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五代 越窑秘色瓷莲花净水碗:传说中的秘色瓷到底是什么?

2023-09-19 21:13:3623:03 29万
声音简介


国宝100,件件精彩!

058五代 虎丘秘色莲花碗 

开篇

过去有句老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说的都是在过去,比如民国、晚清甚至更早的时候。


以前没有人专门出去旅游,都是借出差、做买卖、或者做官的时候顺道去看一看。王勃诗里就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宦游就是到各地去做官,做官的时候捎带脚看看山逛逛水,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各种景点。根本没有人像现在似的,什么都不干,专门跑到一地儿去旅游,玩几天高高兴兴再回来。


王勃画像


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两个地方,过去人们都认为很美,不光是因为那里景美,还因为有媒介的传播。到杭州必须得去西湖,西湖有十景,自古就有名。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在诗词里都描写过,你比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所以这西湖就越传越远,所有人都想跑西湖那儿去看看。


杭州西湖


去苏州看什么呢?看园林,苏州园林四海闻名。拙政园、留园、网师园… …网师园算是苏州园林如今保存得最好的了。什么是“网师”呢?网师就是渔夫,渔夫撒网捕鱼嘛。网师园就是表明主人向往一种远离喧嚣、淡泊山水的生活状态。


民国时期,张大千和他二哥张善孖就曾经在苏州的网师园里借住过一段时间。张善孖这名,正确发音应该叫张善孖(zī),但行里人没这么念的,都叫张善孖(zǐ)。所以你念对了就是念错了,念错了就是念对了。


张大千张善孖兄弟和虎儿


张善孖在民国时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画老虎,自号“虎痴”、“虎髯”,他特别喜欢老虎,就在网师园里真的养了只老虎。张善孖给这老虎取名叫“虎儿”,把老虎当儿子了。每天观察它的习性、姿态和细节,这对于他后来画虎起到很大的帮助。后来这虎儿死了,张大千就特意给它题了个墓铭,上面写着“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



除了网师园里养老虎,苏州还有一个地方与虎有关,这地儿叫什么呢?叫虎丘山。这故事可就远了,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完之后,有一只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苏东坡就曾经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所以到苏州除了园林可看,“虎丘”也是必须得去的。


虎丘塔的前世今生 

我们绕了一大圈说到虎丘,是因为今天咱要说的这国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在去虎丘,标志建筑远远就能看见,那是一座八角七层的楼阁式砖塔。这塔原名“云岩寺塔”,是云岩寺的一部分,后来寺庙被毁,老百姓顺口就叫它“虎丘塔”了。


虎丘塔


据现有的文献记载,南朝的时候就开始在虎丘建塔了。后来这塔建了倒,倒了建,建了又倒,来回来去地折腾。中国有名的塔几乎都倒过,这塔为什么总容易倒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它瘦高。


今天咱看到的这虎丘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时已经改朝换代,到了北宋的建隆二年(961年), 前后大概用了三年时间,速度还是挺快的。虽然这塔始建于后周,建成于北宋,不过它跟后周及北宋的中央政府半点关系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先跟大家说说五代时期的历史大背景。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并不是一个具体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前后大概有半个多世纪。907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这就是所谓的“梁、唐、晋、汉、周”。除此以外,还有当时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其它十个政权,分别是马楚、吴越、南吴、前蜀、后蜀、南唐、南平、南汉、北汉、闽。连起来说是“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这十国。所以后世将这一段时间合称为“五代十国”,简称“五代”。



当时,江浙一带是属于吴越国的地盘。吴越国就是刚才说的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唐天祐四年(907年)建立,定都于杭州。强盛时拥有十三州疆域,包括今天浙江省全境、江苏东南、上海和福建东北部一带,占的全是好地方。但是好景不长,吴越国一共就有三代五王,享国七十二年,不到一个世纪。但在五代十国中,这已经算寿命长的了。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最后一代吴越王钱弘俶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决定“纳土归宋”,打不过干脆也就别打了。将所部十三州悉数献给了宋朝,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华夏一统的历史佳话,被赵匡胤封为邓王,死后谥号忠懿,还算不错。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钱弘俶画像


钱弘俶这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其实他和前面我们讲阿育王塔时提到的钱俶是一个人。过去宗法社会的时候起名都要避讳,不能瞎叫。尤其是皇上如果叫这字了,别人就更不能用了。犯了忌的话,要么删去,要么就换个字。比如,唐太宗叫李世民,所以那时,“观世音菩萨”就得删去个字,改叫“观音菩萨”;康熙叫玄烨,为了避讳,故宫的“玄武门”就得改叫“神武门”。为了尽量避免这个问题,皇帝登基以后一般都要改个新名,找个生僻点的字。比如唐懿宗名叫李漼,宋太宗改叫赵炅,清朝嘉庆皇帝改叫颙琰,名字都比较拗口。


钱弘俶这名儿,就犯了宋太祖他爹的名讳。宋太祖叫赵匡胤,他爹叫赵弘殷,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登基当皇上后,也追谥他爹为武昭皇帝,庙号宣祖。所以钱弘俶归宋之后要避讳,他就把中间这“弘”字去掉,改叫钱俶了。


钱俶这人非常信佛,据《佛祖统纪》记载“钱弘俶天性信佛”。所以后世提到他的时候,大都跟他信佛这事儿有关。钱俶在位时,在吴越国境内建造了很多佛塔。比如大名鼎鼎的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以及今天咱们说的这个虎丘塔,都是他那会儿下令修建的。建这么多佛塔,就是希望佛祖能保佑他国祚永昌。

六和塔


这虎丘塔的外观看着是个八角形仿楼阁样的建筑,里边是套筒式结构,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里外上下相互之间都是通连着的。中间有一个十字通道,跟外面四周的回廊沟通。


虎丘塔一共有七级,高47.7米,全部是用砖砌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说的就是这种塔。它是典型的唐宋时期汉传佛塔的样式,与元代、清代流行的喇嘛塔完全不同。比如北京白塔寺的大白塔,还有北海的白塔,都是喇嘛塔,外观呈覆钵状,塔里面都是实心的,根本上不去。


北京白塔寺大白塔


中国的比萨斜塔

虎丘塔最吸引人们去看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这塔是歪的。从明代起,虎丘塔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足有2.34米,塔身最大倾斜了3.98度。所以,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但这事儿有点冤。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建造于1174年,咱这虎丘塔比它早两百多年,论资排辈也应该管比萨斜塔叫“意大利的虎丘斜塔”才对。这俩塔以斜度论都差不多,但没辙,谁让咱这虎丘塔没人家那斜塔名气大呢。斜塔的名气怎么来的呢?据说1589年,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不同重量的两个球体自由落下,它们同时着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观点,从而闻名全世界。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虽然叫塔,它还真不是个塔,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大教堂的钟楼,压根跟咱说的佛塔就不是一回事。“塔”是指专门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佛教建筑。比萨斜塔是翻译时借鉴了塔的高耸的意思,事实上跟佛塔没任何关系。


这虎丘塔建的时候并不歪,比萨斜塔也不歪,都是后来地基出了毛病才歪的。虎丘塔大概是从明代才开始倾斜,几百年来,倾斜得越来越严重,如果不修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建国后,为了保护古塔,苏州市政府开始派专家研究,准备给虎丘塔加固。


千年美器,重见天日

1957的一天,几个维修的工人正在塔的第二层,像往常一样往裂缝中浇灌水泥浆。就在这时,发生了奇怪的事。无论往里边灌多少泥浆都灌不满,像个无底洞似的。几个工人就打算揭开几块砖,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拆开一看,发现水泥浆顺着这缝隙,都灌到一个秘密的夹层里去了。里边的夹层很狭窄,工人中有胆儿大的,就往里钻,在第二层塔心发现一个砖砌的暗穴。里头有什么呢?有经箱、经卷、佛像等一些文物。爬到第三层、第四层塔心,也都发现了暗穴,里边同样放置了很多东西。


这事情很快被报告给了文物部门,经过考古专家们的仔细清理,虎丘塔出土了一大批文物,这些文物大都与佛教相关,应该是当年信众的供奉之物。有石函、经卷、佛造像、舍利塔、檀木雕三连佛龛等等,其中,发现最珍贵的就是一件越窑秘色莲花净水碗。


名称:越窑秘色瓷莲花净水碗

数据: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简介:是苏州博物馆三件国宝级文物之一。整个器物造型规整,结构巧妙,碗身及外壁都饰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整个造型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高雅出尘。器物通体施以青釉,晶莹润洁。


这件净水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盏托高足外撇,是典型的模仿金属器的造型。盏托正中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圆孔,功能众说纷纭,推测应该是为了方便排水用的。这净水碗里总得添水,添水添大发了,水就溢出来了。溢出来后,水就顺着这个眼儿流出去了。瓷器怕磕碰,沾水以后特别滑,来回倒水很危险,所以工匠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方法。但金属的就不怕,所以你看到金属做的这类净水碗托上就没有孔。


盏托里面还刻有俩字——“项记”,这也非常罕见。XX记,XX记,这都是商标。瓷器上有商标意识都比较晚,几乎是到了宋代,尤其南宋才开始有这个意识。你看到比较多的有什么呢?比如景德镇窑里的“郑家盒子记”、“段家盒子记”等等。唐、五代时期虽然也有,比如瓷枕里的“杜家花枕”、“裴家花枕”,但这个“项记”款还是第一次见。


真相大白:秘色瓷的千古之谜

这件净水碗是1957年发现的,当时并没有被定为秘色瓷,只是当作越窑青瓷认定。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真正的秘色瓷长什么样,只是听说过。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中是这样说的:“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所以大家都有个基本认知,知道秘色瓷是越窑烧的,但具体是什么颜色呢?谁也说不好,因为越窑的釉色实在太丰富了,沾青就算。这事儿困扰了人们好几百年,至少宋代以后就没人准确知道什么是“秘色”了。这个迷一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后才得以解决。


法门寺地宫除了出土了一大批珍宝以外,最主要的还出土了一块“物帐碑”,这碑上把当年放进地宫的东西名称及数量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其中有一句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考古发掘完一数,不多不少,正好有七个碗、六个盘,与物账碑上记录得一模一样。这十三件器物,在这块物帐碑里被准确记为“秘色瓷”,实物与名称对应,由此秘色瓷的谜团才被解开,人们终于知道了敢情这秘色瓷原来就是这色儿。这秘色瓷的颜色还真不好用语言来形容,说绿不绿,说黄不黄,说灰不灰,说蓝也不蓝,你说这是什么色儿呢?这就叫秘色!


红色框线部分为物帐碑中关于秘色瓷的记载


过去有人说这秘色就是蜂蜜的颜色,字写错了,才写成神秘的“秘”了,这都是后来以讹传讹。今天看他这说法,还真有点意思。法门寺出土的那秘色瓷,多少有点蜂蜜的颜色。但今天在文献上都没有发现例证,历史上写的都是秘密的“秘”。除此以外,像这种对秘色瓷的解释还有很多种,但都没有一个定论。不过,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法门寺的考古,让我们清晰地知道了秘色瓷到底长什么样。


关于秘色瓷,首先可以肯定它就是越窑的产品。烧造的时间大概就是晚唐到五代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越窑釉色都带有一种灰绿色,后期越来越变成了更加取悦于人的翠青色。秘色瓷正好处于这个转变的节点上,间获了两头的表达。其实,秘色瓷不仅是颜色上的漂亮,还有它那种独特的质感。


 1995年,在上海召开了“国际秘色瓷研讨会”,各地的秘色瓷精品云集上海。虎丘塔发现的这只净水碗,经过和法门寺出土的那批秘色瓷比对后,被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是秘色瓷中的稀有珍品,成为了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会儿,距离它的发现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年。时间虽然长了点,但好在最终还是给它验明了正身,给了它一个名分。


马爷说

中国陶瓷历史上有很多谜,这些迷呢,短则疑惑几百年,长则疑惑持续上千年都没有机会去解开。秘色瓷是我们这一代人三十多年前彻底解开的一道陶瓷的历史迷题。对于喜欢陶瓷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天大的幸事!除了秘色瓷以外,陶瓷史里还有几道大谜题,第一个就是柴窑之谜,到底何为柴窑?第二个就是哥窑之谜,到底是何时何地所烧?


秘色瓷幸亏有了法门寺出土的这个物账碑,因为它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才让我们今天能够有机会,把虎丘发现的这件越窑莲花净水碗定成秘色瓷,成为国之重宝。


国宝情未了,下集听分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花花8045

今年夏日有幸亲临苏州博物馆看到这个秘色莲花水碗喜欢听马老师的国宝100。经常反复收听,受益匪浅。感谢马老师的播讲。

听友214096481

好好好,我喜欢😊

啖忘1切

千山万水一人跋涉,暮雪千山只影独行

听友399491624

【yj2】可能是最后一次吃虢国夫人羊肉汤了。 记忆里是文化路有家虢国夫人的店,气派豪华,菜品丰盛。 xp哥带我穿过人流,走过玲琅满目的冷菜柜台,点了两份羊肉汤、一份鸡冠子、还有些七七八八的不记得了。xp哥说,每次他回郑州,都是要吃一碗虢国的羊汤的。 后来换成我,很少有机会再到文化路,但是每次路过郑州东站都会喝一碗羊肉汤,有时是慌里慌张打包、有时从容在店里吃完。 但是羊肉汤的滋味,越来越寡淡了,甚至羊杂的味道也不再是记忆里的味道。 可能是游子的味觉已经被新的城市味道给占领了,家乡的味道逐渐远去,心里的执念也慢慢淡了。

1550001hnhgmmmmmmmmm

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呈现,苏州博物馆久负盛名,贝律铭的设计也让博物馆有了新的生命力。参观的话要提前在预约,还有丰富精美的文创周边。

A蒙圈 回复 @1550001hnhgmmmmmmmmm

?!我也…

传奇枪王 回复 @1550001hnhgmmmmmmmmm

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也是不同地域文化的呈现,苏州博物馆久负盛名,贝律铭的设计也让博物馆有了新的生命力。参观的话要提前在预约,还有丰富精美的文创周边。

猜你喜欢
五代秘史

史论:子丑乾坤判,惟寅人所生。圣君开至治,贤相在新民。三王惟尚德,五帝尽施仁。唐虞民物阜,汤武放诛民。春秋因鲁史,孔子道难行。德衰征伐尚,风漓治乱循。图王人罕见...

by:虹雨书库

五代十国—风岭说五代

国破家亡兵戈兴八方风雨起纷争乱世纵有英雄梦一枕黄粱终是...

by:杨风岭

五代梦

极目远处那朦胧迷离的青山,近处是那悠悠不绝的流水,流水青山相辉映。还有旁边那郁郁葱葱的竹海,风吹叶海千重浪。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丽,那样凄迷的让人感觉身似画...

by:彩色琦琦_晓月剧社

五代残唐

本书主要演秩了唐末黄巢起义到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这段动荡时期的兴衰历史,展现了唐末和五代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末天下大乱,梁、唐、晋、汉、周相继产生,...

by:白日临辰

五代十国风云集:五代篇

以历史题材写成文学的作品,是通过史学家文字表述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撰述的本质的美,本专辑是通俗易懂的历史读本或故事新编...

by:小宇妈妈6688

话说五代

声明:此书原著版权归原著相关个人或组织所有,本有声读书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牟利。听众若感兴趣,请购买正版图书!维护版权,维护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也是...

by:英明神武安心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