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2019-08-27 11:53:5832:55 91
声音简介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释迦摩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是佛教的开启者。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一说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根据传说,佛出生后不久,其父净饭王曾让仙人艾希达为儿子占相。艾希达看出,太子并非寻常人物,他的体相中有32种非凡特征和80种特点,称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在造像和绘画中,佛与众不同之处最常表现在顶有肉髻,青绀色螺发右旋,眉间有白色毫毛,即“白毫”,手足掌心有轮相等。

佛陀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开显佛教,度化众生。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弘法45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另一说为30成道,弘法49年。

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之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刹那之间,世间万物,时时相应,遍照无余,普照十方三世一切人和事物,无有一毫谬误,故世尊所说法皆契合真理,一方面解说宇宙法理,另一方面又是测查闻法者是何等根器,何等机感,以方便 解说。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小佛如来或释迦佛等。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的教祖释迦牟佛诞辰日。

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 旧称瞿昙。释迦牟尼是燃灯古佛的徒弟,所以有很高的成就。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释迦摩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是佛教的开启者。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一说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根据传说,佛出生后不久,其父净饭王曾让仙人艾希达为儿子占相。艾希达看出,太子并非寻常人物,他的体相中有32种非凡特征和80种特点,称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在造像和绘画中,佛与众不同之处最常表现在顶有肉髻,青绀色螺发右旋,眉间有白色毫毛,即“白毫”,手足掌心有轮相等。

佛陀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开显佛教,度化众生。

释迦牟尼佛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为“寂静”、“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着褐色的脏衣、可以神足飞行,饮毒汁而无事。

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清愚”、“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

传统上认为“昙弥”、乔达摩或“瞿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个姓氏,可能与大智舍利弗富楼那类似,是从母姓而来;也可能是依照古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所取的另一个名字。又因为释迦牟尼是出家的修道者,故称“瞿昙沙门”。

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所谓:“光明遍照,横遍十方”,俗称大日如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孟子》孟轲及弟子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经典,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言论的汇总,是战国时孟子与其弟子万章等著。

by:漫漫雅音

李世济及弟子唱段

收集整理李老师及弟子实况演出和演唱会的一些经典唱段

by:程韵悠扬

《佛遗教经》解析

《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又名《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是佛陀释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佛将入涅盘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

by:悟一居士

茅山弟子|天师下山|最后一个道士|AI电子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茅山诛邪有神方,阴阳两界收不详;七星龙泉今何在,不见当年叶少阳!【作者介绍】作者:清子...

by:男生小说朗读机_奇迹

弟子规全文及译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

by:马芸姐姐

火工弟子

【内容简介】作为一个资质平平,毫无背景的低阶修士,吴岩很荣幸地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下加入了云梦宗,不过他进入云梦宗后的身份却是一个火工弟子……呃,这个身份如果退去了...

by:三分之一寒

《弟子规》诵读及简说

倩倩、梦染全文诵读《弟子规》。闲踏清凉月诵读简说《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

by:闲踏清凉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