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24 | 丁见民:游走在战争边缘:肯尼迪总统与60年代的国际关系

2019-06-07 19:00:0317:42 1.8万
声音简介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正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南开大学的丁见民。前一讲我给你讲述了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即使是到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仍然在推行,甚至把美国带到了战争的危险边缘。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肯尼迪时期的对外战略与60年代的国际关系。


1960年代初期,43岁的约翰·肯尼迪出任美国总统。这位潮气蓬勃的年轻总统,给冷战时期的美国带来了一缕阳光。尤其是他在国内问题上坚持改革,在种族问题上支持民权运动,给美国民众带来了不一样的声音和希望。但是也恰恰就是在肯尼迪时期,美国深陷国际关系的争夺中,甚至游走在战争的边缘。


美国历史上第四位被刺杀的总统


约翰·肯尼迪是肯尼迪家族成员,出生于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父亲是约瑟夫·肯尼迪。约瑟夫·肯尼迪是波士顿的一位富商。他曾在政界出任官职,担任罗斯福总统时期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


老肯尼迪希望,他的儿子能够步入政坛,出人头地,攀登到权力的顶峰,也就是当上美国总统。最初,他对长子小约瑟夫寄予厚望,但是长子在美国空军服役时不幸殉职。于是,出人头地的任务就落在了约翰·肯尼迪的身上。


约翰·肯尼迪确实不负众望,先是成功竞选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后来在1960年又当选美国总统,登上美国政治的顶峰。当然,肯尼迪家族的其他几位成员,也都步入政坛,担任高官。比如罗伯特·肯尼迪出任过参议员,也是约翰·肯尼迪政府的司法部长。最年轻的爱德华·肯尼迪也曾长期担任国会参议员。


肯尼迪信奉天主教,而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天主教徒当选总统。因此,全国知名的民主党人,几乎都不赞成肯尼迪的提名。但是,肯尼迪寄希望于基层民众。他在参加竞选时充满信心地说:“在过去的三年零四个月里,我访问了联邦的每个州,并和各界的民主党人交谈过。”肯尼迪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第一轮投票中,就赢得了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肯尼迪在接受提名的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新边疆”的口号:“不论我们是否是在寻求‘新边疆’,“新边疆”已是既成事实”,“未知的科学和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无知和偏见的孤立地带,尚无答案的贫困与过剩课题”都是美国所必需面对“新边疆”,新挑战。


肯尼迪于196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对国际事务给予了极大关注。他呼吁美国民众承担起更多的义务,做出更大的牺牲。肯尼迪的就职演说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第一次就职演说被并称为20世纪最令人难忘的两次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共计1355个单词的演说成为激励型语言和呼吁公民义务的典范之作。


在演说中,他呼吁美国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反对专制、贫困、疾病和战争,他在演说中提到的:“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一下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成为了美国总统历次就职演说中最脍炙人口的名言之一。


美国民众挑选了富有活力的年轻总统肯尼迪,是为了应对美国所面临的危机和问题,这些危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美国举国震惊。著名科学家爱德华·特勒说,美国输掉了一场“比珍珠港更大和更重要的战役”。不少人对战后美国左右世界事务的信心开始动摇。另外U-2飞机被苏联击落,艾森豪威尔取消访日之行、美苏裁军谈判破裂、美国与古巴关系迅速恶化等,也都加深了美国民众的忧虑。


其次,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和物价上升,黄金外流严重。这一切也促使民众开始担忧经济问题,并对当时执政的艾森豪威尔的共和党政府感到不满。


最后,战后黑人权利问题,日益引发全国的关注。为了争取选票,肯尼迪在被佐治亚监禁的小马丁·路德·金博士表示慰问。他还通过其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从中周旋,保释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社会活动家,以《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闻名世界


肯尼迪在竞选总统时候提出的新边疆口号,包括“未知的科学领域和空间领域”。而美国对太空的争夺晚了苏联一步,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太空飞行。


为了与苏联展开空间领域的争夺,肯尼迪要求副总统约翰逊负责制定和实施赶超苏联的太空计划。随后,肯尼迪宣布实施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预计耗资200亿美元。


1961年,美国土星1号火箭实验成功,为登月计划奠定了基础。次年,美国宇航员乘坐水星六号环绕地球飞行三周。此后,从肯尼迪到约翰逊,再到尼克松总统,美国一直专注于太空航行和登月计划。


到1969年7月,美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征服月球的首次太空飞行。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爱德文·奥尔德林和迈克尔·柯林斯完成了这次登月旅行。阿姆斯特朗在跨出登陆仓,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他当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阿波罗计划,美国成功登月


美国登月计划的成功,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漫长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也一个庞大的科研计划,它不仅对于美国在和苏联的太空较量中扳回一城,还大大强化了美国对科技事业的投资和管理。美国联邦在60年代用于宇航事业的投资高达400亿美元,先后有上万家企业、120多所高校、42万人参加了这一空间计划。


外交问题是新边疆施政纲领的重点。在肯尼迪的就职演说里,几乎通篇都是以华丽的辞藻撰写的对外政策宣言。他在演说中宣称:“我们准备付出任何代价,挑起任何重担,应对任何困难,支持任何朋友,反对任何敌人,以确保自由的存在和胜利。”他在第一篇国情咨文中还提出:“在总统的盾形纹章上,美国之鹰的右爪抓着橄榄枝,左爪则抓着一束箭。我们准备对两者都给予同样的重视。”


肯尼迪的对外战略是在修改艾森豪威尔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的。艾森豪威尔在外交上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主要依靠的是核威慑力量。这种战略思想遭到众多批评。


肯尼迪当时曾指出:“我们已经把自己赶到一个死胡同,在那里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么毁灭世界,要么低头屈服。”因此,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提出美国的战略目标扩大为“制止所有的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有限战争,无论是核战争还是常规战争,无论是大战争还是小战争。”这就是所谓灵活反应战略。


肯尼迪强调增强常规力量,明确提出美国准备提出打两个半战争,即同时在欧洲和亚洲打两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其他地区还能对付小规模战争。当然,肯尼迪并没有放弃核武器,而且还不断增加核武器的数量。


虽然信心满满,但在第三世界肯尼迪却遭遇了严峻挑战。当时美国已经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美国在越南南部扶植的政权却正在动摇。越南劳动党发起了解放南部的斗争。在美国政府看来,越南成为美国面临的“最糟糕的问题”。


为了支持南越政权,美国政府在1961-63年加强对越南扶持政府的援助。肯尼迪不断增加对越南的军事顾问人数,从3000多人增加到了9000多人,后来又增加到16000多人。而且,美国的军事人员,也已经直接参加了越南南北双方的军事行动。此时,美国已经开始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疲于应对。这里关于越南战争的内容我先不细说,还会在后面的内容中提及。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美苏冲突由于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不断升级。直到导弹危机后双方关系才有明显缓和。


1961年初,苏联主动向美国提出,苏联与民主德国签订条约,退出东德。作为交换,西方国家也撤出柏林,使得柏林变成一个自由市。于是,柏林问题成为美苏谈判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后,美国和苏联就柏林问题、核试验等问题举行过具体磋商,但是并未能达成一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态度强硬。他表示,如果西方国家不能就德国问题与苏联达成一致,苏联将单独与东德签订和约,并威胁美国使用武力。肯尼迪不接受这种最后通牒。


于是在当年8月,苏联控制的民主德国采取紧急措施,构筑柏林墙,切断东西柏林之间的交通。肯尼迪立即派遣副总统约翰逊访问西柏林,并派遣军队开进西柏林。尽管美国军队进驻柏林没有遇到阻力,但是西方国家对此也束手无策,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直到苏共二十大召开,柏林危机才宣告结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柏林问题上陷入对峙,游走于战争的边缘。

次年,另外一场更为严重的危机再次降临。当年8月,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建立对空导弹发射场。这使得美国当局极为震惊。苏联导弹在古巴的出现,不仅对美国集中在南部地区的战略空军构成严重威胁,使得美国对付苏联的导弹预警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2-3分钟。而且,苏联在美国战略后院部署武器,威胁美国本土安全,在政治上也是对美国的沉重打击。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之间出战争边缘


肯尼迪总统面对来自苏联的严重威胁,紧急召开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会议,协商对策。在做出必要的军事部署后,10月21日晚,他突然向全国民众发表演说,宣布苏联将进攻性核武器运到古巴,而美国将对运进古巴的导弹实行海上隔离,从古巴发射的任何导弹都将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进攻,美国有权对苏联进行全面的报复性反击。肯尼迪对苏联发出了战争的警告。双方剑拔弩张,都不知道对方的底牌到底在哪里,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苏联对美国的战争警告措手不及,赫鲁晓夫被迫致信肯尼迪,表示愿意做出让步。随后,苏联停止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把进攻性武器运回苏联,并在联合国开始举行谈判。历时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才最终宣告结束。


这次导弹危机所带来的紧张局势,使得双方都认识到美苏对抗的严重性,促使两国暂时走向缓和。赫鲁晓夫本来想利用导弹威慑美国,进行军事冒险。但是苏联在古巴的失败,使得他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军事上的优势地位。而肯尼迪也对美国的安全表示担心。


他认为,苏联之所以愿意做出让步,是因为导弹危机发生于美国常规力量占据优势的地区,而苏联国家安全与古巴没有关系,再者苏联在世界舆论面前没有找到自圆其说的理由。如果没有上述几个因素,苏联是否会做出让步,就很难预料了。双方都不愿再次冒险,开始有限度地放弃直接对抗的策略,转而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我们现在看来,肯尼迪政府执政期间的外交政策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外交问题上,他在越南支持南部政权对抗共产主义政权,在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中更是游走于战争的边缘,稍有不慎美苏两国都可能陷入战争的直接冲突中。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美苏领导人发现了其中的危险性,都开始有限地接触,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避免直接的对抗和冲突。


好了,这一讲我给你讲述了肯尼迪的全球战略以及美苏对抗所导致的古巴导弹危机。除此之外,肯尼迪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在国内问题诸如民权运动、社会改革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遗憾的是,1963年肯尼迪遇刺,他的很多国内政策都没有来得及实施。随后继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则继承了肯尼迪的国内政策,开创了一个“伟大社会”。下一讲我将会给你讲述林登·约翰逊的国内政策及其影响。


我是南开大学的丁见民,我在喜马拉雅等你,感谢你的收听。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93859zcqu

美国史一般,对明知史实吱吱唔唔,语焉不详。可能不是老师责任。

苍茫的哈瑞斯

完全不谈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核导弹引起了苏联在古巴的反制

家有袋鼠

不错不错

猜你喜欢
美国-伍丁维尔红酒之乡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全年电话暂无简介您好,游客朋友,距离西雅图市中心仅一箭之遥的伍丁维尔红酒之乡,也是您不可错过的浪漫之地。它是华盛顿当地历史最悠久的...

by:恋景旅行APP

美国简史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TheUnitedStatesofAmerica),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by:百家姓讲坛李晓东

美国简史

第一章发现与定居新大陆第二章独立与建国第三章渐趋形成的身份认同第四章杰克逊时代第五章奴隶制的争议、脱离联邦及内战...

by:亦湄

美国简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便是读这个国家的历史。学美语、去美国旅游一定要了解美国历史,了解美国简史对...

by:信道子

美国简史

房龙的《美国简史》一书,共分53章,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大陆上百年风云变幻的波澜壮阔史。这本书是房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自1927年出版后仅...

by:恬恬播

美国简史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从发现新大陆前的欧洲社会背景讲起,而介绍了殖民地美洲的情况,以及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

by:金石海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