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观潮

2024-03-23 20:33:4902:51 3.5万
声音简介

出生和死亡是人类以智慧文明归纳出的两个最伟大的概念,如果要提出能够直击灵魂的拷问,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回答的,来的时候是否愿意来,走的时候是否愿意走?对于如何走向死亡,有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可以罗列到“不枉此生”之后?


苏轼的一生可谓起落繁多,从他不同时期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心境感悟。我们将他生命的篇章翻到卷尾,看看临终之前的他,说了些什么?


元符三年,一生多灾多难的苏轼终于结束了长久流放的生活,重获大赦,此时的苏轼已是风烛老人,早已无心追逐。参禅闲散,安顿余年。


随着苏轼的老去,连他的三子苏过也已走上仕途,马上就要去就任中山府通判,苏轼听闻消息后,弥留之时为他手书一道偈子。


提笔之间,不禁想到自己曾迷醉其中不能自拔的庐山烟雨,它的神秘美丽加上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堪称天下奇景,如果不能亲自前往一赏,定会遗憾终身。


不过,这是他以前的想法了,因为曾经这些念念不忘,心神向往的景致,却在终于亲自经历过后,感受不到什么特别了。庐山烟雨不过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也不过是浙江潮水。


想到这里,苏轼淡然一笑,落笔写下两字“观潮”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这首《观潮》从字面理解较为简单,但又极力彰显着不平凡,这不平凡之处就在于首句和尾句重复,这一异常便成了解读的热点。


要知道,苏轼晚年向往恬淡,开始参禅。在临终前写下这首偈子留给将要进入仕途的小儿子,自然会蕴含他一生所悟的道理。


将四句诗联系到禅语,便很相似于青原惟信禅师的语录。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而后亲见知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如今,又是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相形想象,苏轼所言,或许正是此意。


翻看苏轼先前诗集,不难发现,就有关庐山西湖的描写,不在少数。曾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对庐山描绘,还有“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来对西湖颂扬。


从那时看到现在的《观潮》,苏轼临终对人生的总结就一目了然了,是风动是幡动?不过是心动罢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143831052

非常棒,谢谢主播

1360006jacj

喜欢这栏目,主播声音符合内容,娓娓道来,感同身受,挺好。

秋水长天_E3

观潮 宋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野生苋菜

来的时候是否愿意来,有的时候是否愿意走,貌似这都不是我们普罗大众能够左右的啊,人生一场梦,要真是一场梦就好了,梦里单拣自己喜欢的大闹一场,只是大部分人投胎技术不好,光生存就用尽了全部的力气,还谈什么是否愿意来,何时愿意走

瑞然_p8

音乐声音再小点就完美了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苏轼词

苏轼词古典文学经典

by:夏筠依依

苏轼传

这是一部以苏轼传世作品为依据,结合对宋代历史文化的分析叙写苏轼的一生生活轨迹、政治作为、文学创作,以及他领悟人生的思想升华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代文豪的人格魅力。

by:青禾原

苏轼传

无论人世如何变迁,月光总在那里,照临万物,无怨无悔;无论沧海如何浮沉,宋词总在那里,飘飘洒洒,清清淡淡。令人对待人生有一份深度和开阔!

by:欣赏生命之美

苏轼集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by:明月社

苏轼篇

苏轼文章小集

by:我行其嘢

苏轼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

by:蹒跚的小白

苏轼传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

by:故磊溪边