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逍遥游第一1.9

2023-05-29 04:05:1119:28 3.1万
声音简介

《庄子》原文: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第六种人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这是第六种人,这个了不起了。道家讲列子是庄子的老师,但是也另有不同的说法,不管孔子也好,老子也好,管你孙子、老子,庄子一概把他们包括在这种人之内了。历史上讲列子御风而行,自己会飞起来,成仙了,到达了地仙之分。

神仙分五等,大罗金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地仙就是不要走路,可以在地球上飞。所以列子是会飞的,也像大鹏鸟一样,不过没有大鹏鸟飞那么高。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字三点水,不能读成冷气机的“”。“”字是雨点,多加一点读作“”。这个泠是什么?人在高空里飞,像画上飞的天女,因为有功夫不怕冷,风吹来凉快。其实也不是凉快,是冷气机刚刚打开时那个感觉,开久了就是冷!刚刚打开时“泠泠然”很舒服。杭州有个“西泠印社”,就是这个“”。如果不懂读成西冷,老一辈子就胡子一摸,看看你这个年轻人,就讲,这个家伙肚子里头没有墨水,就那么骂了。现在无所谓,冷也好,泠也好,反正这个字是形容词。

列子在空中飞,那个空中的泠风吹到他,泠然,好舒服!“善也”就是好舒服。在空中飞多久呢?飞了十五天,旬就是十天,一旬加五天就是半个月。如果我们写文章,说飞了半个月就完了嘛!但是这样说一点意思都没有。庄子的文章把它变成诗境了,偏不那么写,而写成“旬有五日”,这不是别扭吗?十天又加五日,分明是半个月;这就叫文艺,文字加上写作的技巧,懂了吧!所以你们懂了这个,应该就会写文章了。列子飞呀飞!“旬有五日而后反”,他飞了半个月又飞回来。这个味道多好!人修到这个地仙之分,也活得蛮有趣味了。

庄子又说:“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你们一般人,天天要吃素啊!拜拜求福啊!上帝保佑我啊!菩萨保佑我啊!天天求福报,你求得到这个境界吗?你总求不到飞起来吧!你不相信,去拜一万年看看,看能不能拜得你会飞起来。但是庄子下面结论来了:会飞,这没有什么了不起。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所谓飞得起来,不过是不要走路!但是还需要靠另外的东西。没有风你飞不起来,没有空气你飞不起来,同鸟一样,同滑翔机一样,没有风就有问题了。所以,他说列子啊!虽然“免乎行”,免掉了走路,但是还是要飞,还要一个东西帮忙你,要风来帮忙,要空气来帮忙。这就是道家、佛家所讲的小乘境界;虽然看起来好像得道了,修到了神通具足会飞了,仍是小乘境界,不是大乘,没有什么了不起。小乘境界被庄子看到了,马上把你拉下来,他说你有什么了不起啊!这还是有条件的。

有些人说,打坐能够空得了,才有这样的境界,如果你空不了呢?坐在那里五心烦躁而已。普通讲盘腿打坐是五心朝天,两个手底心,两个脚底心,加上一个心都朝天。实际上,你空不了的时候是五心烦躁。所以说,这个没有什么,这第六种人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现在第七种人来了。

第七种人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吓!这一种人没有见过!不过满地都是。他说这种人是什么?他走的是大乘,乘的什么?天地的正气。这个气字是我们加上的啊!庄子没有讲这个气字。

乘天地之正”,什么是天地之正呢?照禅宗话说,那就要参了,什么叫正?我们坐着也很正啊!并不歪啊!我们也算乘天地之正吗?这个正是什么东西?勉强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叫浩然之气,那算是天地之正气。他说这一类人也不要飞,也不去作怪,普普通通乘这个天地的正气。“而御六气之辩”,这六种气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国医学的说法,风、寒、热、湿、燥、火。像我们台湾这个天气,常常叫同学们小心啊!顶着太阳回来,或有些人鼻子敏感,容易感冒的(夏天的感冒是热伤风),要戴口罩,骑摩托车的,都要小心!

另一种说法与《易经》的十二辟卦有关。一年十二个月,六个月阴、六个月阳,是由乾、坤两卦变化的。一年十二个月,五天是一候,三个候是一气,六个候是一节,所以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节气变化都不同,影响我们的生命。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受这个空气、大地、天地的环境影响。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所以人有生、老、病、死。如果有一种修养的人,懂得了修行,可以达到一种不再受物理世界支配的境界,反而能支配物理世界。所以“御六气之辩”,是说可以适应天地间六气的变化,气候什么时候变化,他看得很清楚,这个物理世界起什么变化,他的身心都有准备,因为他有一套修养功夫,不受物理世界的侵害。但是本身首先要养成正气,他说这一类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驾御就是不受物理世界的影响,反而能把握了物理世界,他的生命就有这样伟大!

以游无穷者”,他活在世界上很好玩,一切在游戏三昧中,什么都是好玩的,什么也都是玩,悠哉游哉,那才是真的游了。游什么呢?游到无穷。因为无量无边的空间时间不能控制他,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

彼且恶乎待哉!”人生到达这个样子,这个生命,已经自己升华到这样一个境界,才是绝对超然而独立。“恶乎!待哉!”没有相对的。这等于佛家那个教主释迦牟尼生下来所讲的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绝对的。释迦并不是讲这个普通的“”啊!他讲的是我们生命中那个超然独立的我,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我。

庄子呢?另外一个说法,“恶乎待哉!”绝对不要相对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物质世界宇宙之间,一切都是相对的,人要超越这个宇宙,才是达到了那个真正的绝对。那要怎么样做到呢?下面庄子的文章就要点题了。文章到了这里,我们可以先给他安个名目,就是庄子所讲的大乘境界。

大乘境界是什么道理呢?真俗不二。拿佛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出世,“”是世间,真俗就是所谓的真谛与俗谛。不二是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两样,并不是一,因为有一就有二。怎么样做得到呢?


至人 神人 圣人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三句话是点题啊!那也就是老子所讲真正的无为。不过呢,老子讲原则原理,庄子却建立了真俗不二;就是一个普通凡人升华了,成为一个非凡的人。

庄子在这里提出几个名词,第一个名词是“至人”,至者到也,人达到了;换句话说,达到称为一个人的标准了。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不算人,至少不算至人。人要能达到把握自己的生命,才叫做至人,做人做到了头。“至人无己”,达到至人境界就无我,没有我自己,这个难了,人生到达无我,太不容易。我们坐在这里,谁能做到无我啊?只有睡觉的时候无我,但那是昏头不是无我。还有民权东路关帝庙旁边,那些进去了的朋友,他才无我,可是他死亡了。要活着做到无我才算,这个无我不是理论,而是工夫。什么工夫呢?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样才能做到“至人无己”。

至人还有程度的不同,等于后世道家讲神仙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大罗金仙五种,这种观念也是脱胎于老庄。至人是最高的,另外一种人在中间,是超人、神人。墨子也提到神人这个名称。什么叫“神人无功”呢?好在后世印度佛学过来,我们可以有一个参考了。

佛学讲,一个人修到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叫做无功用地,一切无所用功,那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换句话说,这种神人,上帝也好,菩萨也好,他救世界,救了世界的人类,人类看不到他的功劳,他也不需要人类跪下来祷告,拜拜,感谢他!那是你感谢自己,同他毫无关系。真正到了神、菩萨境界,他是无功的,无功之功是为大功。他像天地一样,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你光明,他不需要你感谢他,所以“神人无功”。这类人,也可以勉强给他一个名称,叫他为圣人。“圣人无名”,叫他圣人是假号、代号,说这个叫圣人,那个叫圣人,像我也是圣人啊!什么圣人啊!算账算下来那个剩余的剩。剩人是多余的人,活着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的剩人,同音不同字。真正的圣人无名,他不需要名。所以世界上圣人、菩萨、神人很多啊!我经常发现社会上很多人,很普通的人,他们做了好事,做了很了不起的事,谁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常看到圣人,那些才是真圣人。

庄子这个地方提出来第七种超人的真正榜样,比那些神仙还要高。但是在哪里呢?他告诉你,在最平凡的当中,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最平凡。所以神仙、神人,了不起的人在哪里找?就在这个现实世界,最平凡的世界中去找。因为“圣人无名”!他是个菩萨,是个神人,绝不会挂一个招牌;如果挂了招牌,那是广告公司的事情,同他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学术思想,人人都知道在春秋战国阶段,都说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例如和庄子先后同时代的孟子,也有一段话,是对所谓圣人和神人之间的说明,几乎是同一个规范。孟子对于这个问题,界定为六个步骤,他说:“可欲之谓善(一),有诸己之谓信(二),充实之谓美(三),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四),大而化之之谓圣(五),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六)”。明白了这个道理,可知中国文化在秦汉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统称为一个“”的内涵。

《逍遥游》这一篇,前面讲过物化、人化、气化,现在正讲到第四个重点,就是神化。关于神化,他提出来三个原则,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圣人无名这个观念上,我们看到老子、庄子学术思想的合流,我们由此也就了解到,老子所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一般粗心的人把这句话随便读了过去,都认为老子是骂圣人。不错,老子是在骂圣人,是骂一般标榜自己是圣人的假圣人。真正的圣人非常平凡,自己也不会承认是圣人;如果觉得自己有道,是个圣人,这已经不是圣人了。所以老子是骂那些假圣人,那些只有标语、口号的圣人,那些圣人是假设的,是没有用的。

现在庄子这一句“圣人无名”,正是对老子思想的说明,圣人无名,更无所谓圣人不圣人。换句话说,最伟大的人是在最平凡里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就是无己、无我、无功。就算已经功盖天下,自己也觉得很平凡;就算道德到达圣人境界,自己仍觉得很平常。下面他举出一个事实,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一件传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鹿_31

《逍遥游》前面讲过物化、人化、气化,关于神化他提出来三个原则“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圣人无名这个观念上老子庄子学术思想合流,一般人把“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随便读了过去认为老子是骂圣人。庄子这一句“圣人无名”正是对老子思想的说明换句话说最伟大的人是在最平凡里头能够做到真正的平凡,就是无己、无我、无功。就算已经功盖天下,自己也觉得很平凡;就算道德到达圣人境界,自己仍觉得很平常。

小鹿_31

至人是最高的在中间是超人神人。墨子也提到神人。佛学讲一个人修到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叫做无功用地,一切无所用功,那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这种神人他像天地一样,像太阳一样,永远给你光明他不需要你感谢他。这类人也可以勉强叫他为圣人。“圣人无名”。同时代的孟子对所谓圣人和神人之间的说明几乎是同一个规范。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明白了这个道理可知中国文化在秦汉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统称为一个“道”的内涵。

明士wu

顶礼南怀谨先生

听友413569803

讲的好,声音好听!

手工卦面

聊圣人,好象任何事都没聊,瞎白活,知道说空的背后的那个空,就沒瞎白胡。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逍遥游侠逍遥游

宏鑫合众国末年,被冤杀的名臣王子瑜之子王嘉遇及其师门兰陵派帮助鲁王惩强除恶、阻挠盖武大帝北上争霸,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王嘉遇的家族仇恨、师门仇怨构成推动故事...

by:牵着猪漫步

逍遥游

内篇逍遥游第一【原文】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by:照至悟

逍遥游

【内容简介】人生在世,逍遥二字。如何逍遥?随心所欲!龙渊自己都不知道,他其实是带着超强武魂魂穿。他一心只修武道、待大成回穿现代世界。本不想太优秀,本不想处处夺人...

by:CV温如言

逍遥游

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交流最美的景点,最实用的旅行妙招,最走心的旅途故事,最稀奇的旅行趣闻,要相信总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旅途!

by:风一先生

鼠豪逍遥游

【内容简介】一粒珠子,让陈浩变成了一个大‘吃货’。别说灵丹妙药了,就连灵石陈浩也是咬两口,直接就吞下去。还有什么煞气、杀气、魔气、天地本源,听起来好玄乎,应该挺...

by:死鱼大大

万世逍遥游

万世逍遥游作者:应念凡尘诸天万界+无敌+无女主他是行走诸天的旅者,他是游历万千的凡客。他是不曾遗忘的过去,他是未能怀想的将来。诸天是他的足迹,万界是他...

by:陈紫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