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张洁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专业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公益传播、儿童口语表达,担任课程《学科入门指导》、《节目主持艺术》、《艺术语言创作》等。编著《青少年播音主持教程》、《朗诵艺术指导》书籍,担任教育部“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课题、北京市教委“公益传媒人才培养构建与实践”课题负责人。

 


(教材以音频为准,文本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扩展和补充)

口腔共鸣: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讲究共鸣调节。掌握共鸣的调节可以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提高声音色彩的表现力。播音主持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共鸣方式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以鼻腔共鸣、头腔共鸣为辅助的声道共鸣。

要取得更好的共鸣,首先要有在话筒前、镜头前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时刻提醒或暗示自己保持积极的、向上的、朝气蓬勃的播讲状态。坐立姿势要精神,不能松懈、疲沓、有气无力,也不能肌肉僵硬、情绪紧张。

播音发声共鸣的特点和训练

  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造,只能从使用方法上去想办法,而人体发音的共鸣腔也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共鸣的调节,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环节。

播音发声有自己的共鸣特点,是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声道是人类发声的共鸣器官,在喉以上有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喉以下的胸腔也起着重要的共鸣作用。

其中口腔共鸣对于言语发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口腔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有声语言,不能发挥口腔共鸣的作用,就不可能使字音圆润动听,而且喉腔、咽腔共鸣以及鼻腔、胸腔共鸣就无从发挥其作用,所以我们说播音发声的共鸣效应,最主要的就是口腔共鸣,其它腔体的共鸣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

  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动听。它是在吐字的过程当中完成的,它不能脱离吐字而单独存在。播音发声对共鸣的要求首先是保证字音清晰条件下的美化,所以也是要以口腔共鸣为主,泛音共鸣适量;其次是声音不失朴实、自然、大方,所以播音发声要灵活地变化各种共鸣的比重,善于运用胸腔共鸣,并且使用微量的鼻腔共鸣。

  播音发声的整体感觉应该是:像一根弹性的声柱,有胸部的支持,垂直向上,到口咽部流动向前,挂在硬腭的前部,透出口外。

通过共鸣的调节控制,可以使声音具有高低、强弱、圆展等等不同的变化,有助于达到感情和声音色彩的统一。但是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调节应该是具有整体观念,也就是说共鸣器官是一个整体,各共鸣腔是根据声带发出的具有各种不同频率的基因而产生共鸣的。

同时声音在各共鸣腔中的扩大和美化,这种作用又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种声音的发出都少不了高、中、低音三种共鸣效应。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多少而已,而要把它们分清,那是不可能的。采用混合统一共鸣发出的声音自然、均匀、流畅,为扩展音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共鸣训练

(一)预热准备

  共鸣训练可在前面互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哼鸣"的训练。具体作风为先闭口发出"嗯--"音,注意闭口发音时,让气息通过软腭后部,进入头腔。这时气息如果流向正确,可发出较为明亮的"嗯-"音的位置。这时,如果能做到"嗯-"音不随嘴巴的开合而出现音色明暗的变化,则位置准确。训练时采用中声区,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提起颧肌。

(二)口腔共鸣

  双唇用喷法,舌尖用弹法,要有意识集中一点发出声音,声音沿上颚直打到硬腭前端送出。注意,此时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

(三)鼻腔共鸣

  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当软腭放松,鼻腔通路打开,口腔某部关闭,声音在鼻腔得到了共鸣。控制要领有三点:深呼吸、稳喉头、高位置。

(四)胸腔共鸣

  用有深度和宽度、厚度的声音训练胸腔共鸣。

 

声音弹性:

声音弹性是指播音员的声音对所播内容蕴含的思想感情变化的适应能力。而能让“声音”变化的外界压力,就是指稿件赋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那么在练习中,声音弹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第一就是对比性:所谓的对比性,就是在整体稿件过程中相对的变化,比如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变化,虚实不同的对比。一篇稿件之中的起伏变化是纯粹的一种对比变化,有的稿件弱一些,有的稿件强一些,只要合理合情,都是美的。第二,是可变性,也可以称之为“声音要素”要多。经验丰富,业务功底强的播音员,配音员,能掌握很多不同的声音特征。比如我们看到的淮秀帮这样的网络配音团,一个人能塑造出很多不同的人物角色。说明有天赋的配音演员能调动共鸣和喉部、口腔的肌肉器官营造出不同的声音状态。声音弹性,让听觉上出现了如同画面般五颜六色的样子。稿件中蕴含的除了文字部分的内容,一览无遗呈现给听众,一种真实真挚的情感就能扑面未来。那训练中,如何得到良好的声音状态呢?首先,依旧需要把情感体验放在第一的位置,这里说的情感体验包括了心理学中的情感和情绪两方面的。情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可以称之为风格,这里包括了作者的风格和播音员二度创作的风格。情绪是指的在短时间内的,引起人体内的器官发生系列变化的因素。人的情感体验,由客观事物而引起,也随着对于人们思维与表达而宣泄出去。对于播音员而言,情感体验是必须成为构成语言表达的重要一环的,而声音弹性是表达这种情感的体验的手段。情感体验大致分为消极的情感和积极的情感,而两方的维度中有有“大情”与“小情”之分,这就是考量情商的部分了。其次,就是气息的变化是感情和声音之间的桥梁。这部分就是涉及到基本功了,气息和声音的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表达:感情运动——气随情动——声随情变这一部分就不详细在这个专题讲啦,然后我要注意的一点是,情绪的表达还和面部喉部的肌肉动作,也就是表情有关。那我们在业务训练的时候,千万记得要借力使力,调动喉部面部表情动作,和气息一起灵活的去呈现出声音的弹性。总而言之,关于声音的弹性,就是一种自如的从情到声的过程,开发声音空间的过程。感情是本源,是第一位的。虽然我们在练习中,一定是以声音形式为主,也千万不能忽略去寻找每一步练习的心理依据。

 

 


森棋

感谢分享,讲的太好了,受益匪浅!

回复@森棋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自在飞花轻似梦_57

张洁教授讲解特别受益,特别实用!

1869389gfcr

老师从基础呼吸到发音,我们受益匪浅。谢谢老师!

潇洒走一回y

老师讲的好棒👍🏻👍🏻

快乐新沙

老师的声音甜美而有力,课讲的通俗易懂,我已经听了很多遍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听_asu

讲的太好了👍👍👍

当前评论用户

16056701

简介:一个热爱有声艺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