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 自序 古道通天

2019-10-15 14:57:0107:51 2.8万
声音简介

古道通天  (本页后附81章目录)


我们现在的人,通常认为,道家思想是老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之学,如同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实际上,并非如此。孔子并不是儒家思想的源头,他只是笔削六经,传文王、周公所立圣王之道。


文王、周公所立圣王之道,也不是他们所原创,而是在夏商两代大禹和商汤所立圣王之教的基础上,损其敝,维其新,是以立周代之教。也就是说,孔子承周,周承商,商承夏。


夏、商、周,谓之三代。大禹、商汤、文王,谓之三王。三代所立圣王之道,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吗?也不是。因为三代三王之道,是承自五帝。那五帝是华夏文明的最早的源头吗?还不是。


因为五帝承自三皇。三皇,指伏羲氏、女娲氏和神农氏。三皇时期,被称之为上古。老子之道,便是承自三皇。所以,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都是上古道术在后世的集大成者,并非原创者、开创者。是以孔子言道必崇周,老子言道必崇古圣。


在三皇之前,则是太古时期。太古时期的道术,后世不可考。所以我们可考可信的文化最早源头,就在三皇这里。


有人要说了,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考古发现三皇时期的文字?这是由于对中国文化源流缺乏深入了解,才产生的迷惑。在三皇时期,华夏先祖并不是以文墨记事,而是以结绳记事。要找到三皇时期的文字,那就是在去找一些不曾存在过的东西,注定不可能找到。可见,所谓的疑古,其实就是倒行在历史长河中的刻舟求剑。以后人之所志,索古人之所契,不是刻舟求剑是什么呢?


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是比文墨记事更古老的文字体系。后世的文墨记事,半天而半人。而上古的结绳记事,则是备于天,而不失于人,因为那时候,天人相通,合而为一。


三皇之后,在五帝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必须要开天立人,开人立物,是以渐渐的天人两分,以至于人不复能通天。文墨记事,便是天人两分后的产物。


天人两分之后,人失其天,道德不一。以至于天下始乱,为平天下之乱,息民之争斗,不得已,圣王开人之天,立人之道,使天下齐之以礼。这便是儒家最早的源头。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最早源头,是在五帝时期。


从五帝时期到三代,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华夏圣王之道一直都是天人两道共存而并用。直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法家以权道戡乱治平,开始了后面的两千多年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帝制之道是什么?权道也,法教也。


天道坏,则行人道;人道坏,则行权道;权道坏,则天下皆盗。天、人、权三道,正是华夏文化的核心。故谓道、儒、法,三家同源一体,其道为一,而用之各异。未乱用道,将乱用儒,已乱用法。欲治天下,不通天,则无以立人;不知人,则无以正纲;不执权,则无以戡乱。


道之衰,每况愈下。是以今人之弊,好以衰亡之细末,而责古人之大备。以天可以立人,而以人不可以立天。故此,要解读《道德经》这本阐述上古道术的圣王经典,唯有以古察古,以天入天。


何谓天之道?上古之圣,通天之道。通天何为?事天以安民,使天下无以乱,是谓古道通天。以古察古,以天入天,原古圣之道,通天人之际,以期能使人复天归道。以此治身则养身,以此治家则兴家,以此治业则功成,以此治国,则天下万安。这正是写作本书的宗旨和目的。


目   录


道  经


第一章  可道非道

第二章  作而不辞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冲而用之

第五章  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成事遂

第十章  抱一无离


第十一章  以无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存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虚极静笃

第十七章  皆谓自然

第十八章  仁义之伪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

第二十七章  不贵其师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第三十一章  用兵贵右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不失其所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第三十六章  国之利器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德  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天清地宁

第四十章      道之动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  负阴抱阳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圣无常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

第六十章      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以静为下

第六十二章  坐进此道

第六十三章  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

第六十五章  常知稽式

第六十六章  不争之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以德配天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第八十章      至治之极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知道飞二

太好听了!睡觉听太好了

凌叶天尘

正本清源

听友298485749

百度专栏《不在道人个人主页》以及收留专栏《中庸大学道德功易经十字大手印八塘捌宅法》微博用户66720084致信“独步天下书房”董仲舒老师的小弟“读不天下书房”老师:把我的文章扣留一夜了,该审查完了吗?可以释放了吗?也要“独步儒术罢黜百家”吗?我可没有备份哦!行行好吧!

云舒_uv

主播好听

景亿GG

赞,声音好温柔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读老子学处世之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大的力量使静。越安静就越有力量越浮躁越容易被击败

by:岩名姐读书

老子之道|AI电子书

【内容简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之...

by:华文天下_电子书

蹚古道

【内容简介】故事主要发生在清末,通过对财神后代赵元坤父子创业历程的描写,把长于经营、公正仁义、宽怀大度、淡泊名利的古道商人形象活脱脱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了康定...

by:闻声寻堡

古道秘辛

习惯怎么养?习惯怎么戒?习惯的体系怎么搭建?习惯原地踏步怎么办?习惯如何改变人生?在十分钟里寻找答案!

by:古道秘辛_

古道牵魂

一条古道牵出丑陋的人性传说中的美丽植物承载了多少无良的自私离奇案件暗藏玄机。惊天秘密让你欲罢不能……一名女子竟自称和已经死去三天的男友谈话,警方介入调查,该女子...

by:头陀渊讲故事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这样一条道路:它是联接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网络;它主要呈东西走向,与西南丝绸之路形成交叉并有相当部分重合,并与藏彝走廊形成部分交汇和重合;它主要兴起于...

by:我是车来车往

古道倩影

新疆总是有很多让人向往的地方,美丽的楼兰古城,神秘的罗布泊,香妃墓~

by:奋斗的三只熊

古道清凉

托钵乞食、不乞金钱、野外露宿、日中一食……这是一部全面反映辽宁海城大悲寺妙祥僧团二时头陀、外出行脚的佛教纪录片,本片记录了僧团二十年来,走过辽宁、北京、天津、...

by:亲玲

古道茶馆

进入有声以来的所有故事,不知道该放哪的,都在这里留个足迹……一边品茶一边听,顺便给评一评,惬意

by:古道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