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里的中国故事

2023-11-04 20:48:2215:05 8443
所属专辑:环球人物
声音简介

中国人对美食的钟爱程度,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美食自然不可少。过年期间,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蕴含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习俗也大有不同。按照各地的传统,人们过年的饮食习俗也是大相径庭的。饺子、年糕、春卷、糍粑、面条,各色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各类春节美食,不仅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更承载着我们对阖家团圆、国泰民安的喜悦。

尤其是作为除夕压轴的年夜饭,更要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食材。除夕当天,还要花大半个下午各种蒸、煮、煎、炸、炒,最后华灯初上时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才能趁热上桌。一家才能围坐在满桌菜肴前,一边看春晚,一边把酒言欢。

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什么?

以前的年夜饭与现在相比,不仅菜色丰富讲究寓意,而且注重传统规矩。

1、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

2、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

3、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除夕家宴,几道菜都有讲究!

旧时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

陕西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安徽南部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 道菜。

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

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菜色各地尽不相同!

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新年第一餐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

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线,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这些都是过去的老传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地方已经抛弃这些旧礼俗,换成新潮的做法。其实年夜饭吃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那份在一起吃的喜悦。

对中国人而言,吃团圆饭是春节的标配。老话有云,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年夜饭自古以来就很盛行,除夕这一天,几乎家家都是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

天南海北的年夜饭各有不同,舌尖上的年味也是诸味纷呈,但相同的是那份舌尖上的回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品尝到的不是口味的寡淡,而是对家的味觉记忆。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团圆饭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民俗,如今的年夜饭,不再是为了吃一顿,更是为了让天各一方的亲人团聚,让父母儿女团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过年吃的美食也截然不同。正因如此,也造就了这色彩斑斓的美食世界。

各地美食太多,旧时传统也多,只能选取部分做介绍,有说的不对或者有想补充的。

一座城空了,一座城满了。空的是异乡,满的是故乡。

家里的老人早早计算着孩子的归期,精心准备好年夜饭,希望用最丰盛的食物,

唤醒孩子对家乡的味觉记忆。

年夜饭,是岁末年初的终点和起点。年夜饭,不管味道如何,都承载着满满的乡情。还在远方的人们,饭已备好,欢迎回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在下小闲

安徽一品锅,没听说一锅品,

猜你喜欢
中国人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什么?——“我是哈尔滨的,她是成都的,2018年2月15日,将迎来我们恋爱的第1078天,我将第一次带她回家和爸妈吃团圆饭。”——“妈,今年春节年...

by:配音员李立宏

老外眼里的上海年夜饭

一群生活在上海的老外他们关注时事,热爱上海,拥抱中国文化他们对中国的春节、美食有怎样的体验?来听听他们说一说…

by:喜马政在听

国画里的中国故事

【故事简介】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精选三十篇适合4-9岁孩子阅读的小故事,汇集成册。古老的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其中的成语、典故和寓言短语虽然只...

by:萌伢童书

园林里的中国故事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最大有形载体,而园林就是人类对向往的美好生活的最大载体!中国古典园林,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崇尚自然;运用叠山理水等手法,将建筑、园艺、...

by:北京老戴_明式家具

午夜饭店丨精品多人有声剧

【内容简介】我开了一家饭店,只能半夜开门,而且有诸多规矩,我现在怀疑,我店里的客人都不是人......【购买须知】1、本作品为付费有声书,前70集为免费试听,购...

by:午后的曼陀铃

诗词里的中国故事【宋】

那些光照千古的诗词名篇背后,其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曾产生过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佳话,了解这些,可以更立体、多方位的理解与感悟诗词美的内涵。从大宋开国皇...

by:有声的彩云

听小蔓姐姐讲:故事里的中国节

28节主题式探秘课,一站式开启节日文化之旅从孩子的视角,按时间顺序选取14个传统节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节日大脉络。多元素,多角度讲解节日,拓展孩子视野融...

by:狮小宝故事

吃好夜饭嘎讪胡—上海方言热点杂谈

Hello,你好,我是佳林,一个日常沪语不离口的小姐姐,喜欢用上海话,带着你,一起去用沪语和大家分享当今社会热点,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沪语的魅力,进而感受上海海派文...

by:佳林小姐姐

中国四大名著里的小故事

本专辑里有经过国家优秀教材编辑的老师特别针对小学生学习了解我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经典小故事,每一部书大约有20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本主播是一个有两个小宝贝的宝妈,希...

by:秦岭之巅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