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49 如何破除偏执(下)

2019-04-08 22:04:4106:42 4.6万
声音简介

上次我们给偏执下了个定义:“不经过自主思考,从而沉浸在自我营造的幻觉中,拒绝真实世界。”


所以,我们把如何破除偏执这个问题转换成了——


“如何自主思考?”


在解决问题之前,还需要做一个事——搞清楚问题背后的形成机制。


因此,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不会自主思考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认知具有先天的懒惰性。


常听我节目的朋友,应该对系统1和系统2很熟悉了,我在这里不再赘述。我在这里要再次引入的一个概念是——回应方式是会固化的。


举个例子:


我是怎么训我家猫知道自己名字的呢?每次我叫他的名字,都会给他喂一粒零食。长此以往,他就形成了一种固化的回应方式。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立刻小跑到我的身边。


人和所有动物一样,经过训练之后,也会形成这种固化的回应方式。


比如,某人患有重度拖延症。为什么?因为他第一次开始拖延的时候,就得到了“奖励”,感受到了舒适。奖励促使他开始下一次拖延,并从下一次拖延中再次获得奖励。


于是,他就像一只得到零食的猫一样,一遇到事情就立刻拖延,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就会获得舒适了。


可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具有反思能力和理性。


理性告诉自己,拖延不对,可动物的天性又告诉自己,这样很舒服。两者的博弈中,总是动物天性胜出,因此拖延就变成了顽疾,无论如何都无法根治。


你看,一个人的思考模式也是会固化的。复杂的事情简单想,甚至不动脑子。可能会受到惩罚,但是大脑的放松这份奖励却让你无法自拔。


我切身体会是,每天络绎不绝向我提问我的人,没有几个是经过自主思考的,他们都染上了“思维懒惰症”。


举个例子:


有位听众向我提问说:“我觉得我很痛苦,现在自己在公司的成长很慢,完成工作很吃力,我该怎么办?”


我问:“嗯,所以你的问题是什么?”


他一脸懵的说:“我刚刚说完了我的问题了啊?”


我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但我要问你,你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你又想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来达到什么目的?”


这回他陷入到沉思中,说:“我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方法能让我成长更快?我想通过成长来达到升迁的目的。”


我笑着说:“好了,现在你去想想,你成长慢的原因是什么?”


他给我列举了一堆:“太懒不爱干活、交代的任务总是敷衍了事、不愿意去学新技能、不去争取机会……”


说完之后,他突然自己找到了答案。


我全程没有给他提供任何方法、经验、技巧。我只是在努力引导和唤醒他生来就有的能力——自主思考。


当他愿意沉下心来去思考和反思时,问题就被自己所解决了。


看看我们懒惰到什么程度,甚至要让对方帮你想你自己到底要提问的问题是什么,把一切都交给别人,自己怎么能拥有思考能力呢?


当你常年不愿自主思考时,它便形成了一种固化的回应方式。一旦遇到问题,要么敷衍了事的应付、要么哭爹喊娘的求助、再或者就是直接放弃和逃避。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人们不会自主思考呢?因为先天系统1系统2的构成,和后天养成的固化的回应方式。


总结来说,我们找到了偏执的定义:不经过自主思考,从而沉浸在自我营造的幻觉中,拒绝真实世界。背后的原因——将快思考变成了固化的回应方式。


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前,最好把这个问题抽丝剥茧的剖析清楚。


承我们已经把要解决的问题大卸八块。得到了偏执的定义,以及造成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就要进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寻找它的具体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打破固化的回应方式?


我给出的方案是:反向奖励+刻意联系。


因为我们已经搞清楚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所以很快的找到了一刀致命的解决方案。


你看,我们不愿意自主思考的原因是:当你不去思考时,可以获得“认知放松”的奖励。多次的循环奖励,让你的回应方式变得固化、自动化。只要遇到问题,就自动化的放弃自主思考。


那么,我们只用反着来就好。


当你再次遇到问题,并想要自动化放弃思考时,立刻警惕起来:“不对!我又要犯错了!”


立马停下手中的一切,问自己一句:“我是不是可以动脑子想一想?我是不是可以把杂乱的思绪写到纸上?”


当你完成这一切之后,立马给自己一份奖励。


当然,思考本身就会给你带来成就感。除了这份奖励之外,你也可以给自己其他的奖励,这需要去自己设计。


你看,我们的解决思路其实是:觉知——提问——行动——奖励。


详细的解释一下:


觉知,就是要学会动用理性,随时警惕自己的行为。


提问,就是把理性扩大化,通过一个问题,把自己的自动化反应打压下去。


行动,就是把理性付诸实践,挑战旧习惯。


奖励,就是给新习惯奠基,让新习惯逐渐占据你的身体。


那么接下来,就是不断地进行刻意联系,让它形成心理表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如风的子叶先生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对自己每个第一想法的产生,保持警惕和怀疑

如风的子叶先生

偏执的本质是放弃自主思考,这和拖延症一样是一种习惯。问题转化成如何改掉旧习惯,养成新习惯。通过思维监控明白自己对信号的反应机制,改变反应机制这一步骤需要意志力。担心意志力不够的朋友可以把你的任务拆分成需要意志力小的任务,不要硬刚,因为意志力和肌肉一样是有限度的。比如仅仅先养成一个对自己放弃思考警惕的小习惯。养成习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奖励机制,做到小目标后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是很重要的。

1803420newe

警惕自动化反应 跳出舒适圈让你的大脑思考起来 反向奖励加可以练习

冬天的傻瓜

就是找回自我思考的能力 觉知—提问—行动—奖励 反向奖励+刻意练习

猜你喜欢
Headroom Vol.1

Headroom物理上直译是「净空高度」。从精神层面解释则令人联想到「心灵的高度」。「Headroom世界音乐系列」,是电子音乐结合传统藏传佛教唱诵,以物理净空...

by:星火映画

Vol.生活解药

生活不止眼前的狗切~还有诗和远方的甜Yeah!:每周,用最轻松的方式,带你一起发现生活的小妙招。不一样的观点,带你走出迷岸。只为给有缘相遇的你,送上最真挚的心...

by:夕夕德

BEAUZWORLD, Vol.1

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混轮时期,由极具天赋的BEAUZ兄弟创作的BEAUZWORLD,Vol.1将会带您踏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友谊,以及家庭之旅。以"#STAY...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