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存波:父亲的农村,母亲的城市

2019-08-19 10:02:5805:37 383
声音简介

父亲的农村,母亲的城市

邓存波


要不负这个时代,就一定要在城市生活一半,在农村生活一半!这是我父母亲晚年的幸福观。

一一题记

 

七十年前,也就是1949年之前,我们称之为旧社会。这一年,我的父亲十七岁,母亲十六岁。一个在邓宅寮村,一个在塘仔尾村,两条小村相距十里路。两个年轻人不懂城市叫什么,一个只有农村看不到城市的年代,生活在同一个艰难困苦的环境里。父亲十四岁丧父,母亲十三岁丧父。母亲七岁成了父亲的童养媳。两个同命相怜的人,两个看不到明天的人,在迷茫中寻找,在寻找中等待。没有土地,没有自己,没有岁月,没有改变,没有梦想。父亲有弟妹五个,母亲有兄妹五个,都是给邻村的地主打工,一个个都让贫穷折腾得有上一顿没有下一顿,穿的,是千补万补,哥穿了给弟,姐穿了给妹。住的是茅草屋,睡的是一块木板,上面铺着烂稻草。烂屋连夜雨,夜漏到天明。当年村子里流行着一首雷歌谣:“邓宅寮九条巷,屋屋门门喝薯汤。挨得嘴尖眼也凹,还讲番薯甜过糖。”这就是旧社会的农村生活惨景。父亲说,跟着一个不会走路的人走夜路,如何走出黑暗呢。那个年代的人啊,不是不勤奋,不是不想过好日子,是不能给你过好日子。农村人就不是人,是牛是马,是羊是猪,只有让富人使唤虐待的命,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这个社会绝对是病了!父母亲那时可是村里头最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他俩的心中早已埋下新生的希望。就是这一年,父母亲真正长大了;也是这一年,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终于盼来了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父母亲两家人的命运从此有了转机,从来没有过的日子,像一颗刚刚升起的红太阳,一下子照亮了大地。

 

父亲十七岁就开始当家,不容易。但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自己就是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己家的困难也就是大家的困难。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父亲学会耕田、犁田、拉车、插秧等农活。靠一身的力气和勤奋,一家人终于熬过了最艰苦的岁月。有一次,合作社的罗主任要在乡里挑选几个会写能算的读书人到粮站工作,正好,父亲读过一年私塾,简单的写算没问题。罗主任看上了他。这一“看上”,竟然彻底改变了父亲的一生。父亲从此“洗脚上田”告别了农民,走上了“同志”之路。

 “人穷不能志短!”父亲在乡里干了几年销售员之后,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又被抽调到公社的粮所当收款员了。父亲就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时代精神,和当时“上山下乡”而来的一群知识分子一起工作,父亲这个出身贫寒的农民子弟,不断地得到锻炼,不断地跟着社会一起成长。父亲终于熬出了头。听母亲说,父亲在单位有多么的积极,好人好事都有他的份,也入了党,当了先进,农村的家都忘了回来。一年一次探亲,人还没回到家,心就飞走了。“不行,我得走了。要发粮票,要下乡收公粮,要搞运动……”反正这个社会没有他,日子就不能过似的。“生得逢时,不能辜负了!”这是父亲努力工作的理由。父亲后来才对我说,那个年代自己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特别的有幸福感。工作累了,有电影看,上班下班,“同志”十足。就是亏欠了我的母亲,一个人带着五个孩子,一边参加劳动,一边照顾家庭。幸亏是生活在新社会,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父亲是我们村里人一致认为最出色的人,是农村人的奋斗的方向!将来要过幸福生活的人,一定要像父亲那样有理想有抱负!做城市人!父亲常告诫他的几位兄弟:如今的社会,不负有心人,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好好服务社会。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的二叔、三叔、四叔,长大后都先后参了军,到了部队,退伍后也都有了工作,都做了“同志”,都成了“城市人”。这一切的进步和改变,不仅仅是因为观念,更应该感谢一个新的时代。正如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农村人的这一切意想不到的生活!

 

父亲成了“城市人”却没有让在农村的母亲跟着当“居民”。父亲认为,当时的农村也是一片“广阔天地”,也大有可为。母亲不识字,母亲勤劳能干,身边又带着五个孩子,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母亲是乡里的劳动积极分子,是“三八红旗手”,是那个年代最好的“乡下接生婆”。母亲也常说,庆幸自己遇上一个“热火朝天”“多快好省”“大干快上”“立争上游”的激情年代。母亲在村里乡里,家内一把手,家外女强人。她插秧播种,挖沟开运河,甚至还参加过鹤地水库的大建设,参加过遂溪机场的建设。听母亲回忆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没有生我们的时候,父亲为了工作顾不上她。她一个人刚好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劳动中去,和父老乡亲一起,用汗水与勤劳去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她比父亲入党早了两年,母亲25岁就是一名农村党员了,父亲27岁才入了党。这一点,父亲这个“城里人”从不敢轻瞧母亲。到了七十年代,母亲有了我们,父亲有了更多的工资。我们的家虽在农村,却凭借母亲的起早摸黑,父亲的勤俭节约,最早拥有了红棉牌单车,有了缝纫机,住上了砖瓦房,有了当时农村和城市一样盛行的一切生活用品。有时偶尔提起那一段经历,母亲都显得自信满满。她常说,走了不少弯路,虽然很辛苦,很累,有一段时间还特别的艰难,但自己的青春年华不白过。现在每当走过她当年参与的南渡河水利工程,她用双肩挑过的河床,她磨破多少血泡修过的水库,她擦出多少个老茧挖过的水塘,看到如今现代化的播种机、收割机、甚至砍甘蔗机械,挖土机、大卡车什么的农业机械,母亲都有无尽的感慨。一路奔走过来,虽然有坎有洼,可农村与农民的生活,一天一个样,真是庆幸自己能与新中国同行!

 

到了1981年,也就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的第三个年头,父亲突然提前退休了。只带着每月政府发的几十块工资,公房也退回单位,净身一个人卷着铺盖回老家来了。正好,那一年我初中毕业,刚接到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母亲早盼晚朌我可以通过读书脱掉农民的身份,这一回终于等来了。看到“解甲归田”的父亲,母亲说他的脑子一定是哪条线出问题了,不然,大伙都赶着往城里钻,有谁还愿意往乡下跑?说父亲不识时务,是书呆子!父亲却认为,将来的农村一定是改革开放最完美的一站!农村好,农民好,改革开放才是最彻底的好!所以,老了回农村发挥余热,人生才更有意义!

父亲是带着满腔热血回到农村的。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推掉过时的砖瓦土坯房,建了一座三间五房的红砖水泥平楼。解决了住的问题之后,父亲把目光放在村的事业上来了。他回来的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农村大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按人口承包给农民自己耕种,自己经营。我们家也分了十几亩地。父亲却不是为了帮母亲种田才回家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带动大家积极响应党的各项农村政策,鼓动大家开荒种果,推广科技种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在村里配合村干部,不断地给他们出主意,想方法。在种田之余,搞养殖,搞副业,买农业机械,推广现代化农业,甚至利用自己绵薄的工资,资助有困难的家庭,帮助他们买肥料,买种苗,添置生产工具等等。到了二十世纪初,父亲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但是他还不肯服老,每天都围着村干部转,每天不是跑到生态公园里除草修枝,就是给自己种的芒果树龙眼荔枝菠萝树浇水施肥。看到自己种的果树挂果了,熟了,就让大家摘了吃了,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父亲理想中的农村,一步一步地实现了。父亲梦里的水泥硬底化村巷,横一条纵一条、大的小的都变得干净整洁舒坦;路灯也有了,农村如果夜里也会灯火通明,与城市有什么区别?自来水,父亲连想都没想过,前几年村里建设了水塔,拉了水管,父亲用上了热水器。他老人家说,这是在做梦吧。国家哪来这么多钱,一个小村子,又是现代农田改造,又是修路,又是造园林,建一个变压器都投入几百万。父亲也算是一个读书达理的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他最少通晓了一半,哪个年代有这么好的事情落到农村来?“新中国诞生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越变越大了,村子越变越年轻了,我却变老了!”父亲是过来人,他是最有资格评判时代好坏的裁判员!他说,自己从城市折回来,这几十年亲身经历了一场场社会大变革,能看到农村变得如此文明有活力,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度晚年,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白日梦!

 

母亲没见过城市,她不愿意陪父亲在农村一辈子。她说,农村再好也只是农村。母亲心中的城市是:人多,车多,市场多,有公园,有超市,住小区,逛大街,热热闹闹,多方便,多自在!“我的晚年一定要在城市里享受享受!不能让你爸占了便宜!”母亲并非生父亲的气,她是想刺激我,让我帮她去实现自己的“城市之梦”,让我能出人头地!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城某中学当老师。领了红簿子,吃上了公家饭,比父亲还像城里人。母亲年纪大了,责任田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我对母亲说,到城里来生活吧!让父亲当他的农民好了。这个时代,什么美好生活都得体验一下,这样才叫真正的幸福呢。母亲听儿子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母亲便一直跟随我,在雷城生活了十五年,在湛江又生活了十五年。

这期间,母亲对她的晚年生活做了一个生动的总结:十五年西湖公园,十五年寸金公园,谁的人生有我精彩!

这是真的!在雷城的十五年里,我们住在西湖边上,出门就是西湖公园。母亲没事早晩就到龙宫门口或九曲桥上,听大家闲谈国事家事。一个农村出来的老人,母亲一点都没有乡下人的闭塞和孤陋寡闻。她毕竟是一名老党员,思想观念比城里人还进步。“改革开放政策好!不然我怎么会上城市来住呢?”“共产党就是好!不然我怎么会不愁穿不愁吃不愁住呢?哪有这个太平日子闲着和大伙坐公园逛公园呢?”母亲开口闭口都是感激感恩,对国家大事、世界大事母亲听起来迷迷糊糊,不大通晓,但她每次听到有关自己的事,比如农村的事,她就记得快,几天甚至几个月都挂在嘴边,夸口不停。听说种田不用交“公粮”,不用交“农业税”了,听说将来农村老人国家出钱看病了,又听说将来农村人的小孩子读书不用交学费了……等等。母亲就像一个新时代的天真无邪的小孩子,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天天都有“新闻联播”。有一年,也就是2008年我们国家举办奥运会,母亲看了,这一年都是“体育健儿”的奇闻趣事,那个自豪感,就好像是她的孙子孙女得了奥运冠军。

2004年,我上调湛江市工作,母亲也随我上来了。刚好,我单位的房子就在寸金公园旁,母亲乐得合不拢嘴。“又是住在公园里,这下可好,我天天上湛江的公园!这里肯定比西湖更美,更好!”母亲说中了。她没几天就和“眼镜叔”等一帮退休老人家混熟了。每天她早早起床,约上几位“老相好”先赶到光辉市场,有兴趣想吃上更新鲜的鱼虾,她们就步行到南华或北桥菜市场去。办完了一天的菜,老人家们就集中到寸金公园的亭子里,玩斗地主,聊天,议论天下事。“眼镜叔”听说是一位离休干部,天文地理、国事天下事样样精通。这可好,正对上了母亲的爱好。几个老人家聚在一起,就像一个永不散场的旅行团。今天一起坐公交车去看心慕已久的海湾大桥;明天又想到特呈岛陈武汉的家看个究竟;后天或者大后天,一定要去渔港公园、中澳花园、南国花园,或湖光岩。这些老人家,听说哪里好看就想到哪里去。有一次,“眼镜叔”的儿子有心,租下了红嘴鸥游船,十几位老人家游了一天回来,话匣子打开了,一年半载都在说着这一天的见闻:“湛江简直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上海的浦东,广州的珠江两岸!”这么十几年,变化这么大,不看不知道,瞧完了看把几个老人家惊得,眼睛都大了!观海长廊、金沙湾、湛江港、南海舰队……给老人家这么一夸,我有时静心浮想,自己真的生活在神话般的环境里,也许是太熟悉了,一点都感觉不出她的变化来!

这几年,母亲八十岁高龄之后,外出少了一些,但对外面的世界,她老人家激情不减当年。和她谈论社会的好与不好,她说了算!她在老人群里“党龄”最长,六十年了,大家都叫她“老党”,老人家很乐意这个“外号”。去年,“眼镜叔”的儿子带着他和他老伴去了一趟湖南长沙韶山毛主席的故居。回来后,把见闻说得出神入化,这可急坏了母亲。“波,带我去一趟,我不能落后,毛主席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我二话没说,去年,找一个假期,也正好赶上湛江通了高铁,马上联系旅游团,订高铁票,全程高铁直达长沙。这可忙够了母亲的那双老花眼。从湛江西站出发,一直到长沙,几个小时老人家都处在兴奋中!“越往上越好看,一路都是山水,一路都是城市!”这就是母亲去了一趟旅游带回的新体验,新收获。

是啊!能让老人家心动,这个世界才是真的美了!好了!母亲毕竟不是读书人,没学过历史,尤其是近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些巨变,母亲是无法体会到的。比如一些高科技:“天宫工程”“北斗导航”“中国高铁”“中国大飞机制造”“华为5G”等等。这些东西,在她们这一代人眼里,一定都是神话般的故事。就是自己生活的湛江,这些年出现的一些前所未有的大事,比如矗立眼前的海东新区,比如东海岛的建设,湛江钢铁厂的崛起,环北部湾经济区打造等等,那是年轻人的事情,母亲只是高兴,只是尽情享受晚年悠闲的生活,享受过去在农村无法享受的一切。她说,这一辈子也算圆满了。一半奉献给农村,一半享受在城市!太值了!死而无憾了!

 

再美的光阴也不饶人!母亲真的老了,今年都八十七岁了。父亲也八十八了。“不能再分了!两口子得过几年团圆的生活了!”也正好,我们兄弟三人合资在村子里建了一幢两层半的小洋楼。有院子,有鱼池假山,有绿草坪,有父亲二十多年前种的柚子树龙眼树。有桂花,有山茶花,也有米兰稔子等,一个新型的农村生态居住环境。我送母亲回老家来了。两老分分合合了几十年,现在终于团圆了,住进这么好的楼房,两位老人家激动得喜泪连连。“这是在做美梦吧。七十年前,我在<朱子家训>里读了一句话:黎明即起,打扫庭除。我一直在念叨着,没想到今天变成真的了。我再也没什么想要的了,知足了!”父亲携着母亲的手,一大早起来,又是捡落叶,又是给花草浇水,打扫庭院。母亲坐在假山的太湖石上,开心地喂着金鲤。看到如此幸福的晚景,我这个当儿子的,比一切物质的厚报都要欣慰宽心!

当今这个世界,人改变了它,它又反过来改变了人。从物质的追求,从温饱到小康,到如今精神的满足,这才是社会发展最圆满的答案。父亲与母亲,湛江与邓宅寮村,两条不同的生活之路,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巨变从城市又回溯到农村,这一波幸福的回归,终于让两位经历过两个世界的老人,真真实实地体验神游。这生命的七十年,父亲说:是一条青竹,一节比一节高;母亲说:是一条道路,一天比一天走得宽敞明亮!两老异口同声地说:岁月这么美好,谁愿意老去!


                                               2019.5.28.

(本文有朗诵选段,朗诵者武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农村鬼事

堂哥的突然离世,村子里有许多人撞邪,大家都说,这是因为我堂哥怨气太重所导致的。瞎子婆婆说,我要代替堂哥结阴亲,才能救村里人。我答应了,而在结亲那天,我发现...

by:书里繁华

农村鬼事

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鬼,众说纷纭。鬼神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是由于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使下,所谓“世间本无鬼,鬼自由心生”,就是他们的理论与原则。在我...

by:东方封语

农村小神医

乡村野小子张小天,得到医圣传承,从此成为一代济世悬壶的神医,给村花看病,给女神就医,他是正义的化身,也是恶魔的代言人,不管那样,请别来惹我!美女除外……作者:风...

by:勇哥故事会

农村出马仙

姥姥的家里一直供奉着一个保家仙,据说是一只野仙界有头有脸的狐仙,这本跟我毫无关系。万万没想到,年少时的一意外却让我踏入了这不同凡响的出马之路,一个20年的赌局,...

by:李大本事V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这是本书的第二部,相较于第一部,语言更加精炼简洁,插入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有兴趣的朋友们,推荐大家买回来看看。

by:偶尔小气

农村韦小宝

老司机福利,一定要带耳机收听哦,未满18岁勿入,非老司机勿入,

by:有声工作室

我在农村修个仙

魔都上班族叶修,身患绝症,回到老宅休养。偶得爷爷留下的修炼典籍,以及一块生有阴阳双鱼图案的“太极石”。发现凭借太极石可以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天地灵气极为...

by:酒桶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