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维清 朗诵:佳佳_1p0 2019-05-27

2022-04-27 11:21:0400:30 69
所属专辑:诗经悦君兮
声音简介
原文: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译文:多么清明又是多么荣光,
因为文王有着征伐良方。
自从开始出师祭天,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真是我周王朝大吉大祥。

《周颂·维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歌。此诗是周成王歌颂周文王之德的。而文王之德,就是正确地描述出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从而破除了殷商朝的“宿命论”。从文王始,祭祀的权力也从商纣王转到诸侯君主手里,人们再也不必只是在商王祭祀时参与配祭。人们能够自己举行祭祀仪式,表明了人们渴望自由的思想,渴望自己能够自由地向上天祈福。这在使用宗主神严密统治的古代是一件极大的事情。全诗一章,共五句,篇幅短小而意旨深远。
这是《诗经》中最简短的篇章之一,文句虽简单,但在《周颂》中地位却较重要:它是歌颂文王武功的祭祀乐舞的歌辞,通过模仿(所谓“象”)其外在的征战姿态来表现其内在的武烈精神。按《雅》、《颂》之诗,称扬文王多以文德,赞美其武功,那就显得意义非同一般了。
诗首句感叹当时天下清平光明,无败乱秽浊之政,次句道出这一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文王有征伐的良法。据《尚书大传》等记载,文王七年五伐,击破或消灭了邘、密须、畎夷、耆、崇,翦除了商纣的枝党,为武王克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沿用文王之法而得天下,推本溯源,自然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下面第三句“肇禋”,郑笺解为:“文王受命,始祭天而枝伐也。”“枝伐”,即讨伐纣的枝党(如崇国)以削弱其势力。郑说有《尚书中候》、《春秋繁露》等书证,“肇禋”即始创出师祭天之典,自确凿无疑。《大雅·皇矣》叙文王伐崇,有“是类是祃”之句,“类”是出师前祭天,“祃”是在出征之地祭天,与此篇的“肇禋”也是一回事,可以彼此互证。最后两句,“迄用有成”直承“肇禋”,表明“文王造此征伐之法,至今用之而有成功”(郑笺);又以“用”字带出用文王之法,暗应“文王之典”。“维周之祯”则与第一句“维清缉熙”首尾呼应,用虚字“维”引出赞叹感慨之辞,再次强调“征伐之法,乃周家得天下之吉祥”(同上)。作者这样的文字处理,未必是刻意为之,而在结构上自有回环吞吐的天然妙趣。戴震《诗经补注》谓其“辞弥少而意旨极深远”,对此诗小而巧的结构却有着较大的语义容量深有会心。
这样的一首古诗,因其内容感情距当代读者的生活过于遥远,在接受过程中要产生审美快感,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上文的分析,当能使读者对此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如果此诗的乐舞能够复原,那么,欣赏这一武舞,观看一下打扮成周文王之师的舞蹈家表演攻战之状,感受一下其武烈精神,应是一大艺术享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巜周颂》~长篇史诗

中国人的先祖是从青藏高原走下来的,披着兽皮、牵着獒犬、擎(king2琼)着猎鹰、说着“外国话”,这一路雪线都在上移,海平面都在下降,气候都在变暖。*中国人的先祖...

by:瑞丽伊人AA

诗文佳作朗诵朗读

这是一个免费收听、旨在交流的专辑。好听的嗓音很多,传神的诵读很少。朗读朗诵是表达——表达诗文内涵的韵味,而不是展示——展示朗读者的声音。本专辑所有诗文的朗...

by:老周_876

仓央佳措情诗朗诵与赏析

收集整理了仓央佳措最具代表性的情诗,配乐朗诵并解析,愿与仓央嘉措诗歌爱好者们分享那些真挚朴实的字句带来的瞬息感动,希望能从某一个角度完善读者对这位诗人认知的缺失...

by:博涵Win

虽有佳肴朗诵读 礼记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

by:老裴背古文

朗诵|朗诵分享

各种经典美文朗诵分享

by:吴桐VO

声音主播

1115132895

简介:喜马认证:A+平台优质主播,喜播教育官方签约助教,攀登计划21期优秀学员。喜欢朗诵的音乐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中级古琴教师。一个喜欢阅读、喜欢旅行、喜欢一切美好事物的女子。左手烟火生活,右手浪漫诗词,带你在古词风韵中切换心境,便可点燃生活豁达气度,体味人生大况味,重拾身边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