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求你别再骂我了。”

2019-10-21 21:29:4319:44 69
所属专辑:家长学校
声音简介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

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

但语言,

确实常常引发

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你的肆意批判,可能

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优秀、成材。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付出了无数的心力。


市面上的教育方法也层出不穷:各种理论、套路、课程...但不论父母们学到了什么,想要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点,是一定需要注意的:


打压式教育是不可取的。让孩子过早接受语言暴力、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


而且,这样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是终身不可逆的。



01


综艺《少年说》中,有一幕让我十分痛心。


一个女孩哭着大声控诉自己的妈妈:

“你怎么总是拿我跟其他同学比较,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结果,她妈妈冷冷地回应说:

“其实我一直在不断打击你,以你的性格,不打击会飘。”




当女孩一边抹眼泪一边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的时候。




妈妈却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觉得要推你一把。”




女儿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说,都无法劝服妈妈,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很快,这段对话登上了微博热搜,许多网友纷纷表示:

“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多少孩子,就是这样,被父母从小打击到大。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总是忽略了这点,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孩子打击、嘲讽甚至谩骂。


却不曾想:语言暴力虽然不攻身,但攻心,伤害指数还特别惊人。



02


你满目狰狞却满嘴说爱,这样只会让孩子懦弱自卑。


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满嘴是爱,却表现得满目狰狞。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


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这些,都是父母责骂孩子的常规用语。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这些话会伤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绪要发泄。


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不能对孩子说太多好话,要是说几句就承受不住,以后出来社会还怎么生活?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发布过这样一则海报。


一个失落的孩子,拿着26分的考试卷。他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十分害怕的样子。


身上刻的,是父母对他说的话: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孩子不小心弄碎了花瓶,低着头,不知所措。


还没等开口认错,父母难听的话语,如往日一般,席卷而来:


“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
“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还有一个小孩抱着足球回家,他刚刚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


还没来得及跟父母分享喜悦,就开始被嫌弃: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海报的制作人,把每一句话深深刻在了孩子身上,就像伤疤一样。希望警示家长,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严重伤害。


但仍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是哗众取宠罢了。


语言暴力怎么可能伤害到孩子身体呢?


但以下两项研究,可能会让你对语言暴力的伤害有新的认知。


1.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语言暴力能改变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们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过早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等,而且,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03


你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要知道,孩子处于不知事的年纪,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话就是真理。


家长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记得我小的时候,邻居张姨家经常传来打骂孩子的声音。


有次去她家做客,妈妈给她女儿琪琪买了双新鞋,当时琪琪正在睡觉,被张姨火急火燎地喊了起来。


兴许也是起床气正浓,琪琪一副懒洋洋不愿配合的样子。


张姨说:

“你转个身”琪琪转身。

“动动脚,合脚吗?”“还好吧。”



“颜色还行吗?”“还好吧。”

“款式还行吗?”“还好吧。”


看女儿这样敷衍,张姨怒火蹭地就上来了。


“你是死人吗?就只会说还好吗?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吗?”


女儿听了,低下头不说话。


“别人送你东西,问你喜不喜欢呢?哑巴啊,说话啊。”


见琪琪还是不说话,张姨当着我们的面,狠狠地戳了下她的头。


“我在说你呢,听到没?”


琪琪眼里有点湿润,狠狠地白了她妈一眼,啪地关上了房门。


“你还甩脾气,教也教不好,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蠢货?”


“说话又不会,人也没礼貌,难怪读书那么差!”


一句句责骂声中,我和妈妈在一旁尴尬不已。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去张姨家玩。


几年后,他们搬走了,听说琪琪连高中都没有考上,后来去发廊做了洗头妹,因为态度不好还被解雇了。


也许你会觉得,琪琪从小就是个无心向学的坏孩子。


但其实,在小学的时候,琪琪的成绩并没有很差,虽不算名列前茅,但也有个中上水准。


后来随着张姨的恶言恶语,琪琪的学习开始一落千丈,换来的,更是变本加厉的打骂。


从此,琪琪的生活进入了恶性循环,慢慢地,连课都不愿意去上了。


● 心理学的暗示效应告诉我们,父母的否定、打击、批判,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并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批判声音”,形成强大的“反自我”意识。


● 他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即便成年后批判你的那个人已经不存在了,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时常苛责自己。


正如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你随意的几句话,却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评价,孩子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间。



04


你的肆意批判,将影响孩子一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父母骂得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其中高赞回答让人痛心且绝望。


“在我伤心难过得哭到虚脱的时候,我妈看着我一脸嫌弃的说:发什么神经?那一刻我感觉,这辈子都不会原谅她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语言暴力有可能会变成一把凶器。


除了上述提到的懦弱自卑型人格,语言暴力还有可能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就是把情绪转化为强烈的攻击性,杀自己,或者杀别人。


2014年,谢勇导演的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就讲述了语言暴力和暴力伤害的关系。


影片中,他采访了沈阳市少管所的几位少年犯。他们从小被父母语言暴力对待:“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谢勇把这几个与语言暴力相关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做成了“武器”。




在多年的谩骂和埋怨中,这些孩子受尽了心理上的折磨。他们长大后变得暴戾、心狠手辣。


有抢劫赌场,开枪杀人的;

有用斧子,砍死对方的;

还有用水果刀,见人就捅的。


有调查显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这些孩子的父母用一句句暴力语言将孩子的未来断送,也给其他人、其他家庭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有人说,这些孩子扎在别人身上的凶器,是父母亲手递过去的。


你的唇枪舌剑,会葬送了孩子的一生。




05


正确的沟通,都是非暴力的。


很多时候,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当父母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的时候,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著名心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


1. 观察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


父母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详细的观察,说出观察的结果。做好观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


比如当老师告诉父母孩子没交作业,不要对孩子说:

“你怎么又不写作业了?”


只要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会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绪。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你为什么不写作业?”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或者不喜欢老师等原因,父母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


2. 感受 


不少父母喜欢急于求成,却忽略了孩子的心情。


比如,父母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洒了一地的水,就会对孩子说:

“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对孩子的感受是极大的伤害,也许孩子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


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说出各自的感受,父母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不要那么懒,要是孩子还是不愿意,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不能胡乱指责。



3. 了解感受产生的原因 


大部分父母听到一句不中听的话时,会有三种反应选择。比如,当孩子对妈妈说:

“妈,你做的饭不好吃。”


● 第一种是愤怒,“辛辛苦苦给你做饭,还敢嫌弃饭难吃。”


● 第二种是推脱,指责对方:“那我不做了,你们自己做吧。”

  

● 第三种是用心体会和了解孩子们的需要,看看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如果一切正常,就要考虑提高一下自己的烹饪技术了。 


父母不要总是意气用事,多通过沟通来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


4. 提出具体的要求 


清楚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


比如,孩子出门磨蹭,妈妈通常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快点呀,总是磨磨蹭蹭,每次都得催你,让人等你。”


这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也是一种利用孩子内疚心理的道德绑架。


孩子一般听到这些,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继续慢慢悠悠。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对孩子说:“我们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这才是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孩子和父母有着多年生活经验的差距。


很多在父母看来很容易事情,对孩子来说却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真的还不会、没有学习过。


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仔细感受孩子的心理,分析其原因,然后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做父母的,

其实就是去回忆起我们小的时候,

真实的状况是怎样的,

我们又需要大人怎样的帮助和爱。


当我们能够连接到我们的“内在小孩”,我们就会以更大的同理心、耐心和爱去对待我们的孩子。


因为这份理解和懂得,既疗愈自己、成长自己,也成就更好的孩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求求你们别再对我投怀送抱了【免费专辑】

【免费专辑】一天5更,不定时加更,欢迎订阅【内容简介】最强王者降临花都,成为了一个刁蛮美女校花的保镖,本以为可以过上没事打打情骂骂俏的日子,却不曾想陷入到无尽的...

by:看书网精品有声书

奢婚(我一初学者请别骂我orz)

看官朋友们:这是一部,一点也不言情的,言情小说但是!文笔,辞藻,大纲,狗血,虐心,种田,,重生……这些红文的必备元素——特么它居然一个都没有!本...

by:昵称过期

玄幻:求求你别再抢我机缘了|运气爆棚|系统爽文

【小编推荐】顾玄穿越玄幻世界,却不曾想,激活机缘截胡系统。多年之后,顾玄被人称为——真.天命之子,修行界第一欧皇。【简介】【飞卢中文网独家签约作品!】顾玄穿越玄...

by:飞卢玄幻_不败升级

【多播】不当舔狗后,校花哭着骂我是渣男

为了心中的白月光不惜改变人生轨迹耗尽所有,黄粱之际却如大梦初醒般带着记忆重生在高中舔狗时代,这一次,他选择不当舔狗,与那个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欢迎收听由...

by:樱默离初春

洪荒:道友求求你,别再爆料了|爆笑&神话传说&爽文

作者:六耳神探,飞卢中文网独家签约作者,飞卢中文网天榜作家,笔锋犀利、语言幽默。男播/旁白白章:接触有声行业四年。喜欢悬疑和玄幻书籍。声音干净有少年感,广播剧...

by:飞卢玄幻_不败升级

别再说

专辑名:别再说歌手:新声主义...

by:华语音乐

妈妈陪宝宝(妈妈篇)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让童话故事带着妈妈和宝宝一起进入奇妙的世界;在孩子成长的时光里,感知成长的神奇。睡前听故事,让宝宝带着美好的故事进入梦乡,宝宝睡的更香哦

by:倩倩姐姐陪你读

别再撑了

新專輯[人生要漂亮]的首支抒情虐心主打[別再撐了],邀請到金曲獎得主,創作才子李榮浩為安心亞量身譜寫,這也是新專輯想要告訴聽眾以及粉絲們的[人生漂亮要第一招:...

by:华语音乐

好玩超短篇|温柔夫君突然开始骂我,我好喜欢

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心仪男子,但谁能告诉我,他为什么越长越娘炮了呢?!后来,我们终于成亲了,但我就是嫌弃他嫌弃得不行,嫌弃到离宫出逃了......我的阴柔驸马追...

by:书言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