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阳:温阳,扶阳,通阳

2019-04-30 19:09:2907:51 4171
声音简介
养阳:温阳、扶阳、通阳

温阳重在祛寒,扶阳意在补虚,通阳则以化浊。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视阳气,祛邪固然要紧,复阳才是康复的关键。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要养阳。阳虚的人当重视养阳扶阳,晨起喝姜糖水,平时少吃寒凉食物;而相火偏旺的人吃些寒凉性的水果反而更健康。

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 斡旋全身。” 元阴不充肝阴,肝气升发过度,则头晕目眩,中风暴厥;肝气虚,升发无力,寒疝囊缩、筋缩弛缓、阳事不能。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黄帝内经》如此诠释了睡子午觉对调养阴阳的重要性。

阳气不足不通则成瘤、结石、增生。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则体内浊毒都能顺利排出;若阳气已虚,气化功能异常,即会产生病理代谢产物,郁滞于体内,即是疾病。

中医治大病,重在扶正,次在祛邪,因为扶正才能救命,祛邪才能治病。若是为了治病,反而去消耗阳气,则是在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检查发现有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肝血管瘤、腰椎增生等病。所有的增生、囊肿、肌瘤、肿块等皆属阴浊凝滞,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阳气不能宣通。因此说,治病的关键是扶阳通阳,让阳气健旺,则浊毒痰饮水湿等阴性代谢产物自能排出体外,而不至于凝聚滞塞为患。阳气一通,则诸症皆可霍然而解。

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不通,即变成囊肿、增生、肿块等阴性病理产物,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囊肿等。其正确治法是扶阳以化气,通阳以排浊。

如何通阳呢?或用麻黄、细辛、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温热性的中药,或用针灸,特别是艾灸,能养阳、壮阳、扶阳、通阳,最善化阴浊。再者,平时生活中需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可使阳气不损,有利于康复。

阴盛阳虚的人容易生病,且多是三阴病证。一方面阳气内虚而升发无力;另一方面阴寒、痰饮、湿浊等既蒙蔽又伤损阳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体质持续下降。

大病久病初愈时,虽然病症消失,但脏腑尚且脆弱,气血有所不足,此时可用艾灸调理。一般情况下可取大椎、陶道(大椎穴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穴)二穴,能扶督脉阳气,增强全身抵抗力;足三里能开胃进食,兼可补益中焦,增强气血生化之源。以上三穴可针可灸,都有效果。尚需注意调节饮食,避免风寒,起居有常,节制性欲,则正气渐可恢复。

多晒晒太阳:
晒头顶:补阳气。
晒后背:调气血。
晒腿脚:祛寒气。
晒手心:促睡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林子_rmf

老师讲得真好

张医生 回复 @林子_rmf

谢谢您的鼓励

1369503xqdm

老师你好,补阳有那些穴位吗?敲打,艾灸有用吗?

张医生 回复 @1369503xqdm

肾腧穴和关元穴艾灸温补肾阳个肾阴;脾俞穴艾灸温补脾阳;心俞穴和膻中穴艾灸温补心阳不足;中脘穴和足三里艾灸温补胃液和祛除胃寒;肝腧穴和太冲穴加期门穴艾灸疏肝理气也可以调理肝阴不足

张医生 回复 @1369503xqdm

有用,可以试试

1369503xqdm 回复 @1369503xqdm

谢谢顿森老师,在百忙之中还回复我,感恩,感恩!

1588675nojn

老师,我的阳气不足,怕风怕冷,脾胃功能差,脚底板痛。我不想吃药,应该怎样调理呢?

猜你喜欢
扶阳讲记

扶阳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末。扶阳的思想基础是阳主阴从,对于这个基础著名中医学者刘力红教授曾经做过长期的思考,并且把它...

by:听友308765554

扶阳论坛

中医火神派名家华山论剑

by:悦读中医

扶阳讲记

扶阳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这个思想几乎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始末。为什么要重阳呢?因为这是生命之所需,社会之所需。《素问•生气通天论》云:“...

by:悦读中医

扶阳讲记

这个音频节目是我第一次制作的。由于经验不足,背景音乐声音太大,干扰了大家倾听,我在这里给大家道个歉。接下来我会先把1~6这些背景音乐太响的节目换掉。谢谢大家的建...

by:杏林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