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法师 - 法华经第6卷 - 清净版

2023-11-29 18:00:5496:23 1645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独钓寒江雪tfc

佛音非此,真佛难闻,佛法平缓,如灭夜静,

法华正道

我舍两臂 必当得佛金色之身

无欲凉尘云 回复 @法华正道

真心可嘉,舍两臂为了当佛,那么当佛为了什么?

法华正道 回复 @法华正道

拔众生出生死泥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法华正道

金受申在《北京风俗曲》中指出: “莲花落和什不闲腔调相同,实有分别, 一个人手敲竹板唱的为莲花落。 几个人分唱、加插科打诨的为什不闲,又名拆唱莲花落,有时,还可以加锣鼓。” 相传,清末慈禧太后经常宣召民间艺人进宫去演唱,有一次莲花落艺人赵星垣(艺名抓髻赵)进宫去演莲花落,慈禧听后太为夸赞,说:“他唱的是文武忠勇孝贤良,颂扬的是国泰民安。”遂赐名叫“太平歌词”。并召成喜、来喜等人到宫里任专职教习,教太监们演唱。传到官外以后,艺人们也沿用了这一名称。 和“道情”一样,民间一直有种种口传心和的曲艺人将《大乘妙法莲华经》的如来一切密钥之臧融于话本,接引行人。

法华正道

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的曲调是从莲花落、民间小调等演变而成的。 表演形式为“干板数唱”,歌唱者手持御子(竹板),用手合拍,击节而歌,击节处为每小节的板,右手间或以手势辅助演唱。形成了舒缓、优美、娓娓道来的表演艺术风格。 张次溪在《人民首都的天桥》 “据该行老辈人云: 太平歌词之名,顺治年间已有之, 故宫岔曲中,已有太平歌词之名称……” 太平歌词后被相声艺人引入“唱”活, 相声在 明地 【露天】演出时, 于正式开演前或演出中加演。 演唱时手持竹板两块,敲打出轻音、重音和连环点作为伴奏,竹板习惯称为“手玉子”。

猜你喜欢
法华经讲记-印广法师

印广法师于佛历二五五四年在扬州文峰寺主讲的法华经讲记第三次修订版,鸠摩罗什译本。

by:李顿源

法华经

《法华经》的核心思想是“开权显时,会三归一”,倡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归一佛乘,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法华经》是南北朝之后,中国佛教走向以大乘佛教为主流的重...

by:谛蓉3396

法华经

正法华经,又称《法华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被视为佛教经典中的珍品之一。该经记载了佛陀在舍卫城灵鹫山讲说的教诲,内容包括了佛陀的教导和教义。

by:不空堂的堂

法华经

一听就悟系列法华经浅解

by:照至悟

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

by:智慧时刻

法华经

唐终南山释道宣述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敦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

by:妍熙芸

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

by:吴永达

印广法师〈楞严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心经)讲经记

印光大师云,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by:法华奥典闻即往生

一起讀·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法華經》善用譬喻、巧說故事、經文流暢,除了專門的佛學名相,乃是優美的文學作品,有散文有詩偈,讀來一點也不枯燥。凡此種種,都是現實生活中非常有用且實用的佛法。

by:晴禹闲人

印广法师〈楞严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心经〉全套讲记

印光大师云,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by:法华奥典闻即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