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4/南怀瑾解读楞严经

2023-08-03 16:03:1418:44 1.4万
声音简介
你看看一个人的相,有些模糊相,你这个相不得了,龙形虎步。我以前也给人家看过,后来一想我说你不要骂人了,不要看。你先生怎么不看?我说我是个人啊,不是动物啊。龙是同蛇一样是凉血动物啊,老虎跟狗俩一样,我说一个人走路象龙行扭起来走的啊,虎步,那两个腿拖不动的,多难看一个相呢!我说你不要骂人,我才不信这一套。

一摸你骨头,你这个前途无量。我说为什么?猴骨。我说去你的,什么猴骨猫骨狗骨,对不对?所以你要懂。他这个摸骨相为什么讲猴骨狗骨?老实讲有些人骨骼是不同,这个你要研究过解剖学,研究过医学,硬有不同。这个骨骼不同,就是骨不同。所以道家的话,此身无有神仙骨,学仙学佛要那个骨骼,比你相还难。骨骼是第一,所以娘胎里头第一个怀胎是变骨。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你碰到神仙你不需要跪下来求道,你不是那块料,没有用。道法你学了也不会成功的,那骨骼硬有不同。

你看到骂人啊,龙行虎步啊,猴子骨头啊,什么狗骨头啊,那硬有道理。

我常常说我过去有很多朋友,有几个当权派,有两个朋友不讲名字了,过去在大陆上,某人当省主席,我经常笑他,因为是朋友。别人对他是恭敬得很,主席啊,总司令,立正。我们电话拿起,哎,猴子啊。好朋友嘛,他就是猴相,他讲话,碰到重大的时候他就来了,重大问题来了很难解决,他眼睛一瞪,这个问题(师学猴相)很难办。那个猴相就出来了,平常你看不出来,他就是猴骨,这很有道理。你说这个人考虑问题脸上这样摸一把,那是什么?那是科学啊,因为脑神经啊想一个严重的问题迟钝了,这么一摸,脑神经受了刺激里头动起来了,脑的细胞刺激活动了。所以有时候想问题:这个怎么办?这个摸摸脸同这里有关系的,都是科学。那多了,我要骗你们还很多了,这些都属于术数里头的,所以术数就包括很多了,三教九流太多了。

“摄卫自居”,这句话很难懂,摄卫自居是真的。

譬如刚刚有位同学来找我,吃饭的时候,难得来找,他是没有事不来找我。他有个朋友是做某单位主官,某单位主官也很重要,这个单位也很重要。我一看他有事,看到朋友很多他讲不出来。吃了饭,我说你有事没有?有,我要谈几分钟。反正我的时间都很忙的,很可怜,我说好,什么事?他说某某人做了某单位主官出毛病啊。我说为什么?犯了法?没有啊。他说他那个办公室挂的东西,挂的枪,还有挂的东西自己会动起来,而且开一部汽车出去啊,他说开到一个旷野里头,这是今天的事,前面什么都没有,忽然这个汽车砰停掉了,再一看汽车前面玻璃上一滩血,哪里来的呀?我说他信吗?他不信也信了,好多怪异事啊。他说叫我来赶快问问老师。我说是有东西,世界上是有这些奇怪的事,那么告诉他如此如彼的话,如此如彼的话,那就是不可思议了,就是免谈了,中间也就是那么摸一下的道理。这个就是这要用方法,摄卫自居,术数的东西就要术数来对付它,是有的东西,但是不要迷信,邪不胜正。

我说你这位朋友啊,正气不够。我说我这一生啊,经常向危险的地方走,说哪里有鬼哪里有妖怪,我偏要去,去了以后坐在那里都没有事,我很想看一看,到了,它偏没有了,人家偏要看到了。所以我们在峨眉山上还有位同学,听到那里有狐狸,隔壁一个人给它搞得一塌糊涂。他老兄三期肺病到山上养病的,他听到有狐狸,他就拿个香点,他说你找我好了,我反正三期肺病了。但是烧了两、三个月香啊,狐狸都不来找他,你看,所以这个东西啊。

这是什么理由?拿科学来讲呢,是精神科学。精神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定义就很难下,什么叫精神作用?你心理作用,心理是个什么东西?心理究竟是电子啊?核子啊?心理究竟是物质还是非物质啊?这个问题都很难下定论,这属于名言,逻辑问题。可是世界上中国、外国啊,都有许多摄卫自居。

我看到加拿大有一家的报告,在科学杂志上看到,加拿大一个神父,神父是天主教法师啊和尚啊,他的家里就有鬼,那个桌子自动会转起来,摆的东西自动跳动,两夫妻睡在床上,把床抬起来转。这个神父也没办法了,最后只好找那个巫术的来捉鬼,神父也没的神了。这一类东西啊,是术数的人,有些摄卫自居,摄卫就是坐在那里、住在那里,这个手这么画一个符咒啊,这么搞一下,或者有许多科学的摆一点某一样东西,这个地方就没事了,很怪的。懂了物理的人,也可以把这层迷信的东西破除掉,用物理作用就可以,用药也可以去了它,也可以去掉它。

所以中国人叫你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点雄黄酒啊,门口挂个菖蒲啊,放个鞭炮,对不对?看起来很迷信,放鞭炮是赶鬼。是不是真的呢?真的,鞭炮是硫磺做的,硫磺杀菌的,端午节湿度高,细菌特别多,所以鞭炮噼哩叭啦一放,艾草一烧杀菌了嘛,那些鬼就没有了,菖蒲也杀菌的。当然象我这个咳嗽鬼呀就很难管了{听录注:南老师讲课时,有多次咳嗽},非要吃药。吃药就是摄卫自居保护自己。

有些人爱术数的,我们普通讲啊这些叫做旁门左道,旁门左道在印度,除了佛教以外,最大的旁门左道叫婆罗门教,现在叫做印度教,那比佛教还早。婆罗门教演变象密宗,中国的道家,旁门左道象白莲教等等,他是一个系统来的。以前有人问白莲教的东西真不真的?真的,他们拿个纸啊,这么一剪,叠一个鸟,那个咒子一念那个鸟就能飞,当然现在没有人,那是科学进步了。你说真不真呢?绝对真不是假,那么归根结底它这个是什么作用呢?人的精神作用,精神就有那么大的功能。

所以我经常说这些东西啊,我也都玩过,到我手里都没有用,因为精神不同意,不相信它。学是学会了,不相信它,你叫我看《楞严经》我就相信了,它有道理。他那些东西告诉你没有道理,他教你念个咒子,呵,西方来个高大人,头戴高高帽,身穿什么白白袍。哎呀,我的妈呀,这些东西不灵光啊,这我心里就不相信了。乡下没有知识的人他很信啊,他用起来就灵,我们自己认为知识分子就不灵。原因因为你心里有怀疑,因为知识分子他相信的是有理的东西,它这个有理的同没有道理的,这两个极点都能够使人精神统一起来。所以宗教也好,哲学也好,科学也好,这三样东西到了极点,心物是一元的,这个学理就很难研究了,这就说人对自己的生命功能信心不够。

所以观世音菩萨在这一条在讲,我都简单的,还给诸位讲起来那么多空话,实际上他这个三十二应里头包含内容太多了。他说有人如果爱数术,数术两个字,千万注意,倒转来就是术数,摄卫自居,摄就是统一精神保卫自己,就是我们普通讲的有法术。那么他说我就在他前面现外道之身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你看看这就是佛法佛教,你们注意哟,研究这个看到佛教的精神了,佛教,所以我常说他不是个宗教,真正的佛法它一切宗教都在它包含以内,你要求什么,都是什么。但是我们学佛的人,常常有许多人,我说你呀,最好去信一个宗教。他就问老师啊,你叫我信佛教?我说我脸上挂的佛教的招牌啊?他说那倒没有。我说我的意思你去信一个宗教,随便你爱信什么,只要你精神有个寄托就对了,不然你精神没有寄托是很痛苦的,你信个萝卜教都可以。再不然象我一样信一个睡觉最好了,你只要信了就对了,这就是精神寄托的问题。你看了观世音法门,他说你爱什么,宗教就是个教育,教育就是诱导法,他使你满足你的愿望,最后领导你走入一个正道,他决不反对其他的宗教,说婆罗门教那是外道,他说有人要研究这个,我就现这个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下面,这都是人道里头啊。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上面讲了半天在家人的事,现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winnieTW

正气撑天地。。。

听友286385377

🙏🏻🙏🏻🙏🏻

1898357udyf

主播有播金刚经和六祖坛经吗

夏韵菩提 回复 @1898357udyf

你好,可以去听,找到主页信息

1898357udyf 回复 @1898357udyf

主播未找到

听友294661879

顶礼佛,顶礼观世音菩萨,顶礼南师,感恩夏韵菩提主播。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南怀瑾|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图书】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作者】南怀瑾著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图书定价】74元【ISBN】978-7-309-09448-0/C.261...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

by:学成名医

南怀瑾|南怀瑾讲述维摩诘经

【图书】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上下册)【作者】南怀瑾著述【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图书定价】80元【ISBN】978-7-309-13625-8/B.659、9...

by: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经典大合集|悟道|南怀瑾

南怀瑾大师贯通佛、道、儒三学,又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从思想基础来看,南大师似乎偏于儒学,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融入社会生活,并有所贡献,有所影响。虽以80...

by:天卷博文

南怀瑾讲述系列-南怀瑾谈心兵难防

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二零一二年九月去世,南先生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美国、欧洲...

by:长安集品牌创始人

南怀瑾说佛|南怀瑾经典佛学作品大合集

本专辑精选了南怀瑾先生讲佛学的六本代表作:《金刚经说什么》《禅话》《人生的起点和终站》《定慧初修》《瑜伽师地论》《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南先生本身对于佛法有着多年...

by:南怀瑾大学堂

南怀瑾语录

南怀瑾老师,智慧的导师,慈悲的父亲。本专辑摘录南老师语录。文章来源:《南怀瑾老师著作》儒家01、论语别裁02、孟子旁通03、原本大学微言04、话...

by:普賢長生

先生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于苏州太湖大学堂安详的与世长辞,享年95岁。时任国务院总理***发来唁电,对南怀瑾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人物》...

by:普賢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