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静夜思 》唐 李白

2019-11-27 22:31:4005:46 167
声音简介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及注释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疑:好像。 
举头:抬头。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名师:蝌蚪老师带你预习每一课!新学期赢在起跑线!!小学同步教材部编版语文知识讲解!1.预习部分,由蝌蚪老师帮你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课...

by:课课听_小学语文英语

新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名师:蝌蚪老师带你提前预习每一课!新学期赢在起跑线!!小学同步教材部编版语文知识讲解!1.预习部分,由蝌蚪老师帮你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

by:FunnyEnglish

新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名师:蝌蚪老师带你提前预习每一课!新学期赢在起跑线!!小学同步教材部编版语文知识讲解!1.预习部分,由蝌蚪老师帮你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

by:蝌蚪老师讲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名师:蝌蚪老师带你预习复习每一课!让孩子从此爱上语文!1.预习部分,由蝌蚪老师帮你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课后练习。2.复习部分,包括背...

by:课课听_小学语文英语

一年级

我是小主播、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声音,谢谢大家收听

by:米小圈上学记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