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妥善处理他的情绪

2023-06-07 09:54:1314:06 6.1万
声音简介


作者:庆山(曾用笔名:安妮宝贝)

音乐:David Wahler《Missing You》

主播:海潮明月



01


读一本书,看到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种了一棵树,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备它。你会观察它长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肥料,或多些水,或少些阳光。你永远不会责备树,然而你却责备你的孩子。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去照顾他,他就会像棵树一样长得很好。责备根本没有用。只须努力去理解。如果你理解了,而且表现出你理解了,你能够爱,情形就会改观。”


让孩子在前面走,不妨在后面跟随他。如果他实在需要,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但大人们通常无法抑制“我知道”“我懂”“我经验过”“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想法。


自我强盛,无法给予孩子安静和独立的空间。应该懂得停止制造噪音和干扰。孩子不是用来玩耍的玩具,也不是用以控制的物体。从他们出生开始,即便幼小需要有人照看,也应被当作独立的生命平等对待。


跟在一个小孩子的后面,观察他,放开他。不是放弃他,无视他。这种分寸的把握,需要内心沉静有觉知的成人才能具备的能力。自心没有好好成长,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支持孩子。在沉静而有觉知的家人身边,孩子会自然习得如何沉静而有觉知地去感受世界。必要的放手和冷淡,是一种高明。


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处理情绪,同样不会妥善处理孩子的情绪。如果父母不知道该如何真实地与自己相处,也不会懂得如何真实地与孩子相处。所以,也无法教会孩子如何真实地与自己相处。


对啼哭的孩子是有疑问的,为什么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些大人习惯置之不理。事实上他们可能只是需要睡觉、水、奶或者一个拥抱。那些父母,斥责、不理睬,或者瞎哄,却不给予如实的观察并进行满足。


女儿小时候从不无故啼哭。我敏感,随时观察她的基本要求。一次在燕莎索要昂贵玩具,我不允,她哭闹试探我。把她拉到边上无人楼梯,让她哭够,然后告诉她,我决定什么是她需要的,我才会买。确立这个原则后,她后来再没有任意索要。


一次在意大利餐厅吃午餐,三位外国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童进来用餐。中途,男童不知为何发起脾气,不听劝,在地板上剧烈翻滚,发出哭叫,声音十分刺耳。周围还有旁人,成人们坐在各自位置上,看着菜单,保持沉默。没有人去搭理男童,由他翻滚哭叫,听而不闻,视而无睹。这需要一定勇气,在这种时候保持镇定不容易。但他们做到了。


孩子终于疲惫不堪,坐起来,哭声也转小。这时一个妈妈模样的人走过去,把他拉起来,轻声说几句话。孩子回去位置,擦干眼泪,抹干净手。自此这顿饭老实得很,再没有吵闹。


比起那种干扰、操纵孩子并认为理所当然的做法,西方的父母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学习自我管理。这种能力,比他们多学会几个故事、多做几道数学题重要得多。独立性是稳定心态的基础。


02


九十多岁的家守拙堂,开办教室,写了一本教育生涯回忆录。在文中提到一句日本谚语: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


大人们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作用重要。如同在透明的心底上,折射出来的第一抹光影。那光是红的,孩子便认为世界是红的。那光是蓝的,孩子便认为世界是蓝的。这些感知如果出了差错,他们就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去改变自己的认知,会很辛苦。


给他们温柔和清净的光,以背影带领他们,是有效模式。不展示过于功利的价值观,单以生命本身来说,展示真实的不拘泥的独立自在的状态,是重要的。


孩子是上天寄存在我们身边的宝物。养育孩子是上天和我们的共同的行为。“家长们可以感觉在育儿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力所不能把握的事情。如果我们换这样一种方式思考——且不说孩子是上天所赐予的,就当孩子是老天爷和我们的共有物,那么,家长的心态是否会变得更宽容、更柔和、更自然呢?”


他否定对孩子过于苛责和给予压力的教育方式,也提出绝不可娇生惯养。对孩子要有更为长远的一些考虑。适当让他们吃些苦是必要的。


带心爱的孩子去旅行。文中所指的旅行,并非是舒适或奢华的观光,他建议的是学校和家庭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孩子在寒冷和盛夏季节,进行长途行军、爬山、露宿等活动。这个观点很日本式。那一年在日本长野县山区旅行,曾目睹穿校服的孩子们野游。他们长时间步行在山道上,累了坐在路边,休息喝水聚餐。看见陌生人会有礼貌地微笑问好。


“孩子应该像野外的植物一样经历与病虫害的殊死争斗,经历严寒酷暑的考验。我们大人不需要用过多的规则去束缚他,只需要默默地守望,适时地鼓励。”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如果还没有到这样的年龄,也应该经常被带出去跟父母一起旅行。经历交通工具的奔波,旅馆的辗转,看一路变化的风景,亲身经历这段路途的种种展开。当他看见父母与外界和他人的接触对应,会学到现实的交往。此时,父母更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对待服务人员有礼,处理问题干脆认真,对他人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孩子也会默默吸收这一切。同时,对景物如何审美,对文化的传统如何讲解,都是给予孩子的学习。


他说,幼儿时代要注意“欲望、情操、知识”的综合教育。要经常练习日常的礼貌用语,“谢谢”“早上好”“请慢用”“我回来了”“我走了”之类的话,扎实地用。让孩子在家庭中首先接受以举止、礼貌为中心的情操教育。


同时,为他们创造阅读环境。在优秀的绘本作品中,孩子可以学会许多,在故事中找到榜样和共鸣。也必须让孩子学会和周围的人和谐交流,共同生活。“培养孩子有一个宽容、平和、坦率的胸襟……在这个善恶交集、玉石混杂的世界里,从小就培养孩子原谅他人缺点的宽容气量。”


提到现在的孩子由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痛痒不甚关心,更有必要在少年时代给予宽容的教育。家长可以用身边的小事来逐步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比如在公共交通、公共场所里主动照顾弱者等行动。“总之,不挑剔他人的缺点,原谅他人的过失,信任他人的自觉性,在培养这种宽容心态的过程中,不光是大人和孩子会从中感到乐趣,而且我相信,这也一定会使我们孩子的未来人生更加开阔。”


学会等待也是很重要的。


与此对比,让孩子上多少节培训课,学习到多少技能,是退后的排位。老人注重的是“道”,不是“术”。他回忆在少年时代还会被经常使用的“修身济世”的成语,那时还有“修身”这门课,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日本的时代发展,此类成语“已成为死语”,失去现实意义。孩子在社会影响下,更强调自由或平等的观念,而失去对责任和义务的领会。


这种现象又何止在日本。随着物质文明和科技的发达,传统品德和公共道德的教育被削弱。作为一个历经时代沧桑的从事教育事业的老人,他对此十分警醒。


“父母应该把孩子视为天赐的恩惠……随着孩子的成长要让其接受做人的最朴素的道理,特别是要培养孩子对事物彻底理解的能力。要求孩子对任何事都应有明确的态度。这样孩子对任何事都会认认真真去做,即使再辛苦的事也不会想到中途逃避。而是克服困难向前看,意志也坚强。”


家守拙堂老人的观点,即便就目前来看,也没有丝毫落伍或脱节之感。是朴实而开阔的智慧之道。



本文选自《月童度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96923gyau蛋黄

好文,美声。

彩虹_te

孩子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

tjw6ipmj97bwct5jslsa

真好的育儿宝典!

1802686olel

声音好听。

喜文乐鉴966

很好支持主播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孩子厌学如何处理 孩子逆反厌学

家庭情况不好,父母之间老是吵架或者动手打架,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叛逆。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父母老是以工作很忙为借口,很少跟孩子相处。或者是父母...

by:高兴育儿

教会孩子爱护生命

伟大的教育来自于点滴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平安很漠视?一,图吉利;二,以考学为本;三,报喜不报忧,对一切侵害闭口不谈。难道我们周围真的只有...

by:木染千树

10个教会孩子好品格的故事

星猫DoReMi故事兵团由台湾著名制作人吴玉芳亲自操刀,金钟奖最佳编剧陆韵葭担任艺术总监,以“快乐星猫”为原型,先后制作了《甜蜜城堡大冒险》、《奇幻扑克王国》、...

by:星猫故事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1%的坏心情导致100%的失败,只有先处理好心情,才能处理好事情。决定成与败,幸福与痛苦的,不在于我们是谁,不在于机遇的多少,更不在于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正在...

by:哦那个骄傲啊

是孩子教会做爸爸的大智慧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爸爸在爸爸的背后是有很多爸爸的功能的……在男人的背后怎么做好爸爸从来都没有说明书也没有人告诉你该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爸爸更没有人告诉你如何做一...

by:了然医道

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作家乔治桑曾说:“嗔怒的心情,经常会使小过变成大祸,让自己从有理变成无理。”本书结合实际生...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视频课/10节课教会孩子玩转魔方

魔方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当初他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看似小小的魔方,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的...

by:小咖识堂

解读孩子的叛逆心理|如何处理孩子与手机之间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你是否对孩子不愿意与我们沟通而感到无奈?你是否对孩子学业不良感到无能为力?你是否对孩子的叛逆、不良习惯感到困扰?孩子...

by:时代文化

图象处理

图像处理(imageprocessing),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所需结果的技术。又称影像处理。图像处理一般指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是指用工业相机、摄...

by:大脑改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