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的妙用:如何赢得他人的积极态度

2024-02-17 22:59:2608:20 9333
声音简介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社会心理学中最经典的现象之一:认知失调。可以说,认知失调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做出过这样或那样的认知失调的行为。那么究竟什么是认知失调呢?我们先一同来看一个例子。1970年,在美国的俄亥俄州,警察枪击了4名手无寸铁的示威大学生。在正常的逻辑中,民众应当对警察的所作所为予以谴责。奇怪的是,当地民众选择去编造和传播很多诋毁受害大学生的传闻。例如,他们声称,受害的大学生之所以遭受了枪击,一定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行为就不够检点。于是,明明是警察失控开了枪,民众却找出很多理由来为他们的不当行为开脱。而这,恰恰是因为认知失调在起作用。其实,当地民众的本性并不坏,他们并不是故意去编造和散播这些虚假的传闻。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消除自己心头的疙瘩。在当地民众的传统认知中,警察是善良的、是他们的守护神。而这一次,警察枪击了大学生,似乎做出了不当的行为,这不太科学。于是,民众对于警察的认知与警察的行为之间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给当地民众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不适感。为了缓解甚至消除这种不适感,当地民众选择赋予警察枪击大学生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唯有去从事件的另一方,也就是受害大学生身上挑毛病,才能从认知失调中走出来。同样道理,我们之所以经常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开脱,也是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是积极、正面的。我们并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就改变对于自身的评价,因而需要将自己的错误合理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找理由,才能走出认知失调。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这是我们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一旦我们的想法、信念、态度与行为之间出现了不一致,我们就进入了一种认知失调的状态。这种状态会让我们产生不适感,为了消除这种状态,我们或者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认知失调,学者们做过很多有趣的实验,我来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有一位大学教授邀请了两组同学来参与一项实验,实验的任务非常无聊。在两组实验参与者当中,一组同学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作为补偿,另一组同学则未获得报酬。实验结束后,教授请参与实验的同学,对于实验任务的趣味性进行评价。让我们猜一下,哪一组同学会认为这一实验更有趣呢?实验的结果是,没有获得报酬的那一组同学认为这一无聊的任务更有趣。你猜对了吗?在这里,认知失调在悄悄的发挥作用。对于获得报酬的那一组同学来说,他们为自己参与无聊的实验找到了合理的理由——那就是获取报酬。对于另一组同学来说,他们经历了认知失调:既然参与无聊实验的行为已经发生,又找不到其他合理的理由,那么就只好改变自己的态度,努力去说服自己这个实验没那么无聊了。


在另一项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参与赌马的人对于自己下注的马,有着更强的获胜信心。这也是认知失调带来的结果。赌马的人在这么多匹马当中,选择了一匹下注,既然这一行为已经发生,那么就要对它更有信心才是。


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失调这一现象屡见不鲜。举例来说,假如你面对了两位同样优秀的追求者,很难在二者之间做出抉择。当你不得不做出选择之后,通常会进行心理建设,让自己的选择合理化。对于你没有选择的那位追求者,你会多挑挑刺;对于你欣然接受的那位追求者,则会更多的去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再举个例子,如果在一场爱情中,你和伴侣经历了重重阻碍,比如双方家长严重反对,这时你们通常会爱的更深。换言之,他人的不看好有可能成为你们感情的催化剂。你们心里可能会想:我们的感情经历了这么多阻碍,但我们仍然坚持了下来,这一定是真爱。最后,女生在面对男生的追求时,往往不会一上来就答应,而是会多制造一些困难,让男生更爱自己。正在收听节目的女生,如果你也这么做过,那么你也是应用认知失调的高手。


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他人的第一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也是因为认识失调。如果你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不思进取,即使有一天你看到他在“得道”或者“喜马拉雅”上学习课程,可能也会劝自己说:他呀,只是做做样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罢了。在工作场景中,认知失调也非常常见。我们总是对轻而易举获得的东西不够珍惜。在面试一家公司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多,当我们拿到offer之后,对于这家公司的认同感就会越强。有时,即使我们入职后发现这家公司一般般,这种一开始形成的态度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改变。很多公司深谙其道,已经在招聘时这么做了。


现在,大家已经对认知失调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如何将认知失调应用于工作场景呢?首先,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人员,认知失调大有可为。举个例子,如果你是超市的食品促销员,在消费者品尝样品之后,可以问他们这样一句话:你觉得怎么样?通常情况下,在品尝免费的样品之后,消费者出于礼貌会回答说:还不错。无论这是真实的感受还是只是客套,它都形成了一种态度。有了这种正面的评价,你再顺水推舟的让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也就没那么难了。


在公司或产品的运营中,也可以应用到认知失调的原理。如果你在进行网络社群的运营,通常会在他人申请进群时设置一系列的门槛,比如转发、分享、截图后才可以加群。一方面,这些要求起到了宣传、推广的作用。另一方面,历经困难才加入群组的人,也会更加珍视群组成员的身份。


在与同事相处时,其实也可以应用到认知失调,我们先来看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然后再自己举一反三。如果你想结交一位新朋友,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请他帮一个小忙,类似的请求通常都不会遭到拒绝。有了这次互动之后,他很可能会对你形成积极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是需要保持一致的,如果帮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这可是会发生认知失调的。而有了这种积极的态度之后,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机会更进一步了。换句话说,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你想真诚的“套路”别人,不妨试试应用认知失调的原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63412qnrx

领导发钱时总是让人我比同级別的人少很多,但是却让你比別人干更多更累的活,我无法改变,却很郁闷!

崇尚最美

你讲啥了

MyheartM

有用

上外孟亮 回复 @MyheartM

谢谢!很开心你从节目中有所收获。可以在专辑主页的“评价”界面给专辑打10分哈

猜你喜欢
【认知差】如何选行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如何站在未来的角度,选取投资的行业,是投资人的一项必备功课。研究行业,非常不容易,炒股变成专家,非常不容易,需要行内人士多多帮忙,多多参与哈~

by:周soso

如何提高认知的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人最基本的两种能力,但是现在很多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很少具备这两种能力,其实自我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过...

by:何翔读书

破圈|如何突破认知局限

本书是一本关于认知升级的书。从研究失败开始,讲解认知破圈的基本原理,打破认知限制的3个步骤。进一步提炼出认知破圈的法则一:摆脱情绪体、法则二:扭转记忆体和法则三...

by:东篱村居

共济失调

每天会为大家讲述有关共济失调的症状表现,针对情况,调理预防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by:北京泽元堂客服汪杰

发财的逻辑:认知有限如何赚钱|30岁开始赚认知的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往往受到种种限制,而这些限制可能妨碍我们实现财务自由和经济独立。本专辑旨在探索如何克服认知有限性,拓宽思维边界,并以此来赚取财...

by:吉生学堂

有趣妙用

居家过日子,如果能够物尽其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利用物品原有的功能,发挥一物多用一物妙用的功能,就能使普通的生活物件成为修理的工具、医疗的良...

by:子步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