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七天(55-63)

2019-12-10 00:50:2906:40 2.1万
声音简介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含德深厚的人)

比于赤子(意境犹如婴儿)

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蜇((shì)(毒虫不蜇他)

猛兽不据(猛兽不会扑他)

攫(jué)鸟不搏(禽鸟不会抓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骨弱筋柔但能握紧拳头)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不知道男女交合但生殖器却能勃起)

精之至也(这是精气充足所至)

终日号而不嗄(shà)(终日号哭但不会造成嗓音沙哑)

和之至也(这是和气充足所至)

知和曰常(知道中和的道理称其永恒)

知常曰明(知道永恒的道理则是圣明)

益生曰祥(用和气益生可以说万事吉祥)

心使气曰强(有心硬要达到目的可以说是逞强)

物壮则老(万物强行壮大必然加速衰老)

是谓不道(可以说这不是大道自然规律)

不道早已(不合规律的事不能长久)

 

第五十六章

知(zhì)者不言(心灵深处的感悟真正明白的人是不妄言的)

言者不知(zhì)(妄言的人不是真正明白的人)

塞其兑(堵塞其感官之窍)

闭其门(关闭其欲望之门)

挫其锐(不露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顺和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是谓玄同(这就是与道大同的玄妙)

故不可得而亲(因此既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亲爱)

不可得而疏(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疏远)

不可得而利(既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利益)

不可得而害(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危害)

不可得而贵(既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敬重)

不可得而贱(也不可能得到他特别的排斥)

故为天下贵(所以这样的人是天下的贵人)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正大光明的政策治理国家)

以奇用兵(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打仗)

以无事取天下(以自然无为的意境赢得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我何以知道应该这样做呢)

以此(是根据以下推断的)

天下多忌讳(天下禁令越多)

而民弥贫(民众就会越穷)

民多利器(民众多有利器)

国家滋昏(国家治安昏乱)

人多伎巧(人多故弄玄虚)

奇物滋起(怪物就会滋起)

法令滋彰(频频颁布法令)

盗贼多有(盗贼多有产生)

故圣人云(因此圣人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们无为民心自然归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们清静民心自然纯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们无事民心自然富裕)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们无欲民心自然厚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执政者的政策宽厚)

其民淳淳(人民自然富贵和睦)

其政察察(执政者的政策苛刻)

其民缺缺(人民自然缺其所缺)

祸兮福之所倚(灾祸中倚藏着福祉)

福兮祸之所伏(福祉中伏藏着灾祸)

孰知其极(谁能彻底明白端倪)

其无正(没有标准参考)

正复为奇()(正直为何变的诡诈)

善复为妖(善良为何变的恶毒)

人之迷(人们为此感到迷惑)

其日固久(时间已经久远了)

是以圣人(所以圣人)

方而不割(方正而不生硬)

廉而不刿(guì)(锐利而不伤人)

直而不肆(耿直而不放肆)

光而不耀(光明而不炫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治理人民要像祭天一样)

莫若啬()(莫过于知道什么叫珍惜)

夫惟啬()(你惟有知道什么叫珍惜)

是谓早服(才能早日顺从自然之道)

早服(早日顺从自然之道)

谓之重(chóng)积德(才能不断积累道德)

chóng积德(不断积累道德)

则无不克(则战无不克)

无不克(战无不克)

则莫知其极(则没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极限)

莫知其极(没有人知道他的能量极限)

可以有国(就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

有国之母(有了治理国家的雄厚基础)

可以长久(就可以长久保持安定的局面)

是谓深根固蒂(这就是那根深蒂固)

长生久视之道(生机蓬勃长久不息的大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就像烹饪鲜美的小鱼)

以道莅()天下(以这个道理治理天下)

其鬼不神(鬼怪就不灵验了)

非其鬼不神(不是鬼怪不显灵了)

其神不伤人(而是显灵也伤害不了人)

非其神不伤人(不但鬼怪伤害不了人)

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亦不去伤害人民)

夫两不相伤(双方和睦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所以德性相融归入本源)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大国要象江河下游一样使百川交汇)

天下之交(能赢得天下万物雄性愿与之交合)

天下之牝(天下万物的雌性)

牝常以静胜牡(是因为雌性常以恬静赢得雄性的欢心)

以静为下(以恬静作为征服天下雄性的德行)

故大国以下小国(所以大国以随和谦下的意识对待小国)

则取小国(则必然取得小国的欢心与信赖)

小国以下大国(小国以随和谦下的意识对待大国)

则取大国(则必然取得大国的欢心与信赖)

故或下以取(所以或是以随和谦下的意识赢得信赖)

或下而取(或是以随和谦下的意识而换得信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大国不要过分想兼并小国)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不要过分想奉承大国)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如果两者要想各得其所)

大者宜为下(大国统治者更应该谦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把道作为宗教信仰者)

万物之奥(认为万物之奥妙都隐藏在道中)

善人之宝(善良的人把道看作生命中至宝)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良之人也把道看作他们的保护神)

美言可以市(真善美的言辞可以获得人的尊敬)

尊行可以加人(真善美的行动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人之不善(人如果产生了不善的思想)

何弃之有(用什么方法可以放弃邪念)

故立天子(因此就创立了一个上帝)

置三公(又为上帝设置了三位助手)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有人虽然有宝玉以及先进的马车)

不如坐进此道(但他还是愿意相信这样的信仰)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古人为何要创建这样的信仰呢)

不曰求得(不是传说“有求必应”)

有罪以免邪(“有罪也可以免除”吗)

故为天下贵(所以这种道就成了天下珍贵的信仰)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以自然无为为有为)

事无事(以平安无事为大事)

味无味(以恬淡无味为佳味)

大小多少(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多得少得)

抱怨以德(都要用以德抱怨的积极心态)

图难于其易(欲想突破困难必须从容易处下手)

为大于其细(为了成就大事必须做好细微之处)

天下难事(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必是从容易开始)

天下大事(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必是从细小开始)

是以圣人(因此圣人)

终不为大(始终不认为在做大事)

故能成其大(所以才能成就其大业)

夫()轻诺必寡信(轻易承诺必然少有信誉)

多易必多难(易事累积必然难事成堆)

是以圣人犹难之(因此圣人警惕难事出现)

故终无难矣(所以始终不会出现困难)

 

注:以上内容为直译,仅供参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诵读 道德经讲解

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收听和关注,易学学者周郅坤作品《易经诵读》《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讲解》《周郅坤易经八字命理》

by:周郅坤

道德经

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是:小国寡民,结绳记事,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y:瑾默ing

道德经

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

by:昆仑姝钰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

by:君枫有声

道德经

来听听无毒无害,纯天然道德经。每周更新三次以上,欢迎有共同爱好的大小朋友与我一同朗读,一同学习。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及纰漏,希望大...

by:少年学国学

道德经

《老子他说》——中国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

by:中华国风

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

by:勤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