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2-天柱茶》

2023-12-29 09:01:5811:42 1602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天柱茶:泡香我的故乡

一杯碧绿的清茶,似乎酽酽地就泡香了我整个的故乡。站在故乡那片云蒸霞蔚的土地上,我望故乡那一块块绿色葱葱的茶林,朦朦胧胧地便幻化成无数翻飞的茶的叶片。浓绿得化不开的故乡茶啊……

 

故乡有茶,也就有浸润着斑斑茶渍、呈现在发黄线装书里的茶史。那缕缕清香总这样罩着故乡的秀山丽水。故乡有一座雄奇灵秀,云气弥漫的天柱山,茶就叫做天柱茶。唐代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上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遒,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安徽通志稿·物产考》里更有天柱茶辉煌的册封:“茶以皖山(天柱山)茶为佳产,皖峰高矗云表,晓雾布漫,淑气钟之,故其气味不待熏焙,自然馥馨,而悬崖绝壁间,有不种自生者,尤为难得,谷雨采贮,不减龙团雀舌也。”……

 

还是唐朝。故乡盛产两种茶叶,一种叫皖山茶,曾泡酥了官宦富豪的楼台亭榭。一种叫苦丁茶,有叶有刺,叶大而圆,在深山岩壑间天然生长,无子无种,味苦性凉,可以入药,山民们自摘自饮……《玉泉子》上还有天柱茶的一件趣事:昔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谓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献之数十斤,李不受退还。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角投之,德裕阅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因视其肉,已化为水,众服其广识。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有人将赴舒州(治所今潜山市区)担任刺史,临行前,时任宰相李德裕再三吩咐,到了任地就帮助弄一点天柱茶。“角”是古代的一种量器,“三”是虚数,三角数量并不算多。这位刺史到任后立即献上天柱茶,谁知竟然有几十斤,李德裕没有接受,退还了。第二年,此人将调离舒州,于是用心搜求,获得数角天柱茶再次献上。这一次,李德裕不仅愉快地收下,还夸奖天柱茶可以解酒化肉。他命令手下人在银盒里装进肥肉,煮了一碗天柱茶汤浇进去,然后用盖子密封起来。第二天,打开银盒子一看,惊奇地发现肉已经化成了水,众人纷纷对李德裕的广见博识佩服得五体投地。县志上记载这茶每斤值四十钱,而当时的大宗茶只值十钱一斤,足可见天柱茶的珍贵了。

李德裕“婉拒香茗”的故事,留给后人很多启示:对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宰辅来说,莫说几十斤天柱茶,纵车载斗量亦不为过。

 

    面对自己心爱之物能做到“不受退还”,可见他既能坚守清廉底线,将私人之间的礼尚往来与权力寻租造成的迎来送往严格加以区分,又能对下属官员真心爱护,引导他们过好小节关,小节不守,大节难保。“鱼为香饵才咬线,鼠为香油跌缸边”,

唐代著名诗人薛能曾写诗赞美:“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黄杨。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东方朔为汉武帝上天偷蟠桃

 

故乡有茶,当然更有手执紫砂壶、附庸风雅的茶客。一批骚人墨客含着碧绿的清香,娓娓茶道就随那须髯飘飘自口中飘曳而出。晨暮如鸟聚茶林,相互品茗,敬茶论诗,一个个夫子自道。依然唐朝,秦韬玉还写过《寄谢天柱茶》诗:“天柱香芽露香发,倚云便酌泉声煮。” 宋代癸酉年,苏东坡在舒州会合旧友同游灵仙观,旧友用光明泉煮茶,俩人同饮大醉;另一位大文人黄庭坚寓住舒州,在石牛古洞旁的“涪翁亭”,总贪用山谷流泉的水煮茶,直喝得诗情大发:“持节接九城,乐此水一钟。……金瓯煮山腴,茗碗不暇攻。”清代罗庄在《潜山古风》诗中更是激动了:“一杯之泉无所酿,山茶风味犹堪夸。”

 

故乡有好茶,还有好泉,最是深谙茶道了。他们用那紫砂壶,眯眼瞅去,就用沸水荡尽,取茶少许放进壶内。先是倒进三分之一不到的沸水,约摸过上两分钟,才揭开壶盖,那时只见壶内叶水交融,芽发汁出,于是摇头晃脑谓之曰:“海底捞月!”又将壶内倒满沸水,立即就见水涤青翠,色绿味香,一缕青气冲壶而出,再乐陶陶叫一声“龙王巡宫”,然后轻啜一口,满口生香,如甘霖润心,灵台空明恍若出世;虚目凝视,壶内旗杆横陈,雾气里龙腾虎跃,疏朗悦目,便胸中澎湃,诗情画意、书道琴韵横溢而出……

 

故乡茶就这样从唐宋元明清一壶壶泡来。那拂不去的清香丝丝荡涤着这里的山水,千年碧绿,万古飘香。故乡现在的天柱茶色翠毫显,挺直似剑,青花香久,鲜爽醇厚而回甜。碧绿清澈的茶水,叶底嫩绿匀整明亮,曰之:剑毫、弦月。茶叶飘香的时节,故乡到处可闻那袅袅清香,随处可见那片片碧翠。有一日,捧一杯亲切的故乡茶,我立在墙上的地图前,恍惚就觉得那根茎分明的大陆架,优优雅雅旋落在清水间,就如一片偌大的茶的叶片。香酽酽的茶中国啊!有一杯我故乡千年碧绿的天柱茶……(/徐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再生缘_xy

🐌🐛🐍🦀🦗

愿不枉此生的佳鑫

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猜你喜欢
答司马谏议书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

by:老裴背古文

谢菀清 孟之尧

我是大庆朝最骁勇善战的军师。大将军孟之尧将我女扮男装的秘密揭露后,我沦为了大庆朝军营里最下贱的玩物。我死那天,京城十里红妆。而孟之尧身穿大红锦袍,迎娶他的心上人...

by:小言Azi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

by:小巧小玲

冰心-寄小读者(更新中,感谢)

《寄小读者》出版于1923年,作者冰心,主要记述了她在海外的日常,夹叙夹议,写意抒情,情真意切。特别是身处异域思母念亲之情尤其让我动容,想我在海外数十年,想念...

by:Danuta塔塔老师

行走笔记(原创)

读书是两个灵魂的坦诚对话,行走是与物质世界的直接交流。它们都是学习积累长见识的过程,都是对内心的滋养和修炼。

by:柳色淡如秋

谢孟媛英语60集语法初级完美篇

今天想强烈给大家推荐一本超级好的英文语法书:谢孟媛英语初级语法零基础入门,无论你是想要陪孩子同步提高英文的家长,还是想要在碎片时间巩固提升自己薄弱英文基础,这...

by:陌若安声

孟晚舟:感谢我的祖国和人民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在获释讲话中,孟晚舟说:“我想感谢我的祖国,还有我...

by:海霞煦时

情寄

长篇第二本。清和润夏《情寄》。小小鹿和大老虎。http://qingherunxia.lofter.com/

by:玫瑰和狐狸

声音主播

735938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