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变,不失生机

2023-09-19 10:40:0008:36 3167
声音简介

a.【开场白】: 

   

     欢迎大家走进喜马拉雅轻盈曼舞漫漫专辑之【
菜根谭处事修养之绝妙之处】噢,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得奇珍宝训,祝大家繁荣兴盛、日进斗金!





                                                张弛有变,不失生机

b.【正文】: 


原文】: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  

       一个做学问的人,既要有刻苦坚毅的精神,又要善于调剂和激发潇洒自如的情趣。如果一味地克制自己,过着极端单调而清苦的生活,则会毫无生机,试想,假如自然界只有肃杀的秋天,而没有盎然的春天,那么,万物又怎能成长和开花结果呢?


智慧点评】: 

        弦不要崩的太紧,也不要过于松弛!治学是为了求得高深的学问,这当然要有勤奋耕耘的苦读精神,但善于调节身心也是非常必要的。句子中“兢业”,即兢兢业业,指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负责。“敛束”,指收敛约束的意思。这段话的核心义旨是即要善于调节,让德、智、体、能等全面发展,那种关起门来“只知读书、不会做事”的书呆子是不可取的。总的来说,这段话着重强调的是苦中有学,学中有乐。学要学得坚韧、刻苦,乐要乐得心灵舒畅、高雅。这就要求不失张弛之道,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获得成果。




例文】:

      从前,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为什么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遵照指示去做,没多久,跑回来说道:“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老不化,葫芦口太小了,伸进筷子也搅不动。” 禅师拿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然后只摇晃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善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解地问:“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仍耐心地解释说:“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保持一颗灵动之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总结】: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专注,也要保持一颗灵动之心。正如运动员上场对阵比赛一样,即使有好的技法,倘若缺乏好的心理素质,也难以收到好的成效。这就是弦太紧会崩断,弦太松不出声音的道理。





听众朋友,本集播讲完毕,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的收听,下集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512312qqni

一听,不错,下载啦

1838415dcbc

还可以,get到啦,下载

1324770yche

加油,声音特别好听

1715481plvm

这个世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周张弛

周张弛(MikeYoYo),2002年6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2008年4月23日,签约梦乐园唱片,成为旗下签约艺人。2009...

by:童声音乐频道

张弛声音训练营

2019抖音年度知识创作者2020年度教育行业领军人物梨花声音大学教育合伙人《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主编播音主持作品国家级“一等奖”获得者想和张弛老师一起学配...

by:梨花声音研修院

张弛:初中三年全知道

小升初,家长需注意,孩子变的除了年龄,还有三大领域①生理:骨骼发育注膳食,性征发育需疏导,脑部发育要科学②心理:性意识初觉醒、青春叛逆期悄然来临③学业:课...

by:家长书包

张弛:15课终结青春叛逆

进入初中后,伴随年龄增长,从前懂事听话的宝贝突然化身大魔王,厌学、顶撞家长、情窦初开……以上种种情形象征孩子的青春期已经悄然而至,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你感到束手无...

by:家长书包

销售: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秘密|张弛

提到心理学,相信有很多人开始“挠头”了,因为人的心理实在千变万化。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只要销售人员学会观察,学...

by:听友470263732

处处见生机

生命、生灵、生意及一切生活背后的秘密

by:如果文字是礼物

处处见生机

本文是梁冬老师作品,旨在普惠大众涉及的话题与你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对生病、生意、生态、生命力的一次完整梳理·围绕各个话题层层解剖,处处破解,痛快解读身...

by:柏姐思维破局

处处见生机

《处处见生机》梁冬著生命,生灵,生意,及一切生活背后的秘密改变,从心开始。“生”之一,生病“生”之二,生命“生”之三,生灵“生”之四,生活“生”之五,生态“生...

by:耳朵心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