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斯尔《牧马人之歌》

2019-03-25 13:00:2909:17 1394
声音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近现代散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鲁迅在黑夜中徬徨有感而发的《秋夜》,到洛夫在雨中漫步荷塘托物抒怀的《一朵午荷》;从老舍旅居欧洲寄托思乡之情的《想念北平》,到张洁感悟平凡人生讴歌生命的《我的四季》,都因清新自然而散发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富艺术美感;都因博大深沉而揭示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具启迪意义。


一、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1949年间的文学中国现代散文也同样如此,在这三十多年中,散文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7,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从五四文学革命1927年,这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创时期。开创了现代散文关注人生、参与历史变革,其基本主题是反帝反封建,艺术上创建了各式各样;有效表达现代人思想感情,适合现代读者审美需要的散文,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基础,这一时期在中国的散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阶段1928-1937,以阶段斗争为主题,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的逆转,新文学阵营地也在这个历史转折关头发生了新的分化和组合,广大作家的创作面临了新的考验和选择,这一时期散文取材的范围扩展,写实性,战斗性增强,社会政治思想主题深化,使现代散文沿着反帝反封建的方面继续前进,并为下一阶段的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战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三阶段,1937-1949,以抗日战争、抗日救亡主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战时大动荡、大变迁的状态,由于这一时期客观上不同政治区域,文化据点不同,作家的创作也因时因地而异,比如上海的“孤岛”时期,国统区,解放区各地的散文创作及特点也有不同。

在“文学革命”的呐喊中就有散文变革的呼声。刘半农首先提出“文学散文”的概念。周作人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为“美文”。王统照在《纯散文》一文中,则把文学散文称为“纯散文”且分为五类:

一、历史类的散文,又称叙述的散文;

二、描写的散文,包括状物写景一类的作品;

三、演说类的散文,又称激动的散文;

四、教训的散文,又称说明散文;

五、时代的散文,又称杂散文。这些理论观点,更新了散文观念,在散文的语言形式文体格式、思想内容诸方面提出了革故鼎新的任务和要求,对现代散文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四”时期的新型散文以性质和功用区分,主要包括议论性散文和记叙抒情散文两大类型。中国现代散文中的记叙抒情文,是以众多的记游之作开头的。游记、通讯一类文体适应社会开放、中外沟通的时代需要而迅速兴起,风行一时,出现了一批游记名家和游记专集,如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谢冰心的《寄小读者》,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徐蔚南和王世颖的《龙山梦痕》等。早期游记体散文中还出现了一些可称为“漂泊记”、“流浪记”的作品,如郁达夫的《还乡记》、成仿吾的《太湖游记》等。这些作品侧重抒写作者的漂泊生涯、不幸遭遇及其不满现实、崇拜自然的浪漫感伤情绪,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和释愤抒情气息。

抒情性散文小品的勃兴发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觉醒的知识分子挣脱封建主义束缚,思想感情获得大解放,他们热烈追求新的人生理想,积极探索个人和社会的出路,但同时也“更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鲁迅语),更真切地感到觉醒的痛苦和前途的渺茫,更敏锐发觉理想追求与现实社会的尖锐对立,大多处于梦醒之后而无路可走的苦闷彷徨状态。这种社会心态促成了抒情散文的蓬勃发展。第二个十年的散文继承和发扬“五四”文学期刊的传统,适应时代需要,在现实生活土壤中不断拓展散文的疆土,充分发挥了散文反映现实轻便自由的特长,在现代散文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散文诗跨过幼稚的试作阶段,出现了鲁迅《野草》这样的艺术丰碑,和焦菊隐《夜哭》、高长虹《心的探险》、于赓虞《魔鬼的舞蹈》以及不少单篇的成功之作,标志着散文诗这种新创的抒情文体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鲁迅的散文创作有散文集《野草》(1924-1926)记叙散文《朝花夕拾》。《野草》侧重于展示作家主体的自我内心世界,复杂、尖锐的茅盾和斗争,通过自我的抒怀述志来折射,几乎包括鲁迅情绪,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各个侧面,是启蒙时期的文化批判者间者向启蒙时期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的心灵历史,是苦闷中求索,失望中抗争,孤独中前进。《朝花夕拾》则围绕自己的生活道路,回忆、记述一些人和事,通过记事怀人来反映时代变迁。其中《野草》在艺术上:广泛采取象征主义的方法(造词)、(结构)……、有时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写等,有时借助于梦境,幻境等,有时借助于寓言故事创造等,都体现出从小见大,实中见虚,由一而众,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形带意的特点;《野草》是鲁迅融化中西文化的艺术创造,“散文诗”“象征主义”概论手法是新文化运动初期从国外引进,鲁迅散文诗受波德莱尔、屠格涅夫等影响,同时,《野草》中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唯其如此,鲁迅才取得艺术手法,探索手法上的极大成功。

冰心《笑》和《往事》,许地山空山灵雨》,是这时期最早的抒情小品名篇和“美文”佳作。随后,周作人陆续发表了那些影响很大的平和冲淡之作,朱自清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背影》和《荷塘月色》,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忆旧述感,郭沫若在《小品六章》中捕捉“牧歌的情绪”,……在短短五六年间,抒情性散文小品领域就出现了名家辈出、佳作连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盛况。

“五四”记叙抒情散文率先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创作和独立的文学形式,形成了以它为文学散文主体的新的发展格局。这是“五四”散文艺术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散文的语言形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人们不仅用白话写作议论文杂感文,而且用白话创作叙事抒情散文,不仅写得平易畅达,自然活泼,而且也能写得简洁缜密,优美隽永。在20世纪20年代末,杂感短评因为形势严峻,不能不由正面交锋变为旁敲侧击,由锋芒毕露变为隐晦曲折。散文小品领域也发生明显的分化和变化:茅盾等人的抒情小品曲折表达自己对大革命失败的情感经验和理性反思,沉郁顿挫,含蓄蕴藉;周作人等人开始改弦易辙,往闲适、趣味一路发展。游记方面出现了流亡、避祸、销忧之类的新内容。这种种变迁的迹象预示着20世纪30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竹子_af

很好听!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牧马人的爱

“讲解是分析,朗诵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章,朗诵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诵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剂,朗诵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

by:牧马人_wyc

灵与肉(牧马人)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念念想,一定想要录的文章,也许是,希望自己的心灵再接受一次荡涤吧。内心当中的遗憾,是个人的,还是所有世人的?人生...

by:谈弹吉他

熙德之歌

熙德之歌,西班牙史诗

by:半閒堂

盲人之歌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短篇小说集《盲人之歌》首版于1964年,是墨西哥文学大师卡洛斯•富恩特斯的第二部短篇作品集...

by: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

灵与肉(电影牧马人)

时代的伤疤只是结了一个痂,却无法想象当初入骨的剧痛。张贤亮编写的《灵与肉》讲述的是一个“弃儿”的故事,早年被资产阶级的父亲抛弃,后来又被扣上“右派”的帽子。在经...

by:Yoki华

八曲仙人之歌

转自公众号:《拉玛那马哈希的教导》

by:真心与信仰

[斯德哥乐摩尔大教堂合唱团 -麦田之歌]

[斯德哥乐摩尔大教堂合唱团-麦田之歌]TheStockholmCathedralChoir(NowtheGreenBladeRiseth)

by:正宙

重生牧马人-全本免费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就给你送来。”“那你就送来吧!”“好,君子一言啊!”资深老屌丝许灵均穿越了,看着破破烂烂的房屋,许灵均直...

by:山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