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我们的一生到底是在得到中失去…
还是在失去中得到…

1339633rlre

全新的角度,受益匪浅!谢谢老师的大爱!

回复@1339633rlre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听友185405335

黄帝内经可不可以列入中学课程

致柔2021 回复 @Eurekavd4567

数理化都教的那么烂,还教黄帝内经?哈哈,别折磨孩子们了.....现在时代和过去不一样了,资讯那么发达,只要你想学,网上都能找到资料,哪里像我们过去,学个什么太难了,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

泷垣新野 回复 @泷垣新野

因为他们只知道要这样说,而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说,他们做的时候以为这就是他们说的那样的做法,就是在失去中得到还是在得到中失去的问题……现在很多疾病都是病因不明,或者说医生知道病因,但是不知道怎么治,这主要原因是割裂了疾病和人生理的关系,把人当作一部机器来看了,这样是没办法治未病的,只能解决解决以前的问题。现在医学以西医为主,有问题就切除,或者动刀;对比一下很多人会养植物,就应该明白这浅显的道理,植物生病了,长坏叶子了,你把以为单单把坏的剪掉就有用了吗,不给植物更换环境,改变土壤,或者浇的水,植物就能长好吗?究其根源为什么现在医学只会切除,是因为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说现代医学发展还很浅

泷垣新野 回复 @听友185405335

有一句话很重要:如果不知道病好了要怎么办,病是不会好的。这和人生的道理太像了,如果不知道人的一生该怎么活,那可能就是那种有些人二十多岁就死了,到七十岁才埋。学医更多的是学习人文思想,很多病不完全是身体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心病,纠结于小事,眼界不够开阔。我小时候就是老师讲的那种学生,为了学业,什么都放弃了,后来发现只学会了专业技能,连人文关怀和做人的道理都丢了,你说是因为现在教育的原因吗,学校老师因为要不要让家长回家给孩子改作业都能成为社会问题,你想让这样的老师给孩子讲如何成为人仿佛不太可能,更多的,还应该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注重孩子的发展,我父母也知道一句话,叫先成人,再成才,但这只是一句空话

宋秋红_nu

关于失去和得到,讲的太有哲理了!

听友229551047 回复 @1359152rdpw

这位道友所言极是,深得我心

雷爷111 回复 @宋秋红_nu

人生失去什么?

再回首寻道 回复 @宋秋红_nu

黄帝与老孑不是同时代的人,道法千萬,掌握了一样透彻的量,也是入道,内经以医入道,道德经以理法入道。

听友234019285

不一样的黄帝内经,文化远远超越专业,在吸收文化的同时,似乎明白了好多道理,内心深处更加平静。养生与其说是医病,不如说是医心,把心医好了,病也就没有了!

杨艳芳_lf 回复 @静照滤尘

说的特别好,身心合一,身体和心灵在一个平衡点,把握这个度。

静照滤尘 回复 @听友234019285

您这个说法也有问题哦,至少说明您的情欲很容易被煽动,包括很多听众。心和身是分不开的,身体是心灵的载体,所以古人对于这个有很明确的表述“修身养性”!

听友256977504 回复 @听友234019285

说的太多了

FennelF

我们世间法的习惯是我们得到了什么,以及关注我们还没有得到什么。那你没有得到的那部分是你失去的么,未必。比如,我们用尽一生去最求财富、名誉、尊严、体面、精神、价值、舒服,但是你有没有关注过在追求这一切的同时你失去了什么。你失去的那部分东西是你本该得到的还是本不该失去的。当你搞清楚了这件事情,你就会知道人生为什么有那么多失意、失望、失落、失败、失利、失衡、失足、失常。总结一下,今天讨论的内容更多是让大家能有自我反观的思考,不管是有关文化、教育甚至是自己失去什么的问题。看似这些问题你从来没想过和面对过,但可以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关乎生命的大问题。

狂声色 回复 @FennelF

学会每日三省吾心

小溪的情书 回复 @FennelF

有你真好,思路清晰了

听友507898578

老师大智慧,机缘到了才能遇见优秀的老师,才能接受这么高纬度的教育,今天的课,是要追求得到,还是守住别失去,许多人追了一生到头却一无所有,用心想想自己到底现在每天在干什么?种好每个因,静静的享受那个果,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