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和珅之死与嘉庆的被刺杀始末

2019-11-15 09:00:0115:24 5.1万
声音简介

【背景】


提到清代的十二个皇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在电视剧里出镜最多的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对清史了解得多一些的,可能还会知道清朝初期的三个皇帝,和鸦片战争往后的那五位。于是,卡在正中间的嘉庆,就成了知名度上最尴尬的一个皇帝。在他前面,有乾隆和令妃这对著名的父母,后面,有因为鸦片战争“一炮而红”的道光,相比之下,嘉庆的一生似乎乏善可陈,没什么可值得关注的。但这个“小透明”的皇帝,却可能是有清一朝最被我们低估的皇帝。


【正文】


之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嘉庆的能力有多强,事实上,清朝的衰败虽然始于乾隆晚期,但嘉庆的统治,总体上是加剧了这种衰败势头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掉他的努力。比如在用人上,嘉庆就比他的父亲乾隆皇帝好得多。历史上著名的贪官和珅,在乾隆晚期备受宠信,不但权倾朝野,而且贪污了近十亿两白银的巨额财富,据说他的财产总数,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综合。乾隆在世的时候,虽然对和珅的行为心知肚明,但因为和珅能满足他花天酒地的需要,又会拍马屁讨他欢心,所以并不加以制止。可是乾隆死后没几天,嘉庆就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处死了他。因为和珅贪污的财富数额巨大,所以当时的人们说,这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在扳倒和珅之后,嘉庆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旗号,号称要改革政治,除旧更新。他启用了一批在乾隆年间因为仗义执言而丢官罢职的大臣,让他们担任重要的职务,辅佐自己。比如一位名叫尹壮图的,他在和珅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批评乾隆推行的“议罪银”制度,认为让贪官污吏们拿钱消灾,久而久之必将败坏政治生气。他的话惹恼了乾隆,于是乾隆就给他下了个套,让他到地方去调查官员们的腐败情况,并且把这个消息提前散播出去。面对这种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无赖行为,尹壮图没办法,只得向乾隆低头认罪。看透了乾隆虚伪的尹壮图心灰意冷,在这件事情过后没两年,就告老还乡了。


但他的举动,被当时还是亲王的嘉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嘉庆认为,像尹壮图这样的“敢言之臣”,是应当被加以重用的,所以在亲政后不久,他就下令让尹壮图回到北京准备担当大用。但内心尚未平复的尹壮图,以老母亲需要照顾为由,拒绝了嘉庆的邀请。得知这一消息后,嘉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赏赐了他的母亲,并且给了尹壮图直接上奏折和嘉庆沟通的资格,打消了他的疑虑。与此同时,嘉庆还对御史曹锡宝等一批因为乾隆年间政治黑暗郁郁而终的忠臣加以表彰,树立典型。


逐渐地,大臣们开始觉得嘉庆的确和他的父皇不同,是一个能够听得进去真话的皇帝,于是他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最典型的,是后来官至两广总督的吴熊光。嘉庆有一次在他面前,夸他的老家苏州风景优美,这本来是句挺好的话,但吴熊光听了之后不高兴,把苏州的名胜古迹贬得一无是处。嘉庆听了很纳闷,就问他,既然如此,那乾隆皇帝为什么还要六次下江南呢?吴熊光更是干脆,直接就说,那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如果皇上你也要南巡的话,我一定会阻止你。这番话说得嘉庆哑口无言,一旁的其他大臣们更是震惊不已。可是嘉庆非但没生气,后来反而对吴熊光更加重用,可见他是非常认可这种直言不讳的行为的。


不过,嘉庆虽然在态度上做得很好,但在他统治期间,清朝的许多问题日益凸显,出现了衰败的迹象。那为什么这样一个勤劳执政的皇帝,他的好心却得不到好报呢?

 

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一个名叫陈德的人,在紫禁城的神武门内持刀行刺嘉庆皇帝,这是清朝历史上罕见的一桩弑君案件。现在网上很多的自媒体说,陈德是天理教的信徒,在天理教首脑林清的指使下,他铤而走险,想要刺杀皇帝,掀起反清的斗争。但我们在史料里,查不到任何陈德和天理教有关系的信息,而且天理教的暴动发生在嘉庆十八年,带头造反的林清和崔士俊还不是天理教的信徒。清朝的统治者在对陈德连番审讯后,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行为纯粹出于个人动机,没有任何同党。


那好端端的,陈德为什么要孤身一人埋伏在神武门刺杀嘉庆呢?据陈德的供词中交代,他之前曾在内务府上班,又在一个官员家里当过厨子,后来因为被解雇,衣食无着,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不下去了,觉得横竖都是一死,于是就动了刺杀皇上的念头,想要死的轰轰烈烈。


看完陈德的供词后,嘉庆懵了,他不敢相信居然有老百姓会穷苦到这个地步,更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破解这个局面。别看嘉庆刚掌权的时候,打的是“维新”的旗号,可他打心眼里,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他对儒家学说里“敬天法祖”的思想深信不疑,认为祖宗家法不可废,老祖宗传下来的制度和规矩都是好的,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守成之君,保住前人打下来的江山。


但是当时的人,并没听过“历史周期律”这个词儿,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朝代,能够连续、不间断统治超过三百年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的兼并,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艰难,帝国的统治也会随之不稳定,最终必定改朝换代。想要跳出这个周期律,延续统治,就必须要对传统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大刀阔斧地改革,但这显然不是嘉庆所能做到的。


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在纷纷投向资本主义的怀抱,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占据殖民地,在物质和技术上,已经逐步建立了优势。反观中国,因为统治者的保守,错过了改变的良机,其结果,就是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劫难。不懂得这一切的嘉庆,还以为靠着自己的态度端正,就能够把大清朝这艘破船安安稳稳地开下去,殊不知他的举措都是治标不治本,积弊已久的财政、军事和政治体系,又岂是抓几个贪官,用几个清官就能解决的问题?死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信条不放的嘉庆,虽然没有在有生之年遭受到外国入侵,国土沦丧的耻辱,但在他的统治下,许许多多像陈德那样生不如死的百姓揭竿而起,中国的大地上暗潮涌动。他那守成之君的梦想,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也不过是个一戳就破的泡沫罢了。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清代皇陵秘闻录》,探索皇陵中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茂业姐姐

一口气听了好多集,太棒了

听友322233123

一个臣子,能阻止皇上

听友322233123

和绅是乾隆留给嘉庆的财富

莲伊莲伊

僵尸而已

ra51c9jq2yz1fg6xd6xu

如果当年不杀和珅有多一座古墓

猜你喜欢
和珅传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玩弄权术者,终将被权力所吞噬。有人说和珅是历史上的一大贪官,一无是处,有人说和珅是忠臣硕鼠,还有人说和珅是双面诡臣,来看看历史上的和珅是什么样...

by:小城迷途一书童

和珅传

双面诡臣玩弄权术者终将被权力所吞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by:我是玉瑶

和珅传

有学识、有才能、有抱负。可惜一个『贪』字,毁终生!也只有在乾隆王朝的浩大版图中,在封建社会这席最大、最丰、最后的盛宴中,才能看到这样一个飘然而至的身影。

by:嫱哥历史脱口秀

和珅传

和珅这个官,清朝这个场,其实就是个封建官场江湖。和珅那么大个官儿,真的就如清史记载,十天半月就被嘉庆下旨,自缢于狱中了吗?草民造反,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定罪正法吧,...

by:情感主播_一林

和珅钮祜禄

【推荐语】一个能力超卓,才华横溢的政治精英,一位主掌大权近二十年的帝国宰相,却落了“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的可悲结局,更替他主子背负上了“史上头号巨贪“的污名...

by:评书孙岩

和珅秘传

凭借着狐狸一般的智慧和狡猾,苍鹰一样犀利和精准,财狼一样狠毒和狡诈,纵横朝野达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其每一步都要经过周密的计算,最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对权力的运...

by:上山打老虎没打着

和珅秘传

人们说他的前身是雍正皇帝的美丽爱妃马佳氏,乾隆皇帝就是认为他是马佳氏再世,而对他百般宠爱、放任自流......人们又说他的后身是慈溪太后,为报两次杀身之仇,他又...

by:古拉螳螂

和珅传奇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皇商。和珅初为官时,精...

by:童德智慧说

大贪官和珅

和珅的一生是追求权力、金钱和女人的一生,他的一生和他的成长经历关系密切,演绎了一场中国式的官场悲剧。

by:博学多才的晋南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