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 欢乐悲歌

2023-08-01 14:24:2412:15 7.7万
声音简介

带孩子从八里坐渡轮到淡水去看夕阳。


八里的码头在午后显得十分冷清,虽然与淡水只是一水之隔,却阻断了人潮,使得码头上的污染没有淡水严重,沿海的水仍然清澈可见到海中的游鱼。一旦轮渡往淡水,开过海口的中线,到处漂浮着垃圾,海面上飘来阵阵恶臭。

到了淡水,海岸上的人潮比拍岸的浪潮还多,卖铁蛋、煮螃蟹、烤乌贼、打香肠、卖弹珠汽水的小贩沿着海岸,布满整个码头,人烟与油烟交织,甚至使人看不清楚观音山的棱线。

许多父母带着小孩,边吃香肠边钓鱼,我们走过去,看到塑胶桶子里的鱼最大的只有食指大小,一些已在桶中奄奄一息,更多的则翻起惨白的肚子。

"钓这些鱼做什么?要吃吗?"我问其中一位大人。

"这么小的鱼怎么吃?"他翻了一下眼睛说。

"那,钓它做什么?"

"钓着好玩呀!"

"这有什么好玩呢?"我说。那人面露愠色,说:"你做你的事,管别人干什么呢?"

我只好带孩子往海岸的另一头走去,这时我看见一群儿童在拿网捞鱼,有几位把捞上的鱼放在汽水杯里,大部分的儿童则是把鱼捞起倒在防波的水泥地上,任其挣扎跳跃而死。

有一位比较大的儿童,把鱼倒在水泥地,然后举脚,一一把它们踩碎,尸身黏糊糊的贴在地上。

"你在做什么?"我生气的说。

"我在处决它们!"那孩子高兴的抬起头来,看到我的表情,使他也吃了一惊。

"你怎么可以这样残忍,万一你也这样被处决呢?"我激动的说。

那孩子于是往岸上跑去,其他的孩子也跟着跑走了,在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看见他们的制服上绣着"文化国小"的字样。原来他们是淡水文化国小的学生,而文化国小是在古色古香的"真理街"上。

真理街上的文化国小学生为了好玩,无缘无故处决了与他们一样天真无知的小鱼,想起来就令人心碎。

我带着孩子沿海抢救那些劫后余生的小鱼,看到许多已经成为肉泥,许多则成鱼干,一些刚捞起来的则在翻跳喘息,我们小心的拾起,把它们放回海里,一边做一边使我想到这样的抢救是多么渺茫无望。因为我知道等我离开的时候,那些残暴的孩子还会回来,他们是海岸的居民,海岸是永无宁日的。

我想到丰子恺曾在一篇文章里写道:"顽童一脚踏死数百蚂蚁,我劝他不要。并非爱惜蚂蚁,或者想供养蚂蚁,只恐这一点残忍心扩而充之,将来会变成侵略者,用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虐杀无辜的平民。"这种悲怀不是杞人忧天,因为人的习气虽然有很多是从前带来的,但今生的熏习,也足以使一个善良的孩子成为一位凶残的成人呀!


就像古代的法庭中都设有"庭丁",庭丁一向是选择好人家的孩子,也就是"身家清白"的人担任,专门做鞭笞刑求犯人的工作。这些人一开始听到犯人惨号,没有不惊伤惨戚的,但打的人多了,鞭人如击土石,一点也没有悲悯之心。到后来或谈笑刑求,或心中充满恨意,或小罪给予大刑。到最后,就杀人如割草了。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说到常怀悲悯心,可以使我们免于习气熏染的堕落,他说:"一芒触而肤栗,片发拔而色变,已之身人之身疾痛疴痒宁有一乎?"


我们只要想到一枝芒刺触到皮肤都会使我们颤抖,一根头发被拔都会痛得变色,再想到别人所受的痛苦有什么不同呢?众生与我们一样,同有母子、同有血气、同有知觉,它们会觉痛、觉痒、觉生、觉死,我们有什么权利为了"好?就处决众生,就使众生挣扎、悲哀、恐怖的死去呢?


有没有人愿意想一想,我们因为无知的好玩,自以为欢乐,却造成众生的悲歌呢?


沿着海岸步行,我告诉孩子应如何疼惜与我们居住于同一个地球的众生,走远了,偶尔回头,看见刚刚跑走的真理街文化国小的孩子又回到海边,握着红红绿绿的网子,使我的心又为之刺痛起来。


"爸爸,他们怎么不知道鱼也会痛呢?"我的孩子问说。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而默然了。


记得有一位住在花莲的朋友曾告诉我,他在海边散步时也常看到无辜被"处死"的小鱼,但那不是儿童,而是捞鳗苗或虱目鱼苗的成人,捞网起来发现不是自己要的鱼苗,就随意倒在海边任其挣扎暴晒至死,朋友这样悲伤的问:


"为什么?为什么不能轻移几步,把它们重新放回海上呢?"


可见,不论是大人或小孩,不论在城市或乡村,有许多人因为无知的轻忽制造着无数众生的痛苦以及自己的恶业,大人的习染已深,我执难改,这是无可如何的事,可是,我们应该如何来启发孩子的悲怀,使他们不致因为无知而堕落呢?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悲怀的失去,我们在乡村的孩子失去了纯朴,日愈鄙俗;城市的孩子则失去同情,日渐奸巧。在茫茫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将要走去哪里呢?


"人是大自然的癌细胞,走到哪里,死亡就到哪里。"我心里浮起这样的声音。


原来是要带孩子来看夕阳的,但在太阳还没有下山前,我们就离开淡水了,坐渡轮再返回八里去,在八里码头,不知何时冒出一个小贩,拉住我,要我买他的"孔雀贝",一斤十元,十一斤一百元。


我看着那些长得像孔雀尾羽的美丽蛤类,不禁感叹:"人不吃这些东西,难道就活不下去了吗?"


我牵着孩子,沉重的走过码头小巷,虽无心于夕阳,却感觉夕阳在心头缓缓沉落。


人如果不能无私的、感同身受的知觉到众生的乐,那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不过是虚空飘过的风,不能落实到生活,不能有益于生命呀!


文明是因智慧而创发,但文化则是建立于人文的悲悯。


菩提道是以空性为究竟,但真理则以众生的平等与尊重起步。


文化国小在真理街上。


文化大国则在夕阳里,一点一点的失去光芒,在山背间沉落下去!




作者:林清玄

音乐:李玉刚《 菩提(伴奏)》

主播:海潮明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893918xnxy

人类若失去了起码的良善之心 终将被罪恶所吞噬

羊小宝的视野

主播声音温暖,林老师的散文清新淡雅,如静静流淌的泉水……

311u47v7gcy7iaxsk7x3

记得儿时妈妈抓来一只鸡准备杀时,我总是躲的远远的,妈妈说你胆子怎么那么小,可是看到鸡那惊恐挣扎的样子,心想如果我是这只鸡该有多痛啊!然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当看见饭桌上端来那只已经面目全非的红烧鸡时,终究还是未能忍住那扑鼻而来的香味!庆幸的是长大了的我,没有像散文里那些孩子麻木不仁!

四月绪风

安德的游戏中说 孩子不懂事,孩子是残忍的。但是残忍的又何止孩子啊。

红山微雪

小孩子的恶有时候很吓人!难怪有说人之初,性本恶……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林清玄自传

他是高雄人,曾任台湾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连续7次获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

by:向如茶

林清玄专辑

林清玄以有情的眼光看世界,透过自身深刻的人生体会,结合修行观照、时事观察和生活观想,将美融入生活,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以智慧之言启迪生命。。。生命是无法停止变...

by:汤琪儿

林清玄散文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

by:心宇明月

林清玄散文

一生从容林清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散文,感悟人生。

by:吴语唅

林清玄散文

有人说,林清玄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陪我走过那些迷惘痛苦的时光。人不能改变相貌,但可以改变貌相,用生活塑造容貌和气质。林清玄与世无争,潜心写文,闭关修佛,修...

by:范儿民居

林清玄《清欢》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林泉》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散文

般若即是智慧,林先生的文章会带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到幸福的彼岸。

by:般若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