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一杜甫

2022-09-21 19:00:3608:55 288
声音简介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杜甫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第二首为五律。大约跟张氏已很相熟了,所以开首便道“之子时相见”,《杜诗镜铨》以为“当是数至后再题”,《杜诗详注》以为“往来非一度矣”,皆是。
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这首诗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直说与用典是古诗常用的两种表现方法,如不能分辨,诗意便不明白。在这里却两两密合。假如当作直说看,那简直接近白话;假如当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谓无一句无来历。但这是形迹,杜诗往往如此,不足为奇。它能够有风趣,方是真正的难得。
如“之子”翻成白话当说“这人”或“这位先生”,但“之子”却见《毛诗》。第三句,池中鲤鱼很多,游来游去;第四句鹿在那边吃草呦呦地叫;但“鳣鲔发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并见《毛诗》。用经典成语每苦迂腐板重,在这儿却一点也不觉得,故前人评:“三四驱遣六艺却极清秀。”而且鹿鸣原诗有宴乐嘉宾之意,所以这第四句虽写实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启下了。
“杜酒”一联,几乎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杜康是创制秫酒的人。“张公大谷之梨”,见潘岳《闲居赋》。这典故用得非常巧,显出主人的情重来,已是文章本天成,尤妙在说得这样轻灵自然。《杜诗镜铨》说:“巧对,蕴藉不觉。”慰藉不觉正是风趣的一种铨表。
诗还用透过一层的写法。文章必须密合当时的实感,这原是通例。但这个现实性却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为佳。惟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现得非常圆满,也就是进一步合乎现实了。这诗末联“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就是这样。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险,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的光景,没有不发愁之理;所以这诗末句实在该当作“归醉每应愁”的,但他偏不说“应愁”,颠倒说“无愁”。“无愁”虽非实感,却能进一步地表现这主题──主人情重,客人致谢,宾主极欢。
在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须说“无愁”的。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个比较自然合理的解释,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给否决了。《杜诗集评》引李天生说:“末二句谓与张深契,故醉归忘山路之险,若云醉而不知,则浅矣。”杜甫正要借这该愁而不愁来表示他对主人的倾倒和感谢,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个酒糊涂,那诗意全失,不仅杀风景而已。又这一句结出首联的意思来,“邀人晚兴留”是这诗里主要的句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隐居通议

作者:刘壎三十一卷,宋末元初刘壎撰。此书当为晚年退休时所作,故名《隐居通议》。全书共分十一门,其中理学三卷、古赋二卷、诗歌七卷、文章八卷、骈俪三卷、经史三卷、...

by:善意流传

拐个猎户来隐居

【内容简介】一个因好友背叛而误入时空乱流的冷血杀手,一个因亲人相继离世而受尽世人冷眼的冷情少年,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一个用飞机残骸上的材料改造的温馨山洞,两个来自...

by:4月芳菲

雪梅二首

《雪梅二首》是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缺一不可,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美丽的春色。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赠从弟(其二)

赠从弟(其二)【作者】刘桢【朝代】东汉末年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出自部编版八年级上《...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鹅鹅鹅——终南山隐居生活

《鹅鹅鹅》本书的作者叫二冬,也叫冬子,原名张二冬,画家,诗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终南山。2014年,二冬花4000元租下一处终南山的老宅,使用期2...

by:学海看世界

隐居十年,出山无敌凌晨天

【收听须知】1、隐居十年,出山无敌凌晨天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毛毛虫文学】,关注后,并在公/...

by:听友418699594

免费|都市隐居杀手|都市小说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张华十八岁离开星城,当了一名杀手,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厉害的杀手之一,绰号阎王...

by:塔读de电子书

隐居在娱乐圈∣重生超爽∣双播

【内容简介】陈封醉酒之后,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来到另一个世界,并经历了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然而酒醒之后,他却是个刚刚被乐队抛弃了的贝斯手,是个失业青年。幸好,...

by:三凡_

隐居禅师日记 活在时间之外

法顶禅师,一位禅僧、自然主义思想家与实践家,年少时出家,大半生都在深山中独自修行。禅师一向主张要清贫简朴,对于只强调“拥有”和“发展”的世俗理念深表质疑。

by:心斋堂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四时田园杂兴(第二首)年代:南宋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1.肥:指果肉肥厚。2梅子...

by:拾年树自然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