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苏轼

2019-11-09 19:21:4403:05 16
所属专辑:《古文观止》
声音简介
国1于南山2之下,宜若起居3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4山者,莫近于5扶风6。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7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8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9杖履10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11如人之旅行12于墙外而见其髻13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14不知15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16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17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18,狐虺19之所窜伏20。方是时,岂21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22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23之祈年、橐泉24也,其南则汉武25之长杨、五柞26,而其北则隋之仁寿27,唐之九成28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29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30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31此台欤!夫台犹32不足恃以长久,而33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34欲以35夸世36而自足,则过矣37。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38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苏轼传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在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经历。经受了无数的磨难,苏轼最终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by:嘟嘟的异想世界

苏轼传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

by:故磊溪边

苏轼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

by:蹒跚的小白

苏轼十讲

作者:复旦大学朱刚。简介:苏轼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未见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壮浪纵恣...

by:欧阳楚懿

苏轼词传

人生得意时,要读一读苏东坡;人生失意时,更要读一读苏东坡。因为: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

by:K的阅读房

苏轼十讲

每一个中国人,若认真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必会发现有不少甚为根本的东西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苏轼的,称他为中国人“灵魂的工程师”绝不过分。

by:yxsm小学二组读书帐号

苏轼词传

人生得意时,要读一读苏东坡;人生失意时,更要读一读苏东坡。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张琴,一壶酒,一支笔,云间写诗,田里踏歌,烟雨平...

by:熙熙_雨儿

苏轼词传

大文豪苏轼是中华文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一个天才,是九百年前的超级偶像。他懂建筑,会修筑堤坝;他通音律,是不折不扣的音乐家;他更是个吃货,没有他就没有东坡肉,...

by:明夜风

苏轼十讲

苏轼:中国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by:非常态读书

苏轼词传

一生沉浮,一路坎坷,他却道:“也无风雨也无晴”。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顺也苏轼,逆也苏轼,凡事莫向外求。

by:我播我乐刘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