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天津桥春望》

2023-08-19 20:18:4533:11 2428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天津桥为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天建筑"之一,始建于隋,废于元代。初为浮桥,后为石桥。隋唐时,天津桥横跨于穿城而过的洛河上,为连接洛河两岸的交通要道,正西是东都苑,苑东洛河北岸有上阳宫。桥正北是皇城和宫城,殿阁巍峨,桥南为里坊区,十分繁华。

天津桥上有四角亭,桥头有酒楼。唐代曾将天津桥地段的洛河分作三股,分设三桥,天津桥居中,其北是黄道桥,其南为星津桥。命名依据的是天文学名词。因此,"灼灼临黄道"是说天枢立于洛河旁黄道桥北,在日色辉映下光彩闪射。

著名的"天津晓月"为洛阳古"八大景"之一。该遗址已经考古发现,在今洛阳桥附近。天津桥畔,万国舟帆,南北两市胡人商旅充肆,抬头北望既是煌煌万象神宫,当年神都之盛,着实难以想象。皇帝后妃、王公贵族、文人墨客等,每至春夏,亦多从游其上。李白的"忆昔洛阳董糟丘, 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的诗句,说明李白曾在桥南董家酒楼饮酒。白居易则有"津桥东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诗思迷"的诗句。李益更有"何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的咏赞。

 

隋唐洛阳城是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的和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了一起,真正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宇文恺果断地改变了中国传统方式左右对称的城市布局,使这座城市别具风韵,把城市的各部分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汉银河,把京城看成天帝的皇居"紫微宫",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桥和宫城的南边正门相连,叫"天津桥",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这儿停、发驶往银河的船:"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天津桥),以法牵牛"。而洛阳的定鼎门大街,连接宫城正门和郭城正南门"定鼎门"的御道,宽110米。"天街"有天子之街的意思,对应于天上的"天街"星座。


为什么叫做天津卫?

清代乾隆初年,从渐江来天津的诗人汪沆,写出描写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词(通俗诗),诗中说:“天津名自长陵赐”。长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乐二年,公元1404)给起的名字。当时不是作为地名,而是作为军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卫。

朱棣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为了巩固朱家的势力,把中国的土地按块分封给他的下一代人,叫做“分藩”,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有他朱家的人“称王称霸”管辖。本来,他怕外姓人起来造朱家的反,夺走朱家的皇帝帝位,没想到朱家亲属内部却起来争权夺势。朱棣当地封在北平(今北京),称为燕王。他在暗中扩充自己的开装,加强自己的势力。朱元璋死的时候,并没有把皇帝位传给儿子这一辈,而把皇帝帝位传给子孙子朱充炆(建文帝)。燕王朱棣野心很大,不满意自己折侄子当皇帝,就想打倒朱充炆自己当皇帝。朱允炆和他的大臣们也有思想准备,看到这些王爷一个个野心很大,就想办法削减他们的兵力和权势,名为“削藩”。燕王棣就带头反对当时的建文帝,用武力造反,自己打起旗号名为“靖难”。

朱棣从北京出兵,曾在直沽顺利地渡过河攻下沧州(直沽是天津的老名字,传说渡河点选在今北大关),然后统领大军攻下南京(明代初年的首都在南京),平定了当时所有的反抗者,燕王朱棣自己当了皇帝。燕王把首都定在现在的北京,北京的故宫就是他逐步建成的。燕王朱棣当了永乐皇帝,想到天津(当时还叫直沽)是一个既通海又通内河的军事要地,就想派他的军队到直沽一边种地一边防守。回忆到自己在直沽顺利渡河,就建立起天津卫。卫是一外警备小区的意思,每卫5600人。“津”是渡口的意思,永乐皇帝认为这里是“天子的津梁”,即皇帝的渡口,通过这个渡口,眼前就是康庄大道。

现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里还收藏一通《修建三官庙碑》,碑文中说“由此济渡沧州”,就是指朱棣这一段经历,也说明天津命名的来由。

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即据此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朝帝王为了享乐,皆频幸东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阳七次。上元年间,他下令于天津桥北,跨洛水兴建上阳宫,雕甍绣闼,金碧辉煌。武则天更改东都为神都。终其一朝,除回长安住过两年外,均在此度过。她营造明堂,扩建宫苑,将上阳宫修葺得更加豪华富丽,作为自己的寝宫。开元年间,玄宗也曾五次来洛阳,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说,洛阳城繁华热闹之际,正是唐帝国全盛之时。安史之乱,洛阳两遭兵燹,破坏严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宝以后,帝王不复东幸,旧日宫苑,遂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荒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全毁古迹[编辑]
  在文化aaa期间,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破坏,[1]建筑基址和山形水系仅存轮廓。
  炎帝陵主殿及其附属建筑遭严重破坏,[2]并刨挖陵墓内存物抢夺一空,最后全部夷为平地。
  仓颉庙多处石碑被毁,陵墓遭刨挖。[3]
  山西舜帝陵被毁,[4]墓冢挂上了大喇叭。[3]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3]
  西藏大昭寺主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西藏扎什伦布寺的佛塔中存放的五世至九世班禅的遗骨被红aa挖出肢解抛弃[5]。
  曲阜孔庙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孔子墓被铲平挖掘,其内孔子遗物与骨骇示众后焚毁,“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大碑被毁。庙碑被毁,孔庙的泥胎塑像被毁。[1]最早进行的破坏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的200余名师生组织,被摧毁的之前登记在册的文物就有6618件,其中画929幅,书籍2700余本,石碑1000余块,墓葬2000余。[6]
  孔子的七十六代孙孔令贻的坟墓被掘开。[3]
  安徽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a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3]
  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茂陵也受到破坏。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3]
  颐和园佛香阁、智慧海被砸,大佛被毁。[3]
  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塑像)全被毁平。[3]
  新任太原市委书记下令砸毁庙宇。随即全市190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被保留外悉数被毁。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3]
  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3]
  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捣毁,殿宇饰物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遭焚。[3]
  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平毁,祗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3]
  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3]
  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参看包拯条目)。[3]
  河南荡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3]
  江南最古老经典千年建筑物杭州西湖灵隐寺,周恩来总理派遣一连队士兵堆垒包、架机枪驻守防范红aa破坏,仍不免有部份寺内石雕遭红aa翻墙入寺敲毁。
  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3]
  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3]
  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3]
  明神宗万历皇帝及两名后妃遗骸自北京定陵里掘出,着龙袍骷髅吊挂于树上曝尸,然后和皇后骨骸一同焚毁。包括衮服、金冠、凤冠等稀世之宝在内的大量文物被付之一炬。[7]
  明思宗崇祯皇帝自缢的景山槐树被锯断;现存为后再植新株。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的墓被红aa砸毁、焚骨。
  北京城内的袁崇焕坟被夷成平地。
  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净,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墓被挖。
  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者来此凭吊此故居和墓地。文a时《西游记》成“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被毁为一片废墟”。
  红aa掘开《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坟,尸体被捣毁;墓里除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衹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
  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a中被铲平。
  山东冠县中学红aa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张之洞坟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aa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至被狗吃掉。
  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衹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终。
  河南安阳县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宋代诗人林和靖(967年或968年-1028年)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作牺牲。
  一位年轻的中学老师领着一帮初中生以“让保皇派头子出来示众”为由,刨开康有为墓,将其遗骨拴上绳子拖着游街示众。革命小将们一边拖着骨头游街一边还鞭挞那骨头,好像相信康氏灵魂附着在骨头上似的。游街后康氏的头颅被贴上了标签,上写道:“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送进“青岛市造反有理展览会”。
  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蒋氏旧居,中华民国前总统蒋中正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学生领导的宁波中学生掘幵,其遗骸和墓碑都被丢进了树林。
  南漳县为抗日名将张自忠建造的张公祠、张氏衣冠冢和三个纪念亭均被破坏。
  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将军,使国民党政府停止剿共政策,使中共能于大后方扩展势力,有大功于中共,虽被国民党处决,仍是红aa眼中的“国民党反动派”,墓及墓碑都砸毁。
  新疆吐鲁番附近火焰山上的千佛洞的壁画,曾被贪焚的中国商人盗割卖予西方俄、英、德等商人,卖到海外。但那运到国外的壁画毕竟被博物馆珍藏,并未毁掉。而中国人自己干的‘破四旧’却重在一个‘破’字:将剩下的壁画中的人物的眼睛挖空,或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存心让那些壁画成为废物。
  山西运城博物馆原是关帝庙。因运城是关羽的出生地,历代修葺保养得特别完好。门前那对高达六米的石狮子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文a后狮子被砸得肢体断裂,面目全非;母狮身上的五衹幼狮都砸成了碎石块。
  安徽霍邱县文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龙、虎、狮、象、鳌等粉彩浮雕皆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房饰浮雕在文化aaa中统被砸毁。’文a后省、县拨款数万修葺,‘尚未完全复原。’山东莱阳文庙,‘大成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雄伟…文a期间大成殿被拆除。’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吉林市文庙,‘破四旧’中严重受损,荒废多年,文a后历时五年方修复。
  唐代高僧褒禅结芦安徽含山县华山,死后弟子易其名为褒禅山。宋王安石游览此山,作《游襃禅山记》后,褒禅山遂名扬四海。因是‘四旧’,褒禅山大小二塔被炸毁。
  全国最大的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馆被毁。
  宋代大文豪欧阳脩的《醉翁庭记》经另一宋代大家苏轼手书,刻石立碑于安徽滁县(今滁州市)琅琊山脚当初欧阳脩作文的醉翁亭,至今已近千年。前去革命的小将不仅将碑砸倒,还认真地将碑上的苏氏字迹凿去了近一半。醉翁亭旁堂内珍藏的历代名家字画更被搜劫一空,从此无人知其下落。
  贵州省镇远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内所有佛、道、儒三家供奉之像被砸坏,现仅余空房。[2]
  广西桂林西山唐代石刻、叠彩山等处摩崖石刻佛像头部均被砸毁。
  珠海陈芳梅溪牌坊群,原有三座,现仅存二座,右边一座在文化aaa中被红aa用耕牛和拖拉机拉倒,已无法考证受赐人,据说红aa要拉倒另外两座牌坊时,梅溪村民都坐在牌坊下,红aa才罢手。

  文a期间,藏传佛教大量僧侣携带珍本经书及佛造像,逃往尼泊尔和布丹等国避难,并同时促进了尼泊尔及布丹的佛教文化壮大。


公众号:秋语荷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88559ofqh

听完了,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王德强_9z

读多了有用吗?

秋语荷塘 回复 @王德强_9z

其意自现

海纳百川_148

听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诗词,真好,谢谢秋语荷塘老师!

秋语荷塘 回复 @海纳百川_148

谢谢朋友夸奖

再生缘_xy

🐗🦈🦂🐡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天津-天津之眼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三岔河口永乐桥上票价描述成人70元,儿童35元(限1.2米以下的儿童),包厢票400元(限5人以内单独乘坐),购买成人...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天津瓷屋

票价详情35.00元(学生优惠,南开大学生免费)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您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津著名的景点——价值连城的瓷屋。为什么说它...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天津鼓楼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鼓楼商业街位于天津老城厢繁华商业区。它是天津的发源地和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逛逛这天...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天津八大家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游客朋友,早年天津的豪门巨富有“八大家”之称,至于这“八家”究竟是哪八家,随着年代的推移,有着不同的说法。八大...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天津老字号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很多人都有着“老字号”情结,对于那些伴着自己长大的东西念念不忘。老字号的产品总是用它创业时的传奇、成功时的辉煌...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天津五大道

票价详情暂无适宜四季皆宜电话暂无简介天津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现如今流传这样一句话,叫做“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民间故事|新评书|天津人讲天津事儿

九河下梢天津卫民间故事奇谈什么叫生旦净末丑什么叫神仙老虎狗什么人能称得上“混混儿”什么人只能是“狗食”本专辑收录部分老天津人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欢迎点...

by:麻花爱说书

天津-天津盘山风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天津市蓟县西北15公里处票价描述130元开放时间8:30-19:00乘车信息交通信息:市内交通自驾线路:迎宾大街-长城大...

by:恋景旅行APP

天津-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估衣街47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旺季(4-10月):8:00-18:00;淡季(11-3月):8:30-1...

by:恋景旅行APP

声音主播

734838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