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从妓女到画魂,在流言蜚语中成就的传奇人生-下

2023-10-07 09:29:1015:33 2.3万
声音简介

主播 | 清馨          文|文娟

来源|做灵魂有香气的女人


幸运的是,她的丈天一如既往地支持她。


这样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愿意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帮助她成长。


刘海粟曾对播玉良说过:
“西画在国内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毕业后还是争取到欧洲去吧!”


潘赞化也认为要使潘玉良真正有所成就,就得帮助她摆脱这个令人室息的为封建思想所包围的恶劣环境。


当时恰逢留法勤工俭学之风兴起,潘赞化千方百计地通过安徽省教育厅为她取得了官费留学的名额。


于是,潘玉良远渡重洋,开始了第一次欧洲之行这一走,竟去了七年。这七年里,她在艺术上有了更大的长进。


她先后师从达仰、布佛莱教授和西蒙教授学画,同徐悲鸿一道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很快,她的作品得到了国外艺术家的认可。
1927年,她的油画《裸女》入选罗马国际艺术展获得金质奖章。
她的同学徐悲鸿曾这样评价她:

“夫穷奇履险,以探询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决不能者也……士大夫无得,而得于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


于是,曾经历经磨难的孤女在一点点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对她付出最多的,还是那个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默默给予她最大帮助的,也是她唯一的亲人——潘赞化。


学习和生活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潘赞化的经济收

入已远不如从前丰厚,但是他从未表现出半点儿为难。


于是,终于等到那日,她学成归来,衣锦还乡。


可以想见,久别重是如何欣喜。

七年的分离足以考验一对夫妻。


没有疏离,没有隔阂,潘赞化开心,因为她归来,更因为看到她的成长,他对她的感情早已超越爱情,他从不求福德一致的回报,他更像是她至高无上灵魂的伴侣,竭尽所能地为一个追寻自由与美丽的灵魂提供无限的空间和可能。


而对于潘玉良来说,除了乐于在绘画艺术上寻求美与自由之外,回到中国,她希望能同丈夫团聚,享受家庭的温暖,并能学有所用,将欧洲吸收到的精髓授予祖国的学子。


于是,她接受导师刘海粟的邀请,回到上海美专任教,之后还被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聘为教授。


但是,纵使她百般努力,世俗始终不愿放过她的难堪。


1936年,潘玉良举办个人画展,她的作品仍是以人物为主题,尤其是那幅《人力壮士》,是结合当时日本侵华的背景悲愤而作:


一个裸体的中国大力士,双手扳掉一块压着小花小草的巨石岩石下脆弱的小花才得以绽露笑脸。


她不能凭一己之力改变祖国的命运,但是,她希望用自己心中的激情和画笔下进发的千钧之力来激荡起国人奋起的决心。


奈何,少数国人沟渠般狭窄阴暗的心灵丝毫映衬不出她如明月般股切的希望之光。


在即将开展之时,有人蓄意破坏画作,还留下一张字条:妓女对嫖客的颂歌。


这污蔑带来的伤痛远比曾经受过的任何责骂毒打都来得惨痛。


她千辛万苦,只身一人远赴他乡,全身投入艺术创作,只为找到生存的尊严。

在异乡她获得了认同和尊重,满心欢喜回到祖国,却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尊严被无情践踏。


对于潘玉良来说,自始至终,不管身份为何,自尊为大。


所以,她只能逃到一个允诺她获得尊严的地方,一个可以埋葬过去的地方,一个不再有歧视和诽谤的地方。


潘玉良选择了巴黎,在那里,她决定做一个“三不女人”:

不谈恋爱,

不加入外国籍,

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


能做到这三点的女人很多,可她一做,就是40年。


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是因为她希望自己有更多的独立创作空间。


更多精彩,可参加女人课堂闺蜜共读,详情咨询班长:Ladyclass-5


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在巴黎逝世。


临终前,她向最好的朋友王守义交代了三个遗言:

第一,死后为她换上一套旗袍;

第二,将她一直戴着的镶有她跟潘赞化结婚照的项链和潘赞化送给她的临别礼物怀表交给潘家后代;

第三,一定要把她的作品带回祖国。


项链和怀表她贴身珍藏了40年,银壳怀表是蔡锷将军送给潘赞化的珍贵礼品,潘赞化在分别前送给潘玉良当作临别纪念。


而项链中系有新娘、新郎照片同心结,是两个人爱情的信物。


王守义不负重托,认真帮她完成遗愿,只是,他虽尽所能,却还是没能将她的作品带回中国。


2014年,潘玉良1946年的作品《窗边裸女》在保利香港春季拍卖会中举槌。


画作以2000万港币起拍,后又经五轮竞价,最终以

3453万港元的成交价卖出。


这样高昂的价格应该是世人对潘玉良艺术成就最大的认可。


不再耿耿于怀她身世的不堪,没有了当时偏见和嘲讽的有色眼光。


世间并不全是狰狞的人性与污秽的眼睛,多年后,人们从她的画作中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状态并为之而感动,那一条条水墨勾勒出的精湛铿锵的线条,所描绘出的体态如地母一样的健壮的女体,从容而优雅,冲淡了人性的无知和丑恶。


在世间纷扰的嘈杂中,总有人愿意在别人的人生中指指点点,他们喜欢躲在阴暗角落窥视,然后抓住一切机会去诋毁别人的成绩。


千万不要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要对自己保持最基本的信任,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梦想,更要懂得抓住梦想绽放的瞬间,成就一个更精彩的自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诗曼呀呀

千万不要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要对自己保持最基本的信任,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梦想,更要懂得抓住梦想绽放的瞬间,成就一个更精彩的自己。

美好清馨 回复 @诗曼呀呀

棒棒哒!

诗曼呀呀

追寻自由与美丽的灵魂提供无限的空间与可能

冷浸溶溶月

清馨老师, 请问您录音时用麦克风吗?

猜你喜欢
画魂-潘玉良传

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原名张玉良,婚后随夫姓,改名潘玉良,字世秀。是中国著名的女画家、雕塑家,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

by:云水天镜

潘玉良画传

潘玉良(1895—1977年),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

by:木棉花艳

画魂潘玉良传-石楠著

本书记叙了潘玉良如何从一个没有受过最基本的正规教育的青楼女子,成长为第一个以雕塑作品走进巴黎现代美术馆的中国艺术家在艺坛上赢得崇高声誉的坎坷一生。

by:JOY馨

从艺妓到艺术家|画魂|潘玉良传|奋斗不息

孤儿-艺妓-小妾-美专学生-留学生-教授-世界瞩目的艺术家如果生活注定苦难与迷茫,请读潘玉良传!欢迎购买石楠老师所著《潘玉良传》正版图书。

by:D煜琳_永不断更

潘玉良传(完)

潘玉良,著名画家。江苏扬州人,年少时父母双亡,14岁时被卖至安徽芜湖妓院。由于潘性格倔强,不愿接客,屡屡与妓院老鸨发生冲突,几次自杀未遂。1916年,同盟会会员...

by:快乐的石头呀

我是妓女吸毒者

本书是根据克丽斯蒂娜本人的谈话录音整理出来的。她的经历使我们了解到当前德国一大部分青年的精神状况。克丽斯蒂娜向我们描述了她堕落的真实缘由,她的叙述要比那些著名的...

by:5biaodashi

我的妓女生涯

《我的妓女生涯》简介:一个妓女或者曾经是妓女的人物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风尘史的,在文坛过往是没有过的,康素珍堪称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在本书中,她用饱蘸血泪的笔墨...

by:嫵梦

锦云遮反骨冷妃|从妓女到王妃|甜王独宠女杀手|女强【精品多播】

让杀手换职业当妓女她真没这勇气,王爷甜又暖,刀人冷姐也沦陷。

by:叠蝶咚

复活|一个妓女的救赎之路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

by:姜樱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