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做选择:向外看到“镜中自我”与向内搜索的四个维度,让你规避决策的盲区

2020-08-14 11:26:4112:23 906
声音简介

聪明的人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知道用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找到答案的人。你好,我是刘sir,欢迎来到《超级搜索力,解决你90%的人生难题》。

 

最近我们个人发展学会接到这样的一份求助:有位学员在一家外企担任部门主任。他原本觉得目前的生活挺稳定的,对薪水也很满意。可最近由于直属上司的岗位调整,以前对他心怀不满的人抓住这个机会,到处说他坏话,导致他工作不顺心,原本一直期待的升职机会也没了。他很不高兴,甚至有了辞职的念头。但他一毕业就进了这家公司,一直都在做同一个岗位,要换一份工作吧,他还真不知道要做什么好。在找到我们之前,他已经和自己的一个哥们儿聊过,也在一张纸上列出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分析了自己的职业优劣势,但还是无法做出决策。他又痛苦又纠结,所以找到我们的职业辅导师,想来问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位学员在做出离职的决定之前,先去跟朋友进行沟通。因为至少他意识到,在做一个决策之前,要去搜集足够的信息,充分考虑再做决断。如果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一怒之下直接卷铺盖走人了,等到回家之后冷静下来想想,好像这份工作才是自己毕生的真爱,那就尴尬了。做出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决定之前,深入了解一下自己,弄清自己的真正想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有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比如说,我们的某个同事经常说自己是个内向害羞的人,但实际上,她在公司里非常活跃,一点也不害怕当众讲话,勇于表现自己,和人私下交往的时候也能聊得很开心。周末的时候,总是会和不同的朋友相约一起逛街吃饭。那么,为什么这位同事一直真诚地说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呢?

 

在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我们发现了秘密。原来,这位同事小时候由于身体的原因,卧床休息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她总是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玩,无聊了就用树枝在墙角画圈圈。等到病好了之后,她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有一种不太自在的感觉。从此,她就形成了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的自我认知。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里(Charles Cooley)在1902年就发现了这种现象,他把这种自我认知的形式称作“镜中自我”,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喜好、习惯做法等,往往比自己对自己的理解要更准确,可以规避单纯的自我认知产生的许多问题。

 

的确,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有些人会无意中放大自己的优点,也有一些人会在无意中放大自己的缺点,而你朋友的看法可能会击中一些你自己无法发现的盲点,因此相对来说也比较客观。想要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人,可以借用朋友的观点,向外搜索别人的意见,遇见未知的自己。

 

找朋友咨询意见的时候,建议多听几个立场不同的人的看法。咱们中国有句俗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如果你只问了一位朋友的意见,而这位朋友恰好又是平时和你比较投缘,很能聊得来的,这不就等于间接问了你自己的意见吗?

 

所以建议年轻的朋友们,在求职的时候,不妨把自己当作一款尚未上市的产品。为了让你自己这款产品能够畅销,你事先就要做调研,搞清楚你的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你只问了一个朋友的意见,相当于在产品上市前只调查了一个用户,这样本数是不是有点太少了?至少也要多调研几次,尤其要听一听那些和你意见不同的人的观点。

 

日本的管理专石田淳曾经说过,人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有个性。大家都无法克服冰激凌的诱惑,明知道该把手里的股票抛掉却怎么都不忍心割肉,在打折促销的时候忍不住想买几件不需要的衣服……这些行为模式,是根植在人性弱点中的弱点,有可能自己由于身处局中发现不了,别人却能一语道破。

 

向外搜索别人的意见,不代表你应该人云亦云,也不代表你应该让别人替你决策。懂得精准洞察自我,你就能更好的向外探索,借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的理论,你可以在以下四个维度上去了解自己:

 

维度一、我们与世界怎样互动。

 

你平时善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喜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式,你更喜欢跟人面对面交流,还是在网络上交流?你选择一种怎么样的互动方式,就决定了其实你的性格会怎么样。

 

具体来说,分为两种方式:

1.相对外向的方式,积极与人交流。

 

就比如我前面说到的那位学员,当他有了想离职的念头,第一个做法是询问哥们儿的意见,这就是积极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2.相对内敛的方式,冷静地观察世界。

 

如果你在人群当中不怎么说话,更多是处于一种默默观察的视角,那么你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就比较内敛。

 

维度二、我们会留意到什么样的信息。

 

了解这一点,可以更客观地加强对自我的认知。这种留意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留意部分信息。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做聚焦错觉,指的是当你过分关注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导致对其预测错误或评估失准的现象。

 

比如有一个明明不那么有名的明星,但是一段时间内,你天天能看到他的广告,你就以为他是个很红的明星,这就是典型的聚焦错觉。

 

2.留意全部信息。

 

这也是在考验你的全局观,或者说你要学会辨别,眼前看到的“全部”,是不是真的“全部”。比如说,把一头大象劈成两半,你再怎么仔细研究其中一半,也不可能得出一整头象。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要注意观察自己留意到了什么样的信息。是局部的,还是整体的?你的认知是不是客观全面的?

 

当你通过对自己留意信息的方式展开自我洞察,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局限,也能够对很多事物具有更强的敬畏心理。

 

维度三、我们的决策方式。

 

前面两个维度,你讲的都是做决策之前的自我洞察,那么到了这里,你需要了解自己做决策的方式。是出于感性随心情决策的,还是理性思考之后决策的?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方式是从感性到理性,最后再回归到感性的决策方式。就是说对于一件事情,首先看你愿不愿意做?想不想做?这就是感性的。在逻辑论证这样去是否OK,就是理性的。

 

比较简单的判断是,假如感性和理性都OK,那就去做;感性和理性都不OK,那就不做,这个其实很好理解。

  

当感性与理性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两种较为复杂的情况:

 

1.感性上OK,理性上不OK。

 

比如一件事情,感性方面你很想做,可是理性告诉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不应该的。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来预判一下你对这件事可承受的影响有多大。如果从感性到理性产生了冲突,再回归到感性你还是强烈的想去做,但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在你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的,那么也不妨可以任性一把;反之,如果这是一件一旦做错,会对你造成不可逆转的重大影响的严肃事件,那么务必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性冲动,不该做的就不要做。

 

2.感性上不OK,理性上OK。

 

这种情况与上一种恰好相反。对于一件事情,你从感性上是不愿意做的,但理性告诉你应该去做,做了才是明智的。这种时候,我们同样要从事件本身会产生的影响出发。如果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你也无需过度为难自己,不想做也无妨,毕竟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相反,如果这件事事关重大,如果不做也许会对你造成很大损失,那么这时候,感性就要适当让步,按照理性要求你的去面对,去处理。

 

所以你看,当你经历了感性到理性,再回归到感性的过程就会发现,如果你所做的决策,对你的影响很小,或者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就没必要刻板的理性,适当的遵从感性也无妨;相反,如果这个决策意义重大,稍有差池会对你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那么我会建议你听从理性的声音,即便不情愿,也最好去试一试。

 

维度四、我们会选择怎样的风格去生活。

 

明确了这一点,就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整体的认知了。你的生活方式是喜欢热闹和喧嚣,跟很多朋友在一起的这种感觉,还是喜欢那种比较安静的生活方式?亦或者还有些朋友喜欢喧闹和宁静都能兼顾的状态?这其实是一个对自己更整体的认知。

 

当然,我们的人生不可避免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学习积累到挣钱养家,再到工作生活平衡,最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逃不了的整体规律。所以你在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时候,你要客观考虑自己所处的阶段。基于认知到的人生的四个阶段这个前提,你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现实与理想生活方式之间的路径与平衡。

 

借助以上四个维度,希望能帮你更加精确地洞察自我。

 

很多时候,自我认知偏差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对心理疼痛的畏惧感,因而无法留意到本来可以注意到的信息。比如说,当一个女人和自己爱慕的男人讲话时,这个男人频频看表。这原本是男人对女人不感兴趣、希望快速结束对话的信号,可这个女人却可能会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你这么忙,还坚持留在这里陪我聊天,看来真的是对我很有意思”。

 

这个时候,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了解自己的真正想法,多听那些引起心理疼痛的意见,可以注意到自己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留意到的外界反馈,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自我,及时调整心态。

 

总之,遇事不决的时候,可以借助外力向内搜索自己的内心。当你把有效搜寻他人的意见与精准洞察自我的四个维度相结合,就有可能一步步打开被意识封印的潜意识,找到自己的真正意愿,从而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那么接下来,当你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如何积极走出舒适区,让自己化身行动派,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呢?下节课我会和你分享3点建议,给你持续突破舒适区的动力。

 

今天留给你的一个思考题是:选一个你最近遇到的决策难题,然后结合他人的意见与精准洞察自我的四个维度,来重新做一次决策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561775sokw

试听后感觉有点空,没有了解搜索力的点到底是个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