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怎样提高媒体公信力?

2019-12-13 10:17:5207:26 61
所属专辑:答题
声音简介
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丰富,面临的不再是信息稀缺而是“信息轰炸”。每天打开手机,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新闻客户端等会给人带来海量信息。但是,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大多以街谈巷议、娱乐八卦、心灵鸡汤为主要内容,虽然占用受众大量闲暇时间,却不能担负起新闻工作者“桅杆上的瞭望者”的社会职责,带来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

遇到重大事件,或者对重大决策、政策的解读,人们依然希望能够从传统媒体获得权威的信息。不仅如此,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成为新媒体时代人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一方面,受众难以在大量芜杂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近年来对热点事件的叙述一波三折、不断反转的事实就是很好的例证。

新媒体时代,公信力成为了更加稀缺、宝贵的资源,受众迫切希望传统主流媒体能够增强权威性,更好地担当起传播事实真相、引领舆论走向的职责。而传统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真正赢得受众的信任,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改进和提升。

① 增强大局意识 回应受众关切

优质、权威的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甄选有价值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报什么、怎么报成为传统媒体彰显自身价值的试金石。如果一味地猎奇、争取独家新闻,或者过度追逐网络热点而不重视对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价值进行判断,无异于放弃了传统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所以,认真筛选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不被芜杂的信息所迷惑,从全局出发分析问题、报道真相,是提升传统媒体竞争力、公信力的重要环节。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消息。所以,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很短时间内就会在互联网上形成热点。此时此刻,传统媒体更应该及时发声,回应受众关切。然而,突发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跟进迟缓的现象屡屡发生。媒体常常担心报道不当为自己招来“麻烦”,在报道中畏首畏尾,只是局限于新闻发布会等表面内容,致使传统媒体公信力遭到受众的质疑。面对舆论热点而失语,无论如何都是媒体的失职。

近年来,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报道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百姓当主角,努力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如每年各大媒体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有细节、有故事、有情感,用生动的语言、极富现场感的表达方式,把最能打动人心的画面呈献给受众,往往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节目,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然而,这种生动亲切、贴近性强的报道不应仅仅出现在“新春走基层”报道中,深入基层一线,转作风、改文风,努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应该贯穿于传统媒体的日常报道中。

② 深入调查采访 挖掘事实真相

近年来,微博、微信爆料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报道线索的重要渠道。但是,有的媒体记者却将“线索”当成了“事件”,不深入采访就拿来直接报道,有的热点事件在报道中多次反转,受众常常有被欺骗的感觉;甚至媒体会被别有用心者牵着鼻子走,误导舆论,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到新闻现场去,才能写出优秀的让人信服的新闻作品;深入调查采访,才能避免被假象所蒙蔽。当“以讹传讹”的网络谣言大行其道之时,当热点舆情一次次反转、跟风者屡屡被“打脸”时,传统媒体的责任感、使命感就尤其显得珍贵。事实证明,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调查类报道同样获得了成功,受到广泛好评。如山东卫视每晚9点20分播出的《调查》,以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突出记者“到达现场才有发言权,深入现场才有话语权”,以夹叙夹议为主要报道形式,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百姓生活。节目不仅收视率在同时段节目中名列前茅,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可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

③ 杜绝虚假信息 坚守媒体底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应坚守的职业底线。新媒体时代,新闻来源空前复杂,如果传统媒体不加以甄别和调查就拿来刊发,很容易掉进“假新闻”的陷阱。《新闻记者》杂志已经连续15年评选上一年度的“十大假新闻”,2016年度入选的《北大才女回乡创业——放弃白领 选择快递》等假新闻,均有传统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参与报道。一些媒体为了抢时效片面求快或者哗众取宠博人眼球,对新闻事件缺乏深入采访,对假新闻蔓延负有一定责任。

虚假信息的另一个“重灾区”是虚假广告。今年6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突然成为“网红”,她叫刘洪斌(彬、滨),她的身份有时是苗医,有时是蒙医,有时又是中医专家,在不同的访谈类医疗广告电视节目中夸夸其谈,大肆夸大药品疗效,进行虚假宣传。刘洪斌被揭穿后,又有网友发现,类似的“电视神医”还有李炽明、王志金、高振宗,他们与刘洪斌一道被戏称为“四大神医”。

除了电视广告,一些晚报、都市报上常有医疗、购物等广告,也常常会有夸大疗效、虚假宣传的现象。这些媒体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置国家的相关法规于不顾,不但使无辜的消费者蒙受损失,而且使自身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的法律工作传播形势

龙金科-培训讲师,主讲新媒体运营、舆情管理和数据分析课程,大学兼职教授。原北京千龙网、第一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任职总编,负责内容工作;借调国务院网络局(现网信办)...

by:法宝学堂

媒体组合密码|新媒体

【内容简介】作者有着三十多年媒体投放经验,在记者行业、营销策划、标准制定、品牌与服务认证、国家行业等协会方面摸爬滚打,在媒体投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书中的媒体投...

by:电子工业_电子书

新媒体新事物自媒体的困惑

想得不一样,才能活得不一样,用持续精进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教你用最短的时间,超越身边更优秀的人!我是东岳老师,期待你接下来的学习,可以打破你的思维逻辑,让你...

by:互联网健康商学院

新媒体速览

点击中国,搜索天下。武汉新闻综合广播FM88.4,每天早6点,欢迎关注!

by:主播妍琪

营销遇见新媒体创业公司新媒体

想得不一样,才能活得不一样,用持续精进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教你用最短的时间,超越身边更优秀的人!我是东岳老师,期待你接下来的学习,可以打破你的思维逻辑,让你...

by:互联网健康商学院

网络新媒体导论:微课版|网络|新媒体

【内容简介】本书旨在系统介绍网络新媒体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历史变迁、前沿研究以及社会影响,梳理这一前沿学科的现有问题、思路和知识框架,并结合案例解读其...

by:人民邮电_电子书

新媒体写作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结合新的传受环境和新的传播形态,围绕新媒体从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讲述了新媒体写作的思...

by:人民邮电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