意味着铅粉已经由官方来控制了。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和香粉”诞生的时代要远远晚于用米粉的时代。

第二味材料,叫蜜陀僧,在《余冬录》中有一则记载提及了密陀僧,同时让我们看到了古代铅粉的制作过程。

“嵩阳因产铅之故也,居民多制胡粉为业。其法铅块悬酒缸内封闭之,四十九日始开,则铅化为粉矣。化弗白者,炒为黄丹。黄丹渣为密陀僧。”意思是河南嵩阳一带因出产方铅矿,居民们很多都以制作铅粉为业。把经过特殊处理的铅块悬挂在密闭的酒缸里四十九天,铅块就开始化成粉了。其中白色的铅粉直接用于做妆粉,而剩余的不白部分则用来炒成黄丹,黄丹就是用铅、硫磺、硝石等材料炼制而成的,而剩余的残渣就是蜜陀僧。

由此看来,古人所称的密陀僧是一种自方铅矿提炼铅粉再加煅烧之后的副产品,这也与今人对于密陀僧的定义一样,它是一种铅的氧化物,学名为“一氧化铅”。因此密陀僧是橙红色的,在妆粉中它的作用一是增加面颊的红润程度,二是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效。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密陀僧在今天被直接称为“黄丹”,因为今天所谓的黄丹就是一氧化铅,它纯粹是用铅在空气中加热而得到的氧化物。但古人所说的黄丹却是一种黄色的丹药,是由炼丹方士们创造而成,其成分不仅仅有一氧化铅,还有硫磺、硝石等等,在古代黄丹还具有助燃的作用,香炭中就常常会加入,因此古今之“黄丹”并非一物,切莫混淆。


(左一,裹黄丹为衣的“南极庆寿香”,见闻香堂制)

接下来是几味香材,檀香、黄连、龙脑、麝香,此四味的作用就是为了增香了。其中黄连用量较少,因其香气略微辛辣,除香气之外还主清热燥湿之用。

接着又有一味,叫做蛤粉,也就是贝壳粉。但这种贝壳不是从海里捞上来的贝壳,而是埋在地下很多年以至于氧化为钙质的贝壳,磨粉后才会非常白,在国画中也常用它来做为颜料。蛤粉五两,这个比例是很高的,这是因为美白的效果对于妆粉来说十分重要。

再接下来,“朱砂二钱,金箔五个”。朱砂是一种天然的红色矿物质,作用与蜜陀僧类似,用以增加颜色。金箔则更高端一些,我们今天有各种金箔,镀金的、食用的等等,但在古代金箔就只有一种,纯金金箔。而金箔的作用就是提亮,让妆粉在光线下出现闪烁晶亮的特效,这一做法在很多今天的粉类化妆品中被广泛应用,只是再没有人舍得用纯金的金箔了。

最后一味材料,叫做鹰条,它实际上就是鹰的粪便。如此奇怪的材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似乎有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感觉,妆粉之中怎能加入粪便呢?那么在这里可以粗浅的来解释一下,粪便也是有讲究的。

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鸟粪的颜色是有差异的,它一定不是其他动物粪便那样通体黑褐,而是黑白相间的。黑的就是粪便,而白的却是尿。因为鸟类没有储尿的器官,也没有专门排尿的器官,都是一起排出来的,尿液凝固后成为结晶就是白色的。这种白色的结晶就被古人认为有美白嫩肤的功效,至于现代科学怎样解释这个原理,又为什么一定要用鹰的?其他鸟类的“条”是否可用?关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答案,还有待科研工作者去进一步地探索。总之这里的“鹰条”写的并不完整,应该写为“鹰条白”,它的作用就是美白。

所有材料齐备,制法就很简单了,“右为细末,和匀敷面”,即全部磨成细粉,混合均匀之后擦在脸上。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款妆粉的效果,学过国画的朋友一定能想象出它的颜色,白色的蛤粉调以朱砂、密陀僧,最后的呈现就是一种浅浅的粉色,而古人常把这种颜色称为“桃花色”,被认为是面容最好的色彩,白净透明,又不失血色。所以才有那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除了桃花色,还有铅粉的自然反光效果,再加上金箔在光线下熠熠生辉,整体效果是高亮的、夺目的。而最为点睛之笔的是它的香气扑鼻,龙脑、黄连的清气会作为前调散发出来,之后是麝香、檀香这两款极具定香作用的名贵香料所散发出来的悠长底蕴。

这就是千百年前古人的妆粉,丝毫不逊色于今天各大奢侈品品牌化妆品。也希望有一天,能有一家中国的公司,把我们古代的化妆品一一复原,做成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属于中国皮肤的大品牌。这两款香粉,一个傅身,一个傅面,基本上可以代表妆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

最后再来读一则有关香粉的名人故事,故事源自《杨妃外传》,亦被《香乘》所收录,故事的名字就叫“汗香”。“贵妃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花。”故事的主人翁是杨贵妃,她每次出汗都跟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的汗都是透明色,且气味往往不好,但她出的汗,颜色却是红的,不但没有异味还十分好闻。如果用巾帕来擦拭,就会发现汗水在巾帕上留下了殷红的色彩,就像桃花一样。

如果我们没有了解过古人的妆粉到底是如何制成的,我想大家会很难理解这则故事的记载。但现在我们很清楚了,并非是杨贵妃的汗本身就是桃花色,也并非她的汗天生就有香气,这一切都来自于精心调配的妆粉。杨贵妃爱出汗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名的,野史上记载的故事就有很多很多,还有传言她因肥胖所以易发汗,在夏天的时候还会引发一些难闻的气味,大约就和楚怀王是同样的毛病。因此贵妃一天要洗很多次澡,也因此华清池与她才有了那么深的缘分。当然这一切都是历史的传言了,但无论如何,香粉和香粉所携带的香气一定是杨贵妃所不可或缺的必备之物。而《香乘》上恰好就有这样一则香方,名字就叫“利汗红粉香”,十有八九就是贵妃当年所用。

香方如是说,“滑石一斤,心红三钱,轻粉五钱,麝香少许。同研极细用之,调粉如肉色为度,涂身体香肌利汗。”

这里提到了另一款基础粉,叫做滑石,这个时代就更往后了,比铅粉还要晚,大约就在隋唐附近。滑石是一种硅酸盐矿物质,非常润滑,像玉一样,但它的透光度和致密程度又没有玉石那么好,在工艺品行业,滑石相当于玉石的替代品。但滑石有个特点就是软,便于雕刻也更便于磨粉,所以滑石粉不仅在妆粉中被大量应用,在合香和中医领域也都会用到。心红是朱砂,轻粉则是一种白色粉末,学名叫氯化亚汞。通常汞化合物多少都有毒性,所以轻粉用量很少,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杀菌消毒,减少皮肤上的一些病变,同时也有一定的利汗功能,因此这款香粉与止汗的敷身香粉是有功能方面差异的。

最后是麝香少许,用来增加香气。我想大约这应该就是隋唐时期非常流行的,而且是流行在宫廷大内,深受皇室贵妃们喜欢的一款妆粉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静水深流F

尿素美白呗 日系常用

风从云随

我们这边自己加工土豆粉也是用灰拔干的

静荣_风月

比前一个晚 合香粉 —— 官粉(铅粉) 蜜陀僧(方铅矿,增色,黄色)檀香 黄连 龙脑 麝香 蛤粉(埋在地下很多年氧化为钙质的贝壳,国画)5两美白 朱砂(增色) 金箔纯金(提亮) 鹰条(粪便)美白 妆粉 桃花色

静荣_风月

英粉 广木香( 中药 ) 麻黄(利汗)[香附子 干松 藿香 零陵香]清凉舒爽 古人的爽身粉

静荣_风月

马兜铃 中药

猜你喜欢
人面桃花 格非

《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开卷之作。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巨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小说悬念迭生,余韵悠长。“江南三...

by:珊竹语

叶青歌仔戏 人面桃花

挑情侠骨留香萍飘踪,人面桃花相映红,亲情似海深,恩怨犹如梦,云天高谊义无双,义无双。剑气寒魄争利名,天理昭彰邪不侵正,惊觉银屏梦,西楼月孤零,桃花为谁笑盈盈,笑...

by:氵叶半夏

人面桃花/玲子原创自读,诗歌散文专辑

节目主题:这是玲子多年人生的回顾和体味。主播是谁:我是主播玲子有声,一个喜欢朗诵,喜欢文史,也喜欢写点诗歌散文的退休教师,因此把多年创作的文字汇成专辑——人面桃...

by:玲子有声

人面桃花随风去 | 上门女婿的尴尬遭遇

每日更新2集,点击右上角【订阅】,听书不迷路~内容简介在湖北荆州长湖边有一户生养了四个女儿的彭姓人家,在六、七十年代里,他们一家在田里在堤上辛勤劳作,却过着勉强...

by:翎远华章

人面桃花|民国探案|悬疑惊悚|陈猛作品|多人有声

-限时免费-本专辑为会员畅听专辑2021年4月29日至6月29日为限时免费听福利放送期!每天09:00准时更新2集,点击订阅,抢先收听!-内容简介-遥远神秘...

by:听书铺

人面疮

溪月寒练习作品。这是挺久之前录的,在下一张专家上架前的空档期重新上传一下。内容简介:收录5篇横沟正史最佳短篇小说:《沉睡的新娘》、《湖泥》、《海市蜃楼岛的热...

by:云水溪月寒

人面鬼书

原作者:仄黎

by:沈初音

人面鬼书

注:原作者为仄黎,原著可在快点阅读看,这本书是大大手下我最喜欢的一本,所有想试配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会立刻下架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原著呦。刺耳的电话铃声...

by:青罗寒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