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 无灾无难到公卿

2023-07-12 21:10:1409:33 6.6万
声音简介

苏东坡有一首写自己孩子的诗,诗名叫“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寄意反讽的诗,其实是有着深沉的悲哀,苏东坡是历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不只诗文盖世,也充满经世济民的怀抱,可惜他的人太聪明、太敏感,又常常写文章直抒胸臆,得罪了许多权贵,使他的一生迁徙流离,担任的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官。


反过来看看朝廷的那些大官吧,一个个又愚笨又粗鲁,在一个政治不清明的时代,也只有愚鲁的人才可能做到公卿吧!这就不免令诗人生起感慨:“洗儿呀!如果你想无灾无难地做到公卿,只有愚鲁一些,免得被聪明所误!”


经历九百年了,我们回顾苏东坡所处的政治环境,才能更体贴诗人的悲凉,确实在他的时代里,没有几个人比他聪明的,而他的同时代做公卿的人,我们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是政绩了。


可见,在历史的洪流中,政治乃是一朝一夕之事,愚鲁的政治人物在得意洋洋之际,很快就会被潮流淹没了。而文章乃是寸心千古的事情,文学家在灰心之余,不应跟着丧志,他的掌声不是来自政权的,而是来自民间的我有时会想,如果苏东坡一生都在宦海得意,可能正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一个人一直在权利的漩涡之中,不要说没有时间和心情创作了,在心情上也会失去“在野的沧桑”,就难以有什么佳作了。


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陆游,苏东坡,他们哪一个是公卿呢?在生命的流放与挫折的时候,才会有敏感的心来进入文学,也只有在悲苦流离之际才会写下动人的诗篇。


比较可叹的是,历史上做文学家的人都是生命中的第二选择,他们第一志愿都是位居公卿。但是,幸而做了公卿的人,其实是断送了文学的心;幸而未做公卿的人,写出了千古的诗文。


这是历史上诡谲而难以衡量的真情实景,担任公卿的人不一定是愚且鲁的,但是政治是最限制与最现实的,不可能有石破天惊的作为,最后自然沦为平庸的公卿,百代之后看来,只有“愚且鲁”三个字可以形容了。写文章、作诗歌的人,也不一定是聪明人,只是文学是最无限与最富想象的,若有五分才气,加上持之以恒,不难成就一家之言,最后卓然成家,百年后观之,思想自在公卿之上。


我们不免就会形成天平的两端,一端是“无灾无难到公卿”,二是“多灾多难多诗文”,一端高起来,一端垂下去,这是不变之理。一个人不可能拥有绝对的权利,还能写出绝对的好文章,因此政治人物的语录,文集,训示等等,用于谋权,图志则可,作为文章,实在是世间的糟粕呀!


就以苏东坡来说,他自称是“寒族”、“世农”、“生于草莽尘土之中”,随父亲苏洵入京,举进士第之后,开始了坎坷的一生,他三十多岁就开始被贬谪、流放,从黄州,杭州,颖州,定州,惠州,儋州,一直到岭南,数十年都在迁徙流离中度过,两度被召回朝廷,做过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侍读、兵部尚书等要职,随即又被流放,一直到他死前半年,度岭北归才正式获释。


真不敢想象苏东坡如果官场顺利会怎么样,顶多是另一个王安石或司马光吧。


苏东坡晚年最后的诗是《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完这首诗,两个月后他在常州病逝。


贬谪是不幸的,但贬谪也使苏东坡的创作更深沉,并且成为“平民英雄”,他一顶布帽,一根竹杖的形象,一直到现在都是平民百姓最喜欢的形象,温暖、可亲、而有人味。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到现代,愚且鲁的人位居公卿的也不少,但要“无灾无难”也是难矣哉,政治人物动见观瞻,被骂被糗无日无之,要开拓自己的形象,有时不免有登全版的广告。其实心里不忮不求也不能讲出来,一说出来,纵使信誓旦旦,百姓也很难相信。做官的人动辄有数千万的财产,也有数亿,数十亿、百亿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都很清白、清高,我也不相信呀!好吧,就算几十亿都清白、清高,这样的人能与村夫、农人、父老一起喝酒谈心吗?,能真正锥心刺骨地了解百姓的贫困与艰苦吗?


“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江城浊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还是做诗人、文学家的苏东坡好呀!


愚且鲁的人做公卿可能是好的,像苏轼这样的人做公卿可能就不会舒适了!


*****************

作者:林清玄

音乐:刘珂矣《半壶纱》

主播:海潮明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空谷1357

无灾无难到公卿

雨涵蕙心

独自清醒难,随波逐流易

夜深独听蛙

天下兴亡都做土。

dundundunhua

自己傻而不自知,看看你的冤种弟弟,一生都在捞你,

Gezi_mg

我也很爱苏东坡和陶潜,但毛爷爷的诗词也的确气势磅礴无与伦比哦,此文格局小了

猜你喜欢
林清玄专辑

林清玄以有情的眼光看世界,透过自身深刻的人生体会,结合修行观照、时事观察和生活观想,将美融入生活,以菩提之心凝视人生,以智慧之言启迪生命。。。生命是无法停止变...

by:汤琪儿

林清玄自传

他是高雄人,曾任台湾多家报纸杂志的记者、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连续7次获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秀奖、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

by:向如茶

品读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把自己的宗教体会和文学相融合,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用优美的语言谈论佛教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佛教的亲密关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佛教美学。

by:月曈

林清玄散文

有人说,林清玄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陪我走过那些迷惘痛苦的时光。人不能改变相貌,但可以改变貌相,用生活塑造容貌和气质。林清玄与世无争,潜心写文,闭关修佛,修...

by:范儿民居

林清玄散文

此专辑想让和我一样的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

by:27号时空者

林清玄散文

般若即是智慧,林先生的文章会带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进而达到幸福的彼岸。

by:般若之音

林清玄《林泉》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清欢》

林清玄,1953年生,台湾高雄旗山人。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曾获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三连文艺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

by:岁月2003

林清玄散文

一生从容林清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散文,感悟人生。

by:吴语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