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会】法国人为什么拥有全世界最长的假期?

2016-10-05 13:36:5714:17 31万
声音简介

大家好!欢迎打开随艺听欧洲,收听这一期的节目。

昨天我在微信公号里看到一篇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写的文章,讨论我们的休假多久才算够。

文章说,芬兰有一个研究员一份有关度假的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在七天假期后,那种精神抖擞的感觉会在恢复工作的1至4周内消退。短暂的假期就像在“潮湿闷热的夏日冲一个冷水澡,虽然可以提神,但只能带来短暂的解脱”那么休假多久才足以在恢复元气的同时,激发人生道路的调整呢?教授并没有给出明确给出观点。他只是指出,大量神经学的研究表明,休假不仅对大脑恢复注意力和积极性至关重要,而且对维持我们的人性认知过程不可或缺。

我们很多人出于本能,从内心都渴望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之所以有这样本能的需求,是因为这样思考时间,能够使我们巩固记忆、整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规划未来,并且构建自己的意识。

这样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从每次国庆黄金周大家在朋友圈里晒出的拥堵的交通状况和人挤人的风景区,我想,很难认为,大家能在这样的度假环境中能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彻底放松;而我们目前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在这样的集中突击休假,调整前后周末,变相延长假期的模式中,也很难掩饰我们国家目前长假短缺的现实。

我在以前的节目中,我曾经提到过自己的这样一个感受:我最喜欢九十月开学季的法国,那是因为法国人在经过夏天长达一个月的休假后,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很积极,于是整个社会就有了一种能换发出生机和活力的能量。

法国是世界上节假日最长的国家。以2016年为例,法国共有11个法定假日。如果加上双休日、带薪长假、再加上前后搭桥凑长假的天数,法国人平均每年大约有150天不用工作。

记得我在法国研修本科学位时,选修过一门课程,课名叫做:法国度假史。当时我对这门课程的开设,一直很不解。我们需要学习西方文学史艺术史,这我能理解,但是法国人的度假史也需要单独拎出来研究吗?

后来,上课的第一天,法国老师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他说,“我一直认为,1936年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法国人之所以能按照现在的方式生活,是因为那一年开始,法国人学会了度假。”

这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一直记到今天,也成为我理解法国很多社会和文化现象的基础。现在回想起来,如今让大家非常羡慕和欣赏的“法式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法国休假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那么,法国人的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逐渐完善的呢?我们在这里不妨简单地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的法国带薪年假是如何计算的。简单说来,法国的这种计算方法有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劳动法规定,享受带薪年假并不以工龄为条件,天数根据实际工作确定。也就是说,所有的适用劳动法的工薪雇员,都有权享有带薪年假,哪怕他在这个单位只待了一天。这样的规定就非常有利于那些临时工作的雇员。说到这里啊,大家不要认为这只是针对一些具有服务性质的临时工,因为在法国的雇佣关系中,临时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也非常普遍,尤其是与文化艺术相关领域。我们熟知的很多职业,比如戏剧演员、歌剧演员,电视台非全职的剪辑师,甚至是电视台邀请来做节目的嘉宾,他们与雇主签署的都是这样的临时合同。所以带薪年假不以工龄为条件,就保证了不管签署的合同是无限期的长期合同、固定期限合同还是临时工合同,都能够享受由雇主负担费用的带薪年假。而带薪年假的天数,是根据上一年6月1日到本年度5月31日这个参考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天数来算。一个雇员实际劳动一个月,也就是连续不间断地工作4周,就能够折合为2.5个工作日的带薪年休假。举例来说,如果某一雇员,在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之间,连续在某个企业工作了3个月或者12周,那么他就能够享有这个企业提供的7.5个工作日的带薪年假,而且最终结果按照8个工作日执行。不过,法律要求,不超过12个工作日的年休假必须连续使用,而一次性连续使用带薪休假的天数不得超过24个工作日。长度在12到24个工作日之间的年假,雇员就可以和雇主商量,可以集中一次使用,也可以分次使用。但必须在5月1日至10月30日之间安排。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每年的7、8月,法国社会会出现集体大度假的现象,原因就是非常多的企业雇员,都会选择在7月或者8月一次性用掉自己的带薪休假,孩子们在这个期间放暑假,这样安排,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整整休一个月的长假了。

另外,法国的这种带薪年假制度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属于法定休息时间,具有强制性。以前我们可能都会认为休假是员工的权利,可是法国竟然把员工休假作为雇主和雇员一项共同的法律义务,听起来就很奇葩了吧?以我在法国的亲身经历来说,我有一位在法国公司上班的闺蜜。有一次,她在五月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突然打电话过来,问我要不要一起去度假,可以去十天左右。我很奇怪的问她,你不用上班吗?她就对我解释说,老板通知她,去年一年她的带薪假期还剩6个工作日,必须在今年5月31日前使用,从6月1日开始,会重新计算下一年带薪假期的天数。而五月一般来说是法国公共假期最多的月份,所以如果安排得好,6个工作日加上公共假日和搭桥的天数,再把前后两个周末一连,出游两周也是不在话下的。我听了她的解释,顿时感悟到了在法国聪明地申请休假时期也是一门艺术。

这个我觉得还不是最奇葩的。法国的劳工法规定,雇主可以在集体合同确定的时间段内,安排雇员轮流休年假;也可以选择安排全体雇员在同一时间休年假,也就是说,企业会在某个时间段停业休假。这种情况通常也发生在七八月,而且在工业领域很常见。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企业统一停业休假的天数比某个雇员享有的天数要长,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也就是说一个雇员他的带薪年假休完了,但是企业还在停业中,他也无法去工作。答案是,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得按照雇员无法工作的天数向该雇员支付半失业津贴!

在感慨法国的带薪假期制度的同时,我们也许会想,欧洲在历史上本来宗教假期就很多,现在法国成了世界上假期最长的国家,也许也不奇怪。是这样的吗?其实并不然。法国的带薪假期制度之所以是民法法系国家中,较为完备的立法例,这与法国工薪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一直以来共同不懈的努力,分不开。

在这里,我们又要说回到1936年,我刚才一直提到的年份。在这一年,法国开始普遍实施15个工作日的带薪假期。这个以前只有公务员和少数职业才能享有的权力普及到了所有的工薪雇员。从此,法国的工人阶层有了自己的自由闲暇时间,可以去娱乐,可以去度假,可以去欣赏艺术,可以去夏日的海边沙滩。当时的总理莱昂-布鲁姆就这样回忆道:当我看到年休假期间路上跑着的摩托车,老式破旧汽车和车上坐着的用心打扮的年轻工人夫妇时,我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带薪休假制度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打开了未来之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国带薪休假的假期也越来越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雷诺公司为首的一系列大企业,纷纷通过集体合同把年休假期限提高到最长三周。这一做法被1956年3月27日的法律确认下来,并且适用于所有的雇员。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法国经济经历了黄金上升期,国内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法国大众旅游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企业开始兴办各类度假旅游胜地,海边的旅游业从此开始兴旺得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大家熟知的中国复兴集团,如今斥资9.39亿欧元,最终成功收购的法国旅游度假村连锁集团地中海俱乐部,就诞生在1950年旅游业大好形式中。在整体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法国政府在1969年将带薪年休假进一步延长至四周。十多年后,带薪年假仍然在继续延长。到了1982年,法国左派社会党总统密特朗重视推动国内消费,将再次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这一次,他将带薪假期延长为最长5周,也就是30个工作日。这项法律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同时实施的,还有一系列提高劳动待遇和社会服福利的改革:比如每周工作日缩减至39小时,提高家庭津贴和住房补贴,提高最低档养老金和增加失业保险津贴等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增长。 也是法国一跃成为国家福利最优厚的国家之一,法国左派的执政也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深得人心。一直到今天,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带来的长假,的确在促进经济、改善个人精神发展和劳动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这个制度至今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的挑战。那么,回答我最初提出的问题,我们休假多久才算足够?法国给出的答案是30个工作日。其他的国家做法各不相同。也许我们得不到一个具体的、量化好的天数,但是,休假过后的感受,是不是神清气爽、效率倍增,我们却能有切身的体会。融入每一个法国人血液中的度假文化,也许正集中体现了法国人生活方式的精髓。我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法国社会学科的课程中,会开设法国度假史这门课程了。你们呢?

好了,今天关于法国人带薪假期的话题,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艺瀚的节目,那么欢迎订阅我的专辑《随艺听欧洲》,也欢迎进入我的听众交流群。期待在未来,能与大家有更多的互动。好了,艺瀚在巴黎为大家送上祝福,祝大家休假愉快。Bonnes vacances, à bientôt.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霖Eileen

很喜欢听您关于法国及欧洲的讲述 这是不多能够放松身心的随听了

胡艺瀚 回复 @霖Eileen

所以也欢迎关注我今年每周二更新的新节目哦

听友127954416

每一期的背景音乐都太好听了,能不能在文稿里放音乐链接

斯嘉丽徐

默默听到了自己的公司..

安安安妮塔

姐姐我觉得你长的像董洁哦

1818339qijs

干脆一年休365天嘛好了

猜你喜欢
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旧石器时代考古都是最早的一段。与后段不同的是,他一直是全球性的研究,还是研究人类化石、动植物遗存,研究问题始终放在了人类进化的总体框架内。不...

by:1660423nrjh

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

探索人与历史的关系,走进变革时期的欧洲。本书从皇室、文化艺术圈和普通民众三个角度,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全面剖析了1683~1883年法国大革命前后二百年的时代。1...

by:Sweety佳琪

疯狂年代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探索动荡变革时期的欧洲

by:梵乔睡眠冥想

欧洲王室秘史丨俄罗斯英国法国…幽默讲述欧洲各国王室的宫廷趣闻秘史

讲述欧洲各国王室与著名君主的历史。揭开欧洲王室的神秘面纱,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将欧洲王室的趣闻秘史娓娓道来。

by:有声集结号

欧洲行

欢迎关注顶呱呱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就是顶呱呱”。

by:每逢嘉节

工业革命前的欧洲社会与经济,1000—1700

工业革命是当今世界形成过程中的巨大推手,它作为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分界,仿佛是一个促成急剧变化的瞬间。然而,工业革命仅是这一漫长转变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它发生之前...

by:多云下的蛋

牛津欧洲史:法国大革命史|全景式重现

“牛津欧洲史”系列丛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策划推出,以其强大的学术资源和出版资源为依托,跨时代地集结了100多位史学巨擘,耗时40余年打造了这套牛津经典。《牛津法...

by:多云下的蛋

欧洲旅行攻略|欧洲美食|享乐欧洲-神威/著

翻开这本书,有欧洲著名景点的游后感和导游信息,经验与教训都讲给大家听;有不知名的欧陆小镇,为你的欧洲游带来更多清新的可选项;有吃货们感兴趣的米其林三星探秘和市场...

by:十国

声音主播

220824万

简介:独立女性创业家、生活美学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喜马拉雅首席美学鉴赏官”。曾旅居巴黎,采访过数十位欧洲政府首脑和商界领袖,也深谙欧洲的美学理念、社会礼仪之道。喜马拉雅《随艺听欧洲》、《奢侈品普及课》、《穿搭美学课》主理人,她倡导的审美哲学不止于衣着和礼仪,更在于品格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