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赐死的弘时,在历史中究竟怎么死的?第二期 阿哥之死

2019-07-07 20:00:0605:34 207
所属专辑:胡同老马铲点史
声音简介

雍正二、三年间,弘时被交与廉亲王允禩为养子,而此时正是雍正围剿“八王党”的前夕。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正月,廉亲王允禩被撤去黄带并从玉牒上除名,已为前者养子的弘时也在次月做了同样处理。
当年九月,允禩死于禁所。一年后,已被赶出皇族的弘时也同样离世,死因不明。
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是,在一百三十余万字的雍正朝实录上,弘时及其死亡竟然不着一字,仿佛这个皇子根本就不存在,甚至连名字都不曾出现过一次。


直到乾隆继位后,其在上谕中才稍稍透露了一点儿信息:“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
这段上谕被录入乾隆朝实录,但除此外,清廷官修史书对此事再无任何新的信息,之后的《清史稿》,也以极简约的笔法对弘时做了如下记载:“弘时,世宗第三子,早死,无嗣。”“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这无非是乾隆上谕的重复而已。


作为雍正的年长之子,弘时在官方记载上竟消失得如此彻底,不免让后人多有猜疑。
正因如此,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即编排了“雍正杀子”的情节,说弘时为争夺储位而派人刺杀弘历,阴谋被发现后,雍正下令将其赐死。
临死前,弘时一再哀求,但雍正坚不松口,说:“为了给弘历留下一个安定的基业,朕不能留你!”


事实上,“雍正杀子”情节并非空穴来风,民国清史专家孟森先生即认为:“弘时长大,且已有子,忽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夫‘年少放纵,行事不谨’,语颇浑沦,何至处死,并削宗籍?”“世遂颇疑中有他故”。


无独有偶,历史学者、爱新觉罗宗室后人金承艺也认为,弘时“不是被诛戮,就是被世宗赐令自尽”,而且死亡时间就在八月初六获罪除宗的这一天。


对此观点,清史专家杨珍提出了有力的质疑,其依据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发现的雍正朝奏折,当时庄亲王允禄等奉命将四年二月十八日发布的雍正上谕查明
曰:“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根据乾隆的意思,庄亲王允禄等提出的办理意见是:“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即八阿哥允禩)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
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笃念兄弟之谊,欲仍收入谱牒,于情理允宜。
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与宗人府办理可也。
谨奏请旨。”乾隆接奏后批示:依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免费|被女帝赐死的我召唤历史名将|N次元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造反文,召唤历史人物,主角性格乱臣贼子】穿越帝国皇朝,镇守万里长城十年,...

by:塔读de电子书

开局被太后赐死之重生我要当皇后|重生宫斗|免费多播

这一世,她要为自己而活!一步步成为皇后苏琪玉本是后宫中一个普通的妃子,却在这后宫争斗中被她人诬陷算计,成了替死鬼,最终被太后赐死。苏琪玉死后心中仍有执念,...

by:坤鸿不是弘

杨贵妃(被皇帝抢占的儿媳从独宠到赐死的凄美故事)

本专辑为AI播讲,《杨贵妃》主要人事发展,大致上与当时时事相吻合,正确处超过了现存的正式史书。写作小说,原无如此的必要,而作者所以如此做,希望开创历史小说的另一...

by:叶唱秋歌

开局女帝赐死|十万龙骑绕长安|免费!精品多人小说

陆渊穿越到异界,成为一介无权无势王爷,开局便遭女帝赐死!幸好!陆渊直接觉醒造反系统!虎痴许诸,召唤!十万龙骑军,召唤!影卫,召唤!……当陆渊兵临长安时,女帝悔之...

by:ET学长

时空历史

人类历史也有几十万年了,其中不知道多少的文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们有很多遗迹和传说仍然存留在世界上。有的遗迹至今依然很神秘,人类至今没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by:醉山恋

时刻历史君

这里有你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各种大事小情,欢迎各位听友的关注,每周三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by:大眼妹书屋

时空历史2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

by:醉山恋

时空历史3

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者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以及推理方式无法解释的自然、天文、历史等现象或事件。世界未解之谜按其类型主要分为神秘宝藏之谜、...

by:醉山恋

历史问题与问题历史(正在重录)

这本书名有4层含义:第一,把历史上长期被忽略,各种记载,又语焉不详的真相告诉读者。第二,把被遮蔽的历史真相,或全貌或细节原原本本的如实再现。第三,把歪曲或颠覆的...

by:老陳年舊事

【历史】在北大听到的24节历史课

好东西就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没有机会去北大学习,但我们可以跟着北大泰斗们读历史!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荣辱当然还可以增长智慧,本书中的历史观点来自于北...

by:在听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