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拆分动机】你生育的原因,就是孩子成长的目标

2023-06-15 19:59:0519:48 1.2万
声音简介

划重点 

你好,欢迎来到《全能妈妈的成长计划》,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共同分析了生孩子给生活带来的6个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加起来可以说是完全改写了每个妈妈和每个家庭的生活。这些改变里的确有很多要克服的困难,作为妈妈的我们必须要不断成长。

 

大家也肯定都听到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有的妈妈每次因为生孩子感到压力特别大,事情特别多,孩子特别闹的时候,为了稳定情绪,妈妈需要看着孩子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生的!”

 

那么,我们有没有真的郑重地、严肃地问过自己:“我为什么选择生孩子?”

 

我在生孩子之前是确实问过自己的,那就先拿我的思考路径来给大家举例。为什么我在决定要有孩子之前会问自己呢?是因为我心里没底。既无法真正想象有孩子的生活具体是什么样,又害怕一旦有孩子的生活不是自己期待的那样,我会后悔生孩子。因为生孩子这个选项一旦选择了,肯定无法撤销。

 

也就是说,我特别清楚这是一个重大选择。尤其我看到有些妈妈甚至得了产后抑郁症的时候,本来我自己也有写作习惯。我就决定使劲地思考弄清楚这个问题,而且把结论和思考过程完整地写下来,那么未来我抑郁,我崩溃,我迷惘的时候,我就可以把自己的文章再拿出来读一遍,看看我是怎么充分思考的。


其实这个方法在选工作、选老公之前也适用,就是记录下你做这个重大决定的充分理由,以后用得着。

 

当时我的文章叫做《选择生育》,后来收录在了《三观易碎》这本书里。现在回头看,当时我的分析逻辑还是很值得参考的,但毕竟那个时候我还没生孩子,所以我的方法是:先去问别人。我去问那些已经生了孩子的妈妈们为什么选择生,但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

 

而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七岁女孩的妈妈了。现在的我,对于这件事的认知已经前进了很多,所以我结合当时问到的这些答案,再加上我这7年养孩子的实践,对这个问题重新进行了梳理。下面,我就把我收集到的所有答案都列举一遍,同时带着大家试试对号入座看一下,我们也同时做一下选择题。

 

如果你现在有条件,请你拿出笔和纸,一边听一边跟我一起进行思考,希望这样的梳理,对你的人生选择有帮助。

 

先看我问出的答案A:“有了,就生呗。”

 

这种反应说得刻薄点属于冲动的代价,说得玄学一点属于命运的安排。对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鸡汤,我们也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好用的,你遇到挫折烦恼的时候其实很难这么想,你要真信它就变成了逆来顺受。

 

其实即使是意外怀孕,我们大都也会认为怀孕是人生的喜事、好事,是希望和想象力,是未来的曙光,我们是愿意接受的。

 

事实也确实是,很多人都是随着孩子在不经意间到来,觉得事实已然如此,于是来不及思考就被推着走了。没关系,如果是这样的选择生了孩子,咱们继续往下看,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生育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

 

如果你是这个原因生的孩子,请在写一个A,在后面打个勾。

 

下面看我问出的答案B:“大家都这么过” “时候到了” ““早晚都得生孩子” “家里人给的压力太大了”……等等

 

这种答案的出现频率特别高。在社会学里呢,这种现象叫做从众。这是一种集体意识,就是这种思考不需要个人努力,自然会生长在属于这个族群的个体的心里。个人行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这也很合理呀,因为我们人类对于追随大众就像是一种本能,就像我们人类的群居特性从远古就有一样,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人们是来不及好像也不需要去做太多思考。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很多因为这种原因生孩子的人,到了孩子大了也要做选择的时候,几乎也会从众去引导孩子的选择。比如说,催婚的父母,强调工作应该安稳的父母,希望孩子回家乡当公务员的父母,都属于从众意识。

 

如果你的父母曾经这样要求过你,你可以试着问问他们——他们为什么生你。他们的答案基本会是:“大家都这么过” “时候到了” ““早晚都得生孩子” 。

 

好的,那如果你也是这个原因选择生育的,你需要判断,接下来对你孩子的教育目标,是不是也准备选择从众?我们的生育动机,就是这样映射到你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目标中去的。

 

如果你也是这个原因,就写个B,打一个勾。

 

当时我自己是A和B都不是,所以我就继续追问了我自己。下面我继续列举我的追问和思考,仅代表我自己啊,如果大家也有同样的想法,就继续画勾和标记。

 

下面看我问出的答案C:"喜欢孩子,感觉到繁衍本能的呼唤"

 

我当时问我自己,对我而言,我是因为繁衍本能在呼唤吗?据说繁衍寄托了人类想要延续自己存在的希望,虽然希望是虚幻的,但是在追求永恒的驱使下,想以孩子为载体,延续自己的生命,从而变相达到所谓的永恒 。

 

我觉得:不是,我只喜欢好看、可爱的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我还觉得孩子吵闹,自己也没感觉到什么繁衍本能。

 

我也没有宗教信仰,不知有前世今生,只知道现存的都要毁灭,个体生命最终走向无记忆的死亡。之前的祖先我不知道是谁,之后如果有子孙后代,他们心里肯定也没我,就算肉体复制点儿基因,情感也没有确切联系,向前向后都是尘埃。我干吗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费这么大劲儿选择生育呢?

 

所以C我没画勾,以上仅代表我的想法啊,大家对比自己。

 

如果你发自内心的喜欢孩子和有传宗接代的天然追求,你对孩子的育儿目标会比较清爽简单,你喜欢孩子,就希望他快乐,你传宗接代,就希望他健康,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会形成你朴素的育儿目标,这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我们再看D答案:生孩子,是用来寄托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

 

我生孩子是为了寄托自己不能实现的梦想吗?我觉得不是。而且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的生育理由之一。

 

梦想怎么寄托?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子女再亲也是他人,他人有独立人格和选择,为什么寄托你的梦想?再说了,但凡能生孩子,你就还老不到哪去,还不老的时候,干吗不把梦想寄托在自己身上,把握岂不是大得多?

 

如果是因为历史及社会原因造成了梦想的陨落,那也只好作为渺小的人类个体承担这个时代的苦难。子女也将有子女那个时代所不得不承担的苦难。其实大家都是历史洪流里的祭品,你有你的祸福,子女有子女的祸福。子女就算好心承载你的梦想了,人家自己的梦想往哪放?

 

欣然,如果这个地方你打了勾,你的育儿目标的指向性就会很强——也就是说,他是否实现了你设定的目标,直接会导致你的快乐和失望。

 

我们再看E答案:生孩子,是为了好奇、有趣、好玩

 

对我而言,是为了好奇有趣好玩吗?“没有人生,所以生人”,享受凭空创造出生命的精神快感和填补生活的苍白。

 

我有点是,也有点不是。我当时特别好奇我生出一个小孩会长什么样?好不好看?可不可爱?但其实我不能保证有子女的生活一定有趣好玩,不能保证带来的乐趣和烦扰加起来一定是正值。如果不能保证,这个选择就等于赌一把,而且赌注过大了。

 

尽管我听说有了子女的生活将获得某种无与伦比的乐趣,但在我未亲身体验之前,我无法认证这乐趣较之无子女哪一个更适合我。当我一旦对比出结果,已无法反悔。因此,这一理由也不成立。

 

这个地方如果你打了勾,那么在育儿过程中,你很可能会出现情绪化的问题。因为你曾经期待和设定的内容都是有趣的/好玩的,一旦这些元素无法出现的时候,你作为父母就可能会周期性沮丧和怀疑人生。

 

我们再看答案F:有子女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完整

 

对我而言,有子女的人生更加丰富完整吗?


我的答案是:也许吧。我视人生是一场体验,丰富和完整都指体验的多样性,如果不规定这体验的内容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话。我当然期待美好正向的体验尽量多些,然而就像上面的有趣好玩一样,这无法得到保证。

 

所以,如果你在这里打了勾,你可能更关注育儿的过程,更喜欢参与另外一个生命的成长,感受有孩子的人生。你的付出和对有孩子回报的期许,都是感性的,也更容易在育儿中得到情感的满足。

 

最后,我们再看答案G:生孩子还是晚景凄凉嘛,俗话说养儿防老嘛

 

对我而言,是怕凄凉的晚景吗?养儿防老吗?


我的回答是:从物质上,我不怕。我在年老时拥有和享用的,将是我年轻时努力的结果。无论什么情况,穷也好,富也好,就是自己造成的,我都愿意并准备自己承担,不奢望依赖和转嫁给别人。

 

我不相信养儿可以从物质上防老—— 如果他不幸混得不好,那指望他根本就没戏;如果他混得不错,也分两种可能:他管我或者不管我。我与其费这么大劲儿生他、养他为了以后他能管我,还不如我在能干的时候多挣钱,自己管自己。

 

虽然说在物质上我不怕,但是,从精神上,我怕!对于这个我反复追问自己而得出的结论,我自己感到很震惊。

 

没错,我选择生育的一个重大原因,是因为害怕—— 不是喜欢,不是需要,不是本能,只是因为害怕。因为我没有笃定的信仰,因为我是个存在主义者。我在青年、壮年的精神依托是努力与收获,是阶段性的胜利。


我深知我此刻依然处于人生抛物线的上升阶段,而总有那么一天,阶段性的胜利顶峰到来之后,暮年到来时,我对如何应对那巨大的虚无感没有把握。到那一时期,书与音乐,种花弄草,都不能真正解决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是陪伴了我一生的价值观问题,是哲学问题,是存在主义者的终极虚无感。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富大贵之人、长年病痛之人选在暮年皈依。否则,唯物主义的晚景必然凄凉。

 

而子女是劈杀这虚无感的利器。子女在你的注视下处于他们各自的上升曲线里,是有血有肉生动的存在。他们未必有趣,未必寄托你的梦想,未必养你的老,但他们充盈你枯槁的精神,振奋你每天醒来的第一口呼吸。他们为你设置新的阶段性任务,占领你最后的有限的时间,用最凡常的琐事挤垮你的虚无。

 

思考至此我明白,选择生育,是我整个人生中最为自私的一个决定—— 主观故意强行带来他人不可测的生命,完全是为了我自己!

 

这就是当时我的思考和对自己的追问, 大家看,人真是禁不住追问啊,到最后,我选择生孩子的理由,虽然打勾了有EFG。然而G竟然才是我生育动机的核心。防的不是物质老,是精神老。

 

没错,生育就是我一个极其自私的决定。为了应对暮年后自己的害怕与精神虚无,我决定从三十几岁以后开始无节制地付出,这付出将不求回报,直到我生命的尽头。或者说,我想要的回报就是暮年后他的存在而已。从功利的角度看,这真是一种赤裸裸的感情交换,这也是从感情上始终让我觉得有点难以接受的地方。无论如何,我正视了自己的内心,我因此选择了生育。

 

无论有多少人选择了生孩子,有多少人选择了不生,生育与否一定是个可选择的命题,而且是一个绝对的私人选择。理论上就像有的人喜欢红色有的人喜欢绿色一样,没有对错之分。但认真整理慎重思考过的生育原因,这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庭,以及子女来说都非常重要。主动选择的总是比被动选择的更多承担,更少怨言。

 

“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只有清晰地懂得我们所做选择的缘起和去处,才能真正坦然和欣然承受我们现在和将要面临的,对于我来说,生育将为我和我的生活带来的一切。

 

好了,这节课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各位妈妈,或者还没有成为妈妈的你,你的生育动机到底是什么呢?你又因此做了什么选择呢?这些选择题的答案很重要,因为会影响甚至左右我们去绘制孩子的成长地图。

 

所以,如果你之前没想清,那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仔细再想想;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动机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现在还有机会可以从认知角度调整。因为接下来,你的期待就将是照耀你和孩子成长的灯塔,你的行动、语言,都是你生育动机的映射,都会把你和孩子推向属于彼此的道路!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节课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6666小姐姐

到目前为止 没听出什么实质性内容建议

大头脆_

请问购买的小伙伴们,每一节音频都有相对应的文稿吗?

南宫怿阳

我的生育动机就是我妈让我生

1866917mdvw

我是B和G兼有,一方面从众,觉得年龄到了应该有一个宝宝,另外也是怕老了后再想要已经没有机会,内心的空虚没办法填补。

小姜姜Lemon

真的很有共鸣,敲响了我内心深处的声音,一定要加油,相信自己,我可以!

猜你喜欢
拆分

拆分理财是21世纪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

by:时光有声777

拆分精髓

本专辑专门讲解拆分的精髓,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拆分,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by:互联网副业

拆分投资服务

吸取前辈拆分模式精华知识,谦虚,逐步完善与时代市场发展结合,迭代思维力求在这个金融水深,充满欺骗,充满快钱快收益的不正确思想,针对市面每天出现新盘,互助,返...

by:拆分真经实用

Book4单词拆分读

Book4单词拆分读——让孩子知道怎么拆,怎么拼,向无障碍阅读出发!

by:卓睿思教育

Book3单词拆分读

Book3单词拆分读——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单词拆分拼读方法!

by:卓睿思教育

拆分理财达人

金融理财,拆分盘解析,分享

by:2_7qcb3h

音节拆分记忆法

英语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必要的单词储备是深入学习的基础。本系列音频为大家介绍英语单词超级记忆方法。更多资料和详情请加入超级记忆宫殿5000人群46...

by:天使记易

声音主播

13051.9万

简介:王潇_潇洒姐著名人生管理品牌「趁早」创始人,她在2014~2015年出任时尚杂志《时尚COSMO》的出版总编辑,微博粉丝量达到近300万,获得安永亚太区成功女企业家奖、中国传播年度人物等奖项。她是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出版《女人明白要趁早》《三观易碎》《活到淋漓》等一系列畅销书,2016~2018年,连续3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2018年登顶“企业家作家榜”榜首「趁早」系列畅销书累计销量超过5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