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 吹沙走浪几千里(廿六)

2019-12-09 23:42:2115:31 85
声音简介
坤宁宫中,周后已经知道昌平沦陷之事,与女儿两人相抱哭泣。袁妃没有子女,只在一旁看着擦泪。

“陛下?”周后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抬起头却见丈夫手提滴血长剑,两眼血红地看着自己母女,心中已经明白了。

“我身为国母,自不能受辱,已经备下了三尺白绫。”周后连忙起身挡住女儿:“坤兴还,就送回嘉定伯那边吧。”嘉定伯周奎是周后的父亲,虽然父女之间已经冷淡了许多,但终究还是朱媺娖的外祖父。

“谁让她生在家!”崇祯悲怆吼道,手中的长剑不住颤抖,眼泪冲开了脸上的血污,留下两道分明的痕迹。

“坤兴啊!”周后转过身,紧紧将女儿搂在怀里。

崇祯脑中回想起往日的伦之情,步伐踉跄,走上前去,柔声道:“很快的……不会痛……”

“陛下!”袁妃上前跪倒在崇祯面前:“请恕臣妾先行一步。”罢便往往长剑上撞去。

崇祯木然地看着自己的宠妃撞上长剑,口中只是道:“好好,你先去,朕随后就来。”

朱媺娖吓得瞪大了眼睛,连叫都叫不出来了。

在这瞬间的冷寂中,坤宁宫外传来了铁甲摩擦之声。

崇祯悲戚道:“闯贼这就已经进城了么!”

“父皇!儿臣回来了!”

朱慈烺尚在门外,声音已经传了进来。

崇祯一呆,脸上复是一悲,重重将剑扔在地上,转头朝外吼道:“你还回来作甚么!”

朱慈烺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进去。见地上躺着袁妃,连忙呼唤身后青衫医进来。他之前在东宫外邸与沈廷扬话,听昌平陷落就着急往宫里赶,结果还是慢了一步。

周后见大儿子身着铁甲,头戴明盔,雄姿英发。眼看着又比出宫时长高长壮了许多,心中悲喜交加。她放开女儿,扑抱过去,泪如雨下:“也好也好,咱们一家人总算在一起了。”

“父皇,母后。”朱慈烺任由母亲抱住,又对崇祯道:“儿臣来得正好,请父皇母后快随儿臣出宫吧。”

崇祯凄然道:“君王死社稷,朕是定然不走的。你若能走。便去南京继位吧。”

朱慈烺笑道:“以父皇的英明,尚且被大臣误了。儿臣去南京岂不是明摆着要被那些文武庸蠹坑害?父皇,儿臣已经在津卫备下了海船,大明气数未尽,还需要父皇执掌乾坤,恢复祖业。”

周后见此情此景,连忙劝道:“陛下!之前不走是为了守卫祖宗陵寝。如今再不走,恐怕连宗庙香火都不存了!”

“朕身为皇帝。若是今日弃国而去,还有何面目要大臣们死守信地!”崇祯一跺脚:“你们走吧!我唯有在此死节。才不至让祖宗蒙羞。”

“父皇,若是如此,请恕儿臣无礼了。”朱慈烺轻轻安抚母后,朝崇祯拜了拜:“父皇今日非走不可。”

“你要毁了朕的名节么!”崇祯盯着朱慈烺。

“此乃乱命,儿臣要行兵谏!”朱慈烺不等崇祯反应过来,已经发出了兵谏的信号。

萧陌与佘安的统领的东宫侍卫涌了进来。当下上前搀扶起崇祯:“陛下,事急从权,车驾已经备好了。”罢,不由分将崇祯驾出了宫郑

崇祯直到门口方才反应过来,却是挣脱不能。只能任由这两个壮汉将他“送”进马车里。那马车里面已经经过了改造,六面都是厚厚的棉被,用皮囊盛了酒,油纸包肉,肉里连根骨头都没有,没有一寸硬物,绝不让崇祯自尽。

崇祯见了如此周密的安排,自然知道儿子并非仓促准备,心中突然有些失落:儿子已经长大了……继而又有些安心,似乎真的相信了儿子能够力挽狂澜。

朱慈烺将周后与坤兴送上了另一架马车,安慰道:“母后,儿臣已经有了万全之策,我大明绝不会就此覆亡。”

“刀枪无眼,我儿心些。”周后抚着朱慈烺的面庞,眼中噙泪,柔声劝道。

朱慈烺应声而去,命人驱赶车驾,从紫禁城侧门而出。当日大臣们南幸讨论了那么多护卫、行宫、粮草等事,如今只是一架马车就可解决,无疑是给了那些理论家一记耳光。

刘若愚也进了宫中,找到朱慈烺道:“殿下,适才王承恩来报,城下贼兵遣了故宣府监军杜勋入城,要与朝廷和谈。”

“与他谈。”朱慈烺道:“其他人抓紧时间,将印玺国宝,宗庙神位都运出去,你亲自按号核查。”

刘若愚点头应是,转身就走。

“骑马!”朱慈烺叫道:“凡诸事官,一律赐禁中骑马!”

宫里这么大,要跑来跑去办事得多花时间?而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刘若愚早就将维持朝廷、内廷需要的物件一一编号造册,谁负责何物也都一一写得清晰明了。甚至就连内官的撤湍路线都已经演练过了,很快就在宫中形成了一条井然有序的队伍。许多逃散的宫人见这队伍齐整,不自觉地就靠了过来,还以为是皇帝要出宫南幸。

刘若愚也不与他们客气,指使他们搬些重物。

朱慈烺从内宫女官手里拿到了玉玺,回到武英殿,快步上了宝座,对下面惊诧不已的侯方域道:“起草,封吴三桂为广宁王,以山海关至广宁三百里为广宁国,照朝鲜例!”

侯方域早就准备好了纸墨笔砚,此时不免惊恐:“殿下!这是……”

“这就是圣旨!”朱慈烺抬了抬下巴:“让他吴氏永保此国。”

侯方域一直以吴伟业为前车之鉴,丝毫不敢违背朱慈烺的意思,龙飞凤舞写了起来。到底是江南才子,一篇漂亮的封诰文书写得古朴雅致,文不加点就写成了。就这还是他惦念父亲,不知道东宫侍卫是否已经去诏狱将父亲救了出来。

朱慈烺只带了闵展炼一队高手入京,保护自己安全。随后潜入京师的却足足有一个千总部,正是萧陌统领的左军千总部。他们入城之后即刻分赴各地,起出东宫库藏的现银,和重要人物,押送出京。另有一队文士,以侯方域为首,跟在朱慈烺身边,随时起草文书。

除了封吴三桂为王的封诰,还有赦免崇祯年间文武大臣的诏书,以及子南幸留都,着令文武官员南下随驾的敕令。至于许多调拨军队的文书,因为不需要文辞斐然,便交给了其他秘书,一时间武英殿中墨香四溢,沙沙成韵。

“臣沈廷扬拜见殿下。”沈廷扬处理好了最后一波人事,进宫见了朱慈烺。

“此番能得五梅公襄助,真是大明之幸。”朱慈烺亲自迎了下来。

他在外行军打仗的这些日子,京中没有人执掌全局。刘若愚能将宫中安排得稳妥,于外廷却无能为力。诸位尚书虽然也都倾向太子,但绝不会为太子的事奔走,最多也就是暗中给些方便。

将五万工匠分批运往山东,全靠沈廷扬尽心尽力。因为开始是安置在江南,沈廷扬已经在江南置了许多庄子,结果朱慈烺改在了山东,沈廷扬便自己贴钱,又在山东找了不少地,将人运过去,乃至于用来安置的银子都是沈廷扬的祖产。

“真是忠义能吏!”朱慈烺扶住沈廷扬的手臂:“陛下已经南幸,这算是最后一批了。”

沈廷扬道:“殿下,当年壬辰倭乱时,朝廷在津广设弓弩箭矢铺子,火药火炮铁行,这些工匠若是弃之也是可惜。臣愿散尽家财,将他们也一并送往登莱。”

朱慈烺喜出望外:“我早就在想这事,只是怕为难五梅公。”要给属下压力,但不能是过头的压力,否则很可能打击属下的办事积极性,连能办好的事都不办了。沈廷扬能够自己提出来,想来一定是有过度量的。

“只怕他们不走。”沈廷扬道。

京师的工匠都是在籍的奴工,等于是皇帝家的私产。津那些工匠却都是自由人,谁都不能强迫。

理论上是谁都不能强迫,一般来人在见到两样东西的时候总有商量的余地。

一是银子。

二是刀枪。

朱慈烺两样都不缺。

沈廷扬领命而出,随他一同出去的还有一封着令津守官征调匠役的圣旨。朱慈烺看着一道道明黄圣旨,自己手持国玺,亲自铃印,终于有了重回当年掌控一方的感觉。虽然他还是没想到该如何与自己的皇帝父亲沟通,但决不放弃手中权柄已经是他心中的定计。

……

“只要朱室肯逊位,吾皇愿封其长子朱慈烺为宋王,仿照杞、宋惯例,承袭宗嗣。”杜勋大言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49度走之道,走对路,走好运

走路是人的本能,很少有人仔细看过自己走路的姿势,也很少有人知道走姿里储存着怎样的生命密码,更不用说如何通过行走来重新编写自己的生命密码了。...

by:牟钛

出走

找一个新鲜的角度,做一个快意的决定,和我一起——《出走》吧!

by:爱上出走

走阴女

我命硬。这是我一出生便会萦绕在耳边的话,算命的瞎子说我是白虎座煞,女生男命,先天刚硬,克夫克子克自己。村里人都说我活不下来,阳气太烈,就算是硬保住命了,以后也是...

by:说书人余味

走了

当Ta走了好像什么都失去了意义或错或对无法磨灭...

by:华语音乐

走散

钟棋煜又一力作《走散》,将曾经受过所有的伤,都化作自身的铠甲。往我心上不断开枪无动于衷就好像好像是否在你眼里怎么肆意伤害都无妨那么让融化了过去的暖...

by:华语音乐

走眼

恋爱会让人变傻,爱情中的人都是盲目的。可是,谎话被“拆穿后撒娇,怎么吃不腻这一套”。恋爱中不是你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所以,“如果爱可以先讲条件,我会上巨额...

by:华语音乐

放你走

渡是一位非常懂得演唱的歌者。他的嗓音深沉富有故事性,在流行情歌的基底上,他的深沉还带着几分朴实,情到深处之时,他也学会了通过嗓音的优势展现歌曲的意境,并以其充沛...

by:华语音乐

走阴香

十岁那年姥姥去世,不久后我生了一场怪病,打针吃药多日不见好,且一到夜里就特别清醒,常常胡言乱语。连着高烧五天实在没法子了,爸妈带着我到乡下找一位大姑,说是给我看...

by:九宝灵眼

行走

行走行走行走行走行走

by:放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