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汉书(三十六)——汉代大儒董仲舒(上)

2023-07-08 21:16:2210:04 8万
声音简介

        汉武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广川大董故庄村,这个地方在衡水东南,邻近齐鲁,北靠燕赵,西界三晋。虽说出生于一个村里,但董仲舒的家世可不算农民,而是出生于家有大批藏书的大地主阶级家庭。

 他幼年好学,长大后因博学而闻名当地,在他30岁时,成为了一名教书先生,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自己的知识及理解。不过董仲舒其人也是个妙人,与那些不苟言笑的教书先生不同,他上课的时候会在课堂上挂上一幅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而且他还不见得会亲自授课,经常会叫他的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相传授,故此,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但是不能掩盖的是,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侯王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吏。随着他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再加之他的学生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日趋加大,董仲舒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

        身为博士的董仲舒,并没有入朝为官,不过他开始经常走出家门,设坛教授,因为课讲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到后来,他的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传弟子甚至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没见过他的面。据说他当时一门心思在教学和研究上,甚至三年都没回家看一下。虽然董仲舒之前挂幔授课的方式在当时比较另类,但是他的行为举止,却都遵循礼节,没有什么越矩的地方,很是受人尊敬,很多读书人都尊他为师。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武帝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对董仲舒在对策中的表现非常欣赏,于是将他派到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是一介武夫,为人粗暴、蛮横,但因为董仲舒在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对董仲舒非常尊重。董仲舒在出任江都国的国相期间,在他的治理下,江都国以《公羊》为指导,通过推究自然灾异阴阳运行错误的原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求雨方式,据传他采用关闭阳气,释放阴气的方法,使天下雨;又通过关闭阴气,释放阳气的方式,使雨停止,这种方法因为涉及古代阴阳二气的知识,我们单从这两句话来说,并不知道他具体怎么操作的,不过他这样做,却从来都没出现误错,不得不说还是很了不起的。

        而刘非不仅尊重董仲舒,甚至把董仲舒比作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当然,这不仅是对董仲舒其人的认可,最主要的是,他希望董仲舒能象管仲辅助齐桓公一样来辅助自己,以篡夺中央政权。但董仲舒是主张"春秋大一统"的,因此,对于刘非的发问,他借古喻今进行了规劝,指出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即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人。劝谏刘非应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并告诉他孔子的弟子即便是小孩也羞于提到五霸,因为五霸是先行欺诈后行仁义,只是耍手段而已,不足以被真正有道义的人提及。暗示刘非不要称霸。

        就这样,董仲舒在江都当了10年国相,到汉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结果奏章还没上,正巧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江都王相却被罢免,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而是干起了老本行,从事教学活动,又教了十年的《公羊春秋》。

        到了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公孙弘又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端的国相。这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刘端对他还比较尊重。虽说如此,但是刘瑞的凶名在外,让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时间长了遭到不测,遂于四年后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正式结束了他的仕禄生涯。

        不过他辞去了官职,但朝廷有大事,还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请教,董仲舒都有很明确的看法。后来,张汤把询问董仲舒的部分材料,整理为《春秋决狱》一书。董仲舒虽然养病在家,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甚至在临终之前,还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铁官营的政策。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前104年),董仲舒于家中病卒,葬于西汉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为了表彰其对汉王朝的贡献,特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好了,大家基本了解了董仲舒其人以后,我们明天接着给大家讲讲董仲舒的具体思想及影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AturboLi六六

片头的哈怎么不见了 我我好喜欢的

北海置业顾问

我也听到了,以为啥情况呢?吓我一跳

北海置业顾问

咋听来听去都没有东方朔的篇章呢

高上然_0b

去你奶奶的吧 不临古帖就能学好书法

阿三eri

哈哈哈哈哈哈嗝,这个弹舌,可爱

猜你喜欢
汉书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百闻不如一见。——《汉书》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by:Donald_Paul

汉书

内容简介:《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

by:善意流传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包...

by:弘化社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by:故磊溪边

漢書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

by:楊恒懿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zhuan),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昭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

by:简说经典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介绍了我国古代军事计谋的精华,是一本著名的兵家谋略书,有些计策几乎家喻户晓。

by:宝文_经典美文朗读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之计

by:饭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